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7月13日,在一个八亩的精养池塘中,捞了一条活的“病鱼”一小白鲢,在检查鱼病的过程中,未发现鱼病,当解剖检查发现这条小白鲢已是成熟的雌鱼,体重仅有222.5克,体长25厘米,体宽7厘米,有一对发育正常的卵巢,颜色呈青灰色,卵粒大小整齐,卵巢长10厘米,卵巢重27.5克,一克卵重有963粒,共怀卵26480粒左右,成熟系数达12.4%,性腺发育已达Ⅳ期。目前尚未见有这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厚唇裂腹鱼的精巢、卵巢周年发育及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的变化,2020年8月—2021年8月,每月在克孜勒河采样,获得样本共计194尾,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精巢和卵巢进行观察,以耳石为鉴定材料对厚唇裂腹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进行研究,选取成熟鱼卵描绘卵径分布判断其产卵类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厚唇裂腹鱼各发育周期的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厚唇裂腹鱼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2龄,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3龄,精巢发育早于卵巢;厚唇裂腹鱼产卵期在3—5月,卵粒的数量百分比在直径2.9~<3.1 mm时出现峰值,产卵后的Ⅵ期卵巢中极少存在成熟的卵粒,判断其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产卵类型;雌鱼与雄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均在Ⅴ期时达到最高。厚唇裂腹鱼属于完全同步产卵类型,性腺于2017年3—5月发育成熟并产卵,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在厚唇裂腹鱼繁殖期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兴国红鲤×草鱼的杂交研究。杂交仔代有两种类型——鲤鱼型和草鱼型。草鱼型仔代不能存活,鲤鱼型仔代成活率为受精卵数的万分之五。当龄鱼平均体重:1978年-650克(2尾/亩);1980年-170克(140尾/亩)。最大个体300克。三龄鱼可达2250克。杂种为杂食性,摄食一部分高等植物。7月龄鱼性腺发育良好,精巢系数为3%,卵巢系数为1.6%。染色体数142-156,多数为148-152。为异源四倍体。个别的鱼包含有少量的二体细胞,染色体数为78。  相似文献   

4.
艾为明  敖鑫如 《水利渔业》2006,26(5):37-38,109
对4尾人工繁殖的3龄成熟大鲵的性腺组织学进行观察。精巢中的生殖细胞分为5种,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并且在成熟的精巢和卵巢中观察到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性腺细胞,说明大鲵性腺发育是不同步的,这对大鲵的种群繁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3年4月26日,我们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泄水闸下首的附近江段,采集到一尾性腺发育成熟的雌性白鲟,全长315厘米,体长263.5厘米,体重87公斤,性腺重11公斤。卵巢呈黑褐色,完全没有脂肪。卵粒发育均匀,形似绿豆,卵径为2.8~3.8毫米,怀卵量为74万粒,发育期为Ⅳ期(见附图)。这是在葛洲坝枢纽下游长江中首次发现的性成熟雌性白鲟。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人工配对方式对福氏刺尻鱼的性逆转进行了诱导,并从形态学和组织学层面对其性逆转过程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氏刺尻鱼的性腺分为纯雌鱼卵巢、纯雄鱼精巢和雌雄(♀/♂)兼性期性腺3种类型。性腺均先分化为卵巢;性逆转发生于第II期卵巢阶段,通过1大1小配对诱导1~2周时,大个体雌鱼第II期卵巢停止发育并逐渐萎缩,在卵巢壁和产卵板上逐渐分化出雄性生殖细胞,性腺内雌雄生殖细胞共存,形成兼性期性腺,即为雌雄同体阶段;配对诱导3周后,兼性期性腺完全分化为早期精巢,完成性逆转,个体成为功能性雄鱼;配对诱导4周后,性逆转的雄鱼精巢和小个体雌鱼的卵巢发育成熟,开始排精产卵。本文还分析了福氏刺尻体长、体重与性逆转的关系,并对性逆转过程、特点及可能的诱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福氏刺尻鱼人工繁育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揭示其性腺发育及性逆转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田照辉  胡红霞  白燕  朱华 《水产科学》2007,26(11):593-596
对水泥池养殖的香鱼卵巢、精巢发育做组织学观察,并与洄游型、陆封型香鱼的性腺发育做比较:养殖香鱼卵母细胞的结构和洄游型香鱼、陆封型香鱼基本一致;受精孔和精孔细胞出现的时间早于洄游型香鱼和陆封型香鱼。养殖香鱼卵巢发育略早于野生香鱼,但发育速度比野生香鱼慢,尤其慢于陆封香鱼。精巢结构属叶型壶腹型结构。雄鱼发育成熟早于雌鱼,能自然排精。雌鱼不用激素诱导即可获得游离卵。  相似文献   

8.
二、采卵、受精与孵化1.性腺检查估计亲贝排放前,进行抽样检查,性腺特别饱满,表面黑膜消失,卵巢呈褐红色,精巢呈乳白色。说明性腺已成熟。这时便准备条件等待采卵。据我们培育各种扇贝实践,亲贝置于控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大鳍鳠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将大鳍鳠卵巢分六个发育时期,由卵巢和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规律证实它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期为5—7月,产后退回Ⅲ期越冬。雄鱼精巢栉状,尾区无生精能力。非生殖季节,精巢切片上也普遍具有精子细胞和精子。脂肪积累和消耗明显与性周期有关。雌雄性比为0.93:1,生殖群体中剩余群体约占70%,其中4、5龄鱼占全群的一半。性成熟最小型:雄鱼2龄,体长14.5 厘米,雌鱼3龄,体长 17.8厘米。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长吻鮠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附近于5、6月间有不少性腺成熟的长吻鮠。捕捞这些性成熟个体,进行人工催产,可以获得鱼苗,此项工作在国内是首次成功。长江口长吻鮠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体重为2.50士0.35公斤,体长为60.00士1.41厘米,年龄为4龄。雌亲鱼的卵巢处于Ⅲ~Ⅳ期过冬,春未夏初发育加快,至5月下旬~6月上旬性腺已趋成熟,卵巢成熟系数(GSI)为0.0485±0.0051,卵径2毫米左右,每千克体重怀卵量约为1.5万粒左右,每克卵巢平均含卵336.5±40.3粒。雄亲鱼的精巢GSI约在0.0022。采用鲤鱼垂体(CPG)和LRH-A混合注射,获卵2.0万粒左右;人工授精的受精率为52.3%。在水温22~25℃条件下,经51~59小时孵化出苗。试验证明,从长江口捕获的性成熟亲鱼,可以直接用来催产繁殖鱼苗,从而为开发长吻鮠人工养殖、资源增殖、人工放流,解决了提供苗种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1.
海鳗性腺形态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克俭 《水产学报》1999,23(1):13-20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正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定较短的尾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成鱼性腺发育及周年变化情况,为云南盘鮈全人工化繁殖提供基础资料。实验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每月中旬解剖成鱼取性腺,雌雄各5~8尾,活体状态下测量常规生物学数据,解剖后肉眼观察性别及性腺发育情况,并记录色泽等其他外形特征。取性腺称重并测量其长度和宽度,计算其性腺成熟系数(GSI),观察其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云南盘鮈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性成熟,并能繁殖后代。卵巢发育可分为Ⅱ、Ⅲ、Ⅳ、Ⅴ、Ⅵ期,Ⅱ期卵巢持续时间最长(6-11月),11月开始出现Ⅲ期卵巢,12月主要为Ⅱ、Ⅲ期卵巢,次年1-3月主要为Ⅲ期卵巢,4-5月主要为Ⅳ期卵巢,5月底到达Ⅴ期即成熟期,排卵后,进入短暂的Ⅵ期,后迅速退化至Ⅱ期。本实验没有观察到Ⅰ期性腺。云南盘鮈精巢发育也可分为5期。6-12月主要为Ⅱ期精巢,12月开始出现Ⅲ期精巢,以Ⅱ、Ⅲ期精巢过冬;次年1-3月主要为Ⅲ期精巢,含少量Ⅱ、Ⅳ期精巢,4月主要为Ⅳ、Ⅴ期精巢,5月全为Ⅴ期精巢,6月则以Ⅱ期精巢为主,含少量Ⅴ、Ⅵ期精巢。云南盘鮈卵巢成熟系数为1%~18%,最大成熟系数18%;精巢成熟系数为0.2%~8.0%,最大成熟系数为8.0%;性腺成熟系数在4-6月出现一次高峰,成熟系数变化趋势与周年变化一致,说明云南盘鮈为一次产卵类型鱼类,且繁殖期集中在5月底至6月初。  相似文献   

13.
范厝库区鲂雌性成熟年龄为3龄,雄鱼2龄;性成熟后,鲂性腺发育具有明显周年变化规律,卵巢精巢可分为六个发育时期:冬季,达性成熟的鲂卵巢为Ⅲ期,精巢为Ⅳ期;每年5月份雌鱼成熟系数提高,是该库鲂鱼的主要产卵期;3~5龄鲂绝对生殖力均值为157000粒,相对生殖力均值为218粒。  相似文献   

14.
繁殖季节黄颡鱼的性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繁殖季节的黄颡鱼性腺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黄颡鱼卵巢为黄色圆筒状,由大小不同的三 种卵粒组成,卵径分别为1. 2~1. 4mm、1. 5~1. 6mm 和1. 7~2. 0mm,直径较大的金黄色卵粒中有大量卵黄 沉积,成熟较好,较小的卵颜色发白。精巢为乳白色,饱满有光泽,靠近生殖孔的部分晶莹透亮。黄颡鱼雌 鱼性成熟系数为21. 48%,雄鱼性成熟系数为0. 60%。体重35~85g 时,雌性个体相对繁殖力为76. 81~ 94. 72粒/ g,平均为84. 35粒/g,绝对繁殖力(Y)与体重(W)、体长(L)的相关方程为:Y=84. 74W- 55. 69、 Y=1416. 92L-14847. 24。  相似文献   

15.
康拉克湖区叶尔羌高原鳅繁殖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康拉克湖区叶尔羌高原鳅的繁殖特性,包括雌、雄鱼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及繁殖习性。雌雄鱼从体型、胸鳍形态上均有所不同;卵巢为单一囊状,以1根输卵管通到泄殖孔;精巢分为左右两叶,表面光滑无皱褶;成熟卵的颜色为浅黄色,粘性,沉性卵。生殖高峰期在5月中旬到6月底。成熟雌鱼性成熟系数高,平均35.23,最高达67.83。回归分析显示,繁殖群体全长与体质量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绝对繁殖力与全长、体重呈正相关;相对繁殖力、成熟系数与全长和体质量不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海洋渔业》2021,43(3)
通过对1尾养殖过程中死亡的子一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14+龄,体长163 cm,体质量51.54 kg)的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发现该尾中华鲟为雌雄同体。经对其性腺组织的影像及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该中华鲟性腺同时存在精巢和卵巢,性腺以精巢为主,精巢上间生多叶卵巢组织,左侧性腺长61 cm、重0.436 kg,右侧性腺长64 cm、重0.422 kg,性腺上附着有占比较大的脂肪组织,精巢和卵巢均处于Ⅱ期发育时相。该尾雌雄同体中华鲟的发现,是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鲟成鱼雌雄同体现象的一个例证,其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渤海采集卵巢发育到Ⅳ和Ⅴ期的矛尾复鰕虎鱼32尾,采用重量法进行了生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矛尾复鰕虎鱼为分批产卵类型,卵子呈卵圆型,卵径0.726mm±0.291mm;矛尾复鰕虎鱼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33 609±14 022粒,单位净体重生殖力为439.92±139.50粒/g,单位体长生殖力为1 176.08±227.08粒/mm。矛尾复鰕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宽、体重、净重、性腺重及肥满度相关关系密切,而与成熟系数相关关系不密切;体长相对生殖力与除成熟系数以外的其他生物学指标相关关系一般,与成熟系数相关关系不密切;净重相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重、性腺重、肥满度关系密切,与其他生物学指标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8.
金钱鱼性腺发育及其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金钱鱼精巢的成熟系数(GSI)为0.2%~1.5%,精巢成熟系数在发育到精子细胞成熟期(Ⅴ期)达到峰值,肝重指数(HSI)在精子细胞变态期(Ⅳ期)达到峰值.金钱鱼卵巢的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相,相对应的卵巢发育亦分为5个时期.从Ⅱ期卵巢起,金钱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2%~14.9%,在发育到Ⅴ期时达到峰值,HSI在Ⅳ期达到峰值.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和滤泡膜.Ⅲ时相卵母细胞中开始出现油滴,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滴的数量迅速增多.Ⅴ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融合成片,在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球之间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切片观察,Ⅴ期卵巢中,除了Ⅴ时相卵母细胞外,还有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时相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发育呈现非同步型.并且发现在多数产完卵后的卵巢中,除空的滤泡外亦存在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期卵母细胞,因此推测,金钱鱼的产卵类型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和测量270尾雌性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建立了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殖群体的平均体长、体重、性腺重及肝脏重的统计值,并利用抱卵量、抱卵指数等生态学参数建立性腺发育模型。结果表明,雌虾体长在6.5cm~11.4cm之间,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21L3.343;观察到最大抱卵量为6...  相似文献   

20.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Stenger记述了采自海水环境的各种大小鲻鱼的生殖细胞发育以及卵巢与精巢的成熟过程,但没有提到淡水鲻鱼的性腺发育。为此,促使作者研究它,以确定生活在淡水环境的鲻鱼的性腺发育的程度。如果在淡水中性腺发育正常进行的话,那末,这些鲻鱼可以作为人工繁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