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皮云杉群体矿质营养特征的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山林场红皮云杉10个群体苗木针叶矿物质元素的52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红皮去杉苗木针叶矿物质变异中,3.52%存在于群体间,群体内变异占96.48%。镁、铁、锌与苗木生物量相关密切;镁、镜、锰、磷、钾与亲本性状相关密切,其中,钾的质量分数与发芽率存在显著负相关;锌、磷、镁、氮与气候因子相关密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磷、钾、锌群体间差异显著外,其余7个性状群体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群体间苗木针叶矿物质质量分数差别很小。利用苗木针叶中矿物质质量分数磷、钾和锌3个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将红皮云杉后代群体分为5类:白音敖包为一类,临江、天桥岭为一类,乌伊岭、大丰、友好为一类,穆棱、海林为一类,塔河、高峰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红皮云杉等位酶群体遗传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皮去杉(Picea koraiensis)分布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2个群体(含170个单株种子的1042粒胚乳和300粒混合群体的胚乳)进行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11个酶系统21个位点中约有27.2%的基因位点是多态的,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15.2%,84.8%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红皮去杉群体等位酶多态位点的比率在去杉属中处于较低的水平,群体间的分化与去杉其它树种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红皮去杉遗传改良工作在充分利用群体间(种源)变异的情况下,应加大红皮去杉群体内及个体选择的力度,以创造出更加优良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红皮云杉人工林栽培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依据红皮云杉人工林分布区内12个项目的气候资料和平均优势高之间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优势高生长的主导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起3个气候因子和平均优势高的数学模型。对其可靠性和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根据生产力等级相似性和差异显著性原理,进行了栽培区划,给出各栽培区、亚区的水热特征临界值指标。并对其区划结果进行了水热因子和生产力两项差异显著性检验,确定栽培区的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红皮云杉地理种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来自东北地区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8个种源的80个样本为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在DNA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多态位点比率达到73.68%,各种源多态位点比率的变化范围为35.09%~45.03%。采用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证明各种源的遗传变异程度由桦楠、鸟伊岭、柴河、穆棱、天桥岭、爱辉、高峰、大丰依次递增;种源间和种源内遗传分化分别为42.26%和57.74%。各种源间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一致度,其平均值为0.8622。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8个种源可聚为3大类:天桥岭、穆棱种源为第1类;柴河、桦楠种源为第2类;大丰、鸟伊岭、爱辉和高峰种源为第3类。红皮云杉种源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红皮云杉地理种源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皮云杉三个代表参试点10年生种源试验的材料,在研究其地理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以子代的生长、形态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的主分量分析结果,气候区划的验证,将红皮云杉的天然分布区划分为三个种源区,即穆棱种源区(Ⅰ)、伊春种源区(Ⅱ)、黑河种源区(Ⅲ)。  相似文献   

6.
7.
红皮云杉人工林,≥0℃时芽展开,≥5℃时高生长开始树高年生长量44.96cm,生长最速期在6月中旬。日平均高生长量1.78cm,红皮云杉高生长天数为61d,属短速型树种。树高生长与积温,降水,日照相关紧密。直径生长6月中旬开始。7月上旬进入速生期,直径平均日生长量为0.01cm,8月中旬直径停止生长。直径生长天数为56d,胸高直径年生长量为0.526cm。  相似文献   

8.
红皮云杉别名虎尾松、高丽云杉、红皮臭;松科、云杉属;耐阴,耐干旱,耐寒,生长较快;适应地区:东北、华北;树冠圆锥形,大枝平展或稍斜伸,小枝有毛或无毛,无白粉。叶四棱形,四面有气孔线,毛端尖,长1.2~2.2厘米。球果卵状圆柱形或长卵状圆柱形,长5~8厘米;种鳞倒卵形,尖端圆形或微尖,露出的部分光滑,无纵纹,木材淡褐黄白色,较轻软,结构细,比重0.59~0.66,耐腐力较弱,可作为建筑、航空、造纸和制造乐器的用材。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及球果的种鳞均含鞣质,可提栲胶。可作东北地区的造林及庭园树种,是我国东北长白山至小兴安岭森林的主要树种。繁育方法为扦插繁育和播种育苗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红皮云杉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处理、圃地选择、做床、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对创优红皮云杉育苗方法乃至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物助长剂对红皮云杉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皮云杉作为研究对象,用生物助长剂进行浸种、叶面喷雾。通过室内试验和大田栽培试验,观测生物助长剂对红皮云杉种子发芽、出苗数量和幼苗生长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助长剂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数理和出苗速度,尤其是对幼苗苗高的增长、侧根数量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嫩江云杉和红皮云杉的2年生和6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苗木移植到大棚后定期进行物候期观察和苗木生长测定,并对其叶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嫩江云杉2年生苗的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比红皮云杉快;在生长季,2年生和6年生嫩江云杉的苗高生长均比红皮云杉快;大棚里幼苗叶芽萌动期较自然条件下萌动的更早一些,红皮云杉在4月18日就已经开始萌动,而嫩江云杉则相对晚一些。红皮云杉的芽开放期和展叶期也比嫩江云杉略早几天。红皮云杉与嫩江云杉新生叶叶长没有明显的差异。红皮云杉叶沿叶棱两侧各有1条白点线,无错位,有规律排列,排列较稀疏;嫩江云杉叶沿叶棱线两侧各有2条白点线,且有错位,排列紧密,二者叶的横切面均为四棱形,但前者较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红皮云杉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静态试验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然后再进行动态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纯化红皮云杉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以D-101为固定相介质,红皮云杉多酚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5 mg/m L、上样量25 m L、径长比1∶25、洗脱剂浓度70%、洗脱流速2.0 m L/min,多酚得率为56.88%。[结论]该研究为红皮云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红皮云杉优树选择、园址选择、嫁接及嫁接苗培育、定植建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红皮云杉第一代种子园参试无性系的生长情况,树冠、结实性状进行了多性状综合评定,选择出13#、15#、19#等10个27 a生红皮云杉优良无性系,选择出118#、105#、78#、66#等44个15 a生红皮云杉优良无性系.红皮云杉第一代种子园树高、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0.21%和20.24%;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3.68%和26.10%.对吉林省中部生态区13 a生红皮云杉单亲本子代进行了评定,以树高性状〉CK20%为标准选择出18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立地因子、经营措施、光照条件因素对红皮云杉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情况,从而得出结论:良好的立地条件、合理的密度、及时透光和生长抚育是提高红皮云杉人工林生产力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5.
红皮云杉同工酶位点及酶系统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3种研磨提取液、5种凝脱及电泳缓冲系统以及14种等位酶系统的筛选。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同工酶种子研磨提取液采用c、凝胶及电泳缓冲系统采用#8、#11较好。#8胶可染AAT、ADH、GDH、DIA、#11胶可染MDH、ME、IDH、6PGD、PGI、ACO、16个位点可作为红皮云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红皮云杉人工林培育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黑龙江省红皮云杉人工林生长与培育技术的分析与部分。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与红皮云杉人工林优势高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载培区内筛选出影响工皮云杉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  相似文献   

17.
红皮云杉的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光自控喷雾条件下,对不同年龄的红皮云杉硬枝和嫩枝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扦插繁殖中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来自于小年龄母株,树冠中下部的插穗具有较高的生根能力;用硝酸盐稀土100μg/g浸泡插穗3h可使7年生嫩枝插穗生根率达88.72%,高出对照31.9%;扦插苗移栽的最佳时间为8月中旬,扦插苗不定根数目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