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林间调查和挂设APF-I型松墨天牛化学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将乐1年发生1代,各监测点松墨天牛成虫均始见于5月上旬,不健康林分和亚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成虫终见于9月上旬。不同健康类型的A、B、C 3个监测点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分别为71、112和148头。松墨天牛在健康林分、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的危害程度分别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和重度危害。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活动高峰期完全一样。各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次高峰期和一般活动期松墨天牛成虫诱捕量差异不显著;在各个时期各林分中松墨天牛雌成虫百分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厦门市翔安区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马尾松林设置段式诱木,通过观察诱木诱集松墨天牛成虫情况和雌成虫产卵刻槽的数量,了解松诱木设置对松墨天牛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危害的松林中每公顷设置2组诱木最适宜,中度危害的松林中每公顷设置6组诱木最适宜,重度危害的松林中每公顷设置15组诱木最适宜;松诱木应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期前25d前设置效果最好。实践表明利用松诱木诱杀松墨天牛,方法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数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松墨天牛危害程度加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下降,其捕食性、植食性功能群种类和个体数及寄生性天敌个体数明显减少;松墨天牛危害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4.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危害马尾松等林木的重大森林害虫,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从松墨天牛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分子分类及鉴定、c DNA文库与转录组的构建、基因克隆、药剂胁迫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等5个方面综述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促进松墨天牛基础研究,并为探索松墨天牛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彭龙慧  刘子莹  张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10-15011,15013
[目的]进一步加强对江西省松林松墨天牛的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其在江西全省的蔓延扩散和危害。[方法]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松墨天牛在江西省的危险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江西省松墨天牛危险性值R为1.89,可判定松墨天牛在江西省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江西省松墨天牛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熊忠平  涂玉  司徒英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88-11189
[目的]对畹町市松墨天牛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畹町市松墨天牛虫情监察的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等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历期、羽化量和温度的关系、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和松墨天牛生活史。[结果]松墨天牛在畹町市1年1代,5、6月为成虫盛期,也是诱捕关键时期;从空间分布型看,松墨天牛空间分布聚集。[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畹町市林业局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防治松墨天牛,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传播。[方法]将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到林班,观察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结果]花绒寄甲主要寄生松墨天牛老龄幼虫,松墨天牛在新干县的寄生死亡率为64.6%。[结论]随着花绒寄甲在自然界的种群量不断增加,用其防治松墨天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松墨天牛作为松科植物的一种常见害虫,在其自身对松树造成危害的同时,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松林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干扰。该文通过对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其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更好的降低松墨天牛带来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双环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控制松材线虫病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松墨天牛趋性,在松墨天牛羽化期在松林内安置用“松枝,松木 诱杀剂”的双环装置,松枝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松木诱杀产卵的松墨天牛,以减少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树的补充营养和产卵,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结果表明,每个双环装置能诱杀松墨天成虫665.3头。上架成虫数量的日变化与月相有一定关系。在诱虫期内的3具凸月相的诱虫量为1116头,占总诱虫量的55.9%;时变化与光照强弱有关,18:00至22:00诱虫量占全天的70%,置架的松林地枯死松树减退率平均达79.6%,比对照林地枯死松树净减50.0%。松墨天牛对诱杀架有较强的趋性,在松林内安置诱杀架能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危害。图5表2参11。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松墨天牛地理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为了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云南省松墨天牛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尚未发现松墨天牛的县市区13个,占10.1%;有松墨天牛分布的县市区116个,占89.9%。其中轻度危害的县市区85个(65.9%),中度危害的县市区16个(12.4%),重度危害的县市区15个(11.6%);松墨天牛的垂直分布范围为649~3255m,海拔高差2606m;危害的寄主树种有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马尾松和华山松。  相似文献   

11.
松墨天牛的飞行特性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对我国目前实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导思想(战略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控制、压缩、补灭”的指导思想要求开隔离带和皆伐松林,会激发松墨天牛飞行潜力,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留住,压空,无害”新的指导思想要求用健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病防治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宁波市东部松材线虫病防  相似文献   

12.
洪少民 《农技服务》2012,29(7):869+871
伐桩处理是有效抑制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调查不同处理后伐桩内松墨天牛的羽化率和林内天牛幼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明确伐桩覆土对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单纯对伐桩进行化学药剂效果不明显,而对伐桩培土10 cm可以有效降低伐桩内的松墨天牛存活率,从而有效降低来年松林内松墨天牛虫口密度,伐桩覆土法简便、经济、无污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雪松精油的选择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飞  陈京元  桂连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17-2418,2460
[目的]为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不同日龄段(1~7、8~14、15~21、22~28日龄)松墨天牛雌虫和15~21日龄段的雄虫对雪松精油的行为反应,测定了松墨天牛对不同溶剂及其溶解的精油的行为反应。[结果]雪松精油对不同日龄的雌性和15~21日龄的雄性松墨天牛均有引诱作用。液体石蜡、丙酮、丁香酚、异丙醇和乙醛作为溶剂的雪松精油以及异丙醇和乙醛对雌性松墨天牛均有引诱作用。[结论]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雪松精油选择行为反应相似,溶剂异丙醇和乙醛对松墨天牛具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的治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墨天牛成虫携带传播的松材线虫引起松树的毁灭性萎蔫,是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灾害之一。采用引诱剂进行诱捕是防治松墨天牛重要方法,因此,福建福州就采用引诱剂进行松墨天牛的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南岳景区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5个标准地的详查和49株样木的解析,对南岳景区松默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的发生与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的危害成正相关,且萧氏松茎象危害在先;同一山头阴坡受害重于阳坡;生长势越衰弱、林地卫生越差、风大处的林分,松墨天牛发生越重,且纯林重于混交林;松墨天牛可危害景区内华山松、黑松、马尾松和雪松,且对直径2cm左右的小枝也蛀食危害;松墨天牛在华山松、黑松上的垂直分布差异不很明显。因此,要控制松墨天牛的危害,首先必须控制萧氏松茎象的危害,同时还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松墨天牛灾害发生风险监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墨天牛灾害发生风险进行剖析,以灾害发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警源、警兆、警情相关的不同风险因子作为统计指标,建立了松墨天牛灾害预警指标体系框架和内容,并对预警指标体系指标值权重进行设置,构建松墨天牛灾变的监测预警模型。选取南昌市昌北地区2014年松墨天牛发生情况为例进行风险警级评估,计算其综合预警指标值为Y=97.6。由此判定2014年松墨天牛在南昌市昌北地区预警警级为三级,即为重警,该预警的情况与实际发生的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吉林省内已知的墨天牛属昆虫7种,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为吉林省新记录种。详细报道了这7种天牛的分布、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寄主及其危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产上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8.
对两年纯林和混交林中诱木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坚甲数量,纯林中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混交林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都极低,为0%~4.35%,且不同林分不同树种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云南省林区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林间虫口密度测定方法,并运用于2007—2008年世代虫口密度的测定。从全省6个观测点的测定数据看,松墨天牛的世代死亡率和单株受害木平均虫口密度与6个观测点的年活动积温(≥10℃积温)呈正相关关系;结果还显示,松墨天牛在南部林区倾向于高死亡率繁殖策略,而在北部林区则倾向于低死亡率繁殖策略。测定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云南省林区松墨天牛的林间虫口密度、阶段死亡率及世代死亡率。该方法适用于松墨天牛林间种群动态监测、防治决策及防治效果检验3方面。测定林间虫口密度的最佳时间是每年8—9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atus)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基因cDNA序列,探究其分子特征,为深入研究松墨天牛GPI的分子功能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ACE技术克隆松墨天牛GP基因cDNA序列,并对该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并鉴定松墨天牛GPI基因,命名为MaGPI(GenBank登录号:KU323592),该基因序列长1038bp,共编码279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分析发现,松墨天牛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同源性最高,达90%,而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在76%以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与赤拟谷盗在同一分支,与家蚕(Bombyx mori)相隔最远.MaGPI为亲水蛋白,含有5个功能位点:活性位点、变构位点、活性部位盖子和两个多肽结合位点.[结论]明确了MaGPI的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特征,为进一步研究MaGPI的分子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