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油(杂)6号和7号的亲本特征及制种技术刘发海,王秀梅,尹经章(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分院,乌鲁木齐,830052)新油(杂)6号和7号系甘兰型三系杂交油菜,其杂种优势十分显著,这主要由组合中的亲本品种所决定;为了进一步发展油菜生_产,提高制种产量,现将新...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青海省的主要特色农产品,近几年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接近20万公顷,成为青海省第一大农作物,甘篮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二号”的推广应用,为青海省北方油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结合大通县杂交油菜制种工作谈谈青杂二号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德核杂油8号是滁州市农科所利用细胞核雄性不育系H2A与优质双低恢复系HC766配组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多年油菜制种实践经验及德核杂油8号亲本生育特性的研究,科学制定其制种技术,以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 10个新近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系或杂交新组合 )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中油杂 95 3、沪油 15号、中油杂1号、TR175、皖油 12号等品种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 ,在安徽省今后的油菜推广过程中可以适当加以利用。同时对油菜育种及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华杂油菜制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杂油菜(华杂3号、华杂4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利用自己发现的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被农业部定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襄樊市为全国主要的华杂油菜制种基地,5年来边生产、边试验、边探讨、边总结、边完善,研究出华杂油菜制种667m2产75kg以上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杂交油菜郑杂油一号制种技术宋文光,田保明,任乐建,刘建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郑杂油一号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型油菜杂交种。生产上表现出生长快、长势强、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7.
油菜青海制种种子异地优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云油杂l号青海制种是否具有异地优势,以及能否减轻不育系的微花粉,降低杂交种不育株率,以云油杂l号的亲本为材料,分别在青海和云南昆明两地制种,然后在昆明作杂种F。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海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出苗率高,苗期表现一定的营养优势。青海种子不育株率显著降低,但结角层变薄、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少,其它经济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探明:青海制的杂交油菜种子不育株率显著降低,但不具有产量上的异地优势。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优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五”以来,河南省油菜科研工作者,根据国际油菜科技发展的两大趋势(优质化与杂种化),将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开展优质油菜“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使优质和高产得到较好的统一。育成双低、高产油菜杂交种豫油4号、豫油5号、杂9522、杂97060、杂98033、丰油9号、杂双1号、杂双2号、华油2000等,对河南乃至全国杂交油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油菜小孢子培养、种间杂交、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基础应用研究,创造出一批优异种质和“三系”材料,为今后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杂交品种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一批优质杂交新组合正在参加国家和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 华杂油菜(华杂3号、华杂4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利用自己发现的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被农业部定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襄樊市为全国主要的华杂油菜制种基地,5年来,边生产、边试验、边探讨、边总结、边完善,研究出华杂油菜制种每667m~2(1亩)产75kg以上的栽培技术,应用面积733.33hm~2,平均每667m~2产54.5kg,生产合格种子59.95万kg,其中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杂交油菜制种中父、母本花期不遇影响种子产量的情况,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支持下,在牟定县蟠猫乡开展了杂交油菜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蟠猫乡进行云油杂15号杂交制种时,父本要在母本播后5 d播种,若父本抽薹、初花期仍较母本早,可以对父本采取整枝处理,以推迟花期。  相似文献   

11.
油菜杂交优质化已成为青海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主流,但在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慎重选择制种基地、签订制种责任合同、加强制种中间环节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油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黄杂1号是陕西省农垦科研中心继秦油二号之后育成的国内外第一个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种,1996年8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与秦油二号相当,其含油量比秦油二号高出1.5%~2%,成熟期在黄淮  相似文献   

13.
<正>0 引言 杂交油菜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油料生产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杂交油菜种子需要每年育制。下面本人就“秦油二号”制种中的经验谈一谈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杂交油菜新组合滁核杂一号具有抗倒适宜机械化收割、高产优质、育性稳定、种子生产风险小、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李莓 《湖南农业》2005,(3):12-12
湘杂油4号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试种示范,2004年开始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各级产量比较试验中,湘杂油4号不断创造油菜产量新高。2000年~2001年湖南省区试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为160公斤,比湘油13号增产15.1%;2003年~20  相似文献   

16.
应用CHA配制油菜杂交种比CMS、GMS快速、安全和高效。李殿荣等筛选研制的SX-1是一种优良的CHA,已成功应用于油菜化学杂交的诸多方面。通过对SX-1诱导技术、机械化喷洒制种技术以及配制和改良杂种的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高油种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油菜杂优利用模式将高油和杂优有效结合起来,可促进油菜杂优育种的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湘杂油5号在不同生态区域制种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和肥料两因素不同水平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在湖南长沙、怀化、慈利和甘肃山丹4个不同的生态区域对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进行春播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4个试点之间,"湘杂油5号"的制种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湘杂油5号"在甘肃山丹制种的效果最好.在湖南怀化和慈利两地制种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长沙制种,因产量低需慎重考虑.根据密度和肥料两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处理对制种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生态区制种宜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生产中,常见父本早花现象,本文通过对不同长势的父本(垦C1)在蕾苔期摘苔的办法,探索出对长势优的父本和长势良好的父本摘除主花序和倒一枝既能延迟花期,又能保证花粉足够供给,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9.
汉中地处长江上游,属稻、油(麦)单季轮作区,为北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冬无严寒,是甘蓝型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适生区,加之秦油二号等品种多年的制种经验和油菜化学杀雄技术的成功应用,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制种农户可比效益明显,是汉中现代农业又一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垦油1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垦油1号亲本,制种田环境条件、传粉媒介的介绍和分析,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实际条件,阐述了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垦油1号的制种生产技术,以提高其制种产量和质量,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油菜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