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有效评价三系杂交籼稻种子田间出苗率的活力测定方法,以产自湖南和四川制种区共52份三系杂交籼稻种子样品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标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温胁迫发芽率、干旱胁迫发芽率、盐胁迫发芽率、老化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等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金科优651’‘丰优1号’‘内香8156’‘泰优992’‘T优109’等品种活力显著较高;‘五丰优316’‘Q优6号’‘川农优527’‘川优8377’‘泸优58’等品种活力显著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发芽率均能较好地评价湖南和四川制种区三系杂交籼稻种子的田间出苗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下,不同种肥间距(种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裂区设计,4种种肥水平距离(5、10、15、20 cm)为主处理;4种施肥深度(4、8、12、16 cm)为副处理.[结果]不同种肥间距(种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夏玉米出苗率、根系形态和产量因子、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效应,二者交互作用产生显著正效应,保持较高出苗率、根系形态及获得更好产量因子,进而提高产量,作用效应达显著水平.夏玉米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单峰趋势.处理组合中,获得最高产量的为A2B2,夏玉米产量达8431.97 kg/hm2.其次为A2B3处理8426.88 kg/hm2、A2B4处理8421.27 kg/hm2、A3B2处理8414.45 kg/hm2.A2B3、A2B4和A3B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水平.A1B1产量最低为7596.11 kg/hm2.[结论]获得较高产量的处理为A2B2>A2B3>A2B4>A3B2,这4个处理的夏玉米产量与其他处理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因此,夏玉米异位同播较适宜的种肥间距为种肥水平距离10 cm时,施肥深度8~16 cm;种肥水平距离15 cm时,施肥深度8 cm.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在辽宁省花生过早剥壳是否会影响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本研究于2017年、2018年以农花5号、农花13和花育22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剥壳时间对花生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种子含水量均较低,2017年T1处理种子含水量变幅为4.25%~4.29%,T3处理变幅为3.52%~3.59%,同一年份同一品种不同处理的种子含水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剥壳时间对花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对出苗率、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辽宁省无论是几月份剥壳,均不影响花生的发芽率、出苗率及产量,证明辽宁省花生在春节过后即可剥壳,可避免花生播种前集中剥壳而造成人力、机械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10个大豆品种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1cm、1~2cm、2~3cm和≥3cm。同时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并将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标准发芽试验结果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3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1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新种子、老化种子的发芽势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则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半粒种子发芽法稍优于标准发芽法,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出最适宜巴马火麻的栽培密度及施肥量,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栽培密度(A1:6.0万株/ha、A2:9.0万株/ha、A3:12.0万株/ha)和复合肥施肥量(B1:450 kg/ha、B2:750 kg/ha、B3:1050 kg/ha)处理组合对巴马火麻出苗期、雄株见蕾期、雄株开花期、雌株结果期、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千粒重、雌雄株比例、火麻籽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对巴马火麻生长无明显影响,除雄株茎粗外,其他各农艺性状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对火麻籽产量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各处理产量排名依次为:A2B3>A3B1>A2B2>A3B2>A3B3>A1B1>A1B2>A2B1>A1B3,其中A2B3产量为1351.88 kg/ha,显著高于A1B2、A2B1和A1B3(P<0.05)。【结论】栽培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可以影响巴马火麻籽产量,适当加大栽培密度和增施肥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以栽培密度9.0万株/ha、复合肥(17-17-17)施肥量1050 kg/ha最佳。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种子活力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2 0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和常规种为材料 ,研究种子活力和产量关系。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品种种子活力间、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 ,第 1主成分特征根λ1 =4.12 2 1,贡献率为 68.70 2 0 %,为发芽率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1663 ,贡献率为 19.43 82 %,为幼苗干重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60 15 ,贡献率为 10 .0 2 5 3 %,为相对电导率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种子的初次计数、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均与产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半粒种子发芽法在大豆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个大豆品种的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小于1 cm、1~2 cm、2~3 cm和大于3 cm,再将半粒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大于3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最高,二者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小于1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 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黄瓜种子变短(A1)、外形缺失(A2)、种子弯曲(A3)、圆柱形种子(A4)等畸形种子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畸形种子的发芽率比正常种子降低7 ̄13%;畸形种子出苗率显著降低,对照和各畸形种子之间的出苗率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种子弯曲对出苗影响最大,出苗率只有66.0%;畸形种子的壮苗率更是急剧下降,对照的壮苗率和各畸形种子之间的壮苗率亦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变短的种子壮苗率最低,仅为49.3%;畸形种子的前期产量仅为对照产量的51.4% ̄68.6%,总产量在对照的61.5% ̄76.6%之间。  相似文献   

9.
种子出苗率对玉米个体生长和群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精量播种条件下玉米出苗率对产量的影响,采用‘郑单958’、‘京科968’和‘晋单73’3个玉米杂交种,在田间单粒播种条件下设置80%、85%、90%、95%和100%,5种出苗率,测定群体产量的变化。结果发现,3个品种的株高和穗位高不受出苗率影响,但果穗单穗重和穗长随出苗率的降低而增大,相反秃尖长度则减小。3个品种的产量在出苗率为100%时最高,随着出苗率的降低,产量呈现先轻微下降后显著下降的趋势,‘郑单958’和‘京科968’在出苗率低于95%时产量开始显著下降、而‘晋单73’则在低于90%时才显著下降。因此,为保障单粒播种玉米的高产稳产,‘郑单958’和‘京科968’的种子出苗率应该达到95%以上,‘晋单73’应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芥蓝种子在45℃和100%的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老化时间为0 d,1 d,2 d,3 d,4 d,5 d,6 d,7 d.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逐渐增加.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呈显著负相关.经加速老化芥蓝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程度最高,提供了老化法通过发芽率预测芥蓝种子活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株两优06‘’株两优101‘’中早39‘’金早47‘’中嘉早17’和‘甬籼15’6个早稻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12℃、15℃和18℃)和田间出苗试验等方法测定水稻种子活力。结果表明,18℃发芽4~5 d、15℃发芽5~7 d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18℃发芽4 d的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达到了0.932,能够有效地测定水稻种子活力。此外,18℃发芽4 d种子的内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含量与当天的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比于低活力种子样品,各品种中高活力种子样品的AB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大都显著降低,而ABA分解相关基因及ABA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量大都显著提高。12个早稻种子样品之间ABA代谢、信号传导及其对低温胁迫响应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可能是低温胁迫下种子活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低温胁迫调控早稻种子活力的内在机制,为低温发芽试验测定早稻种子活力的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芥蓝种子加速老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芥蓝种子在45℃和100%的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老化时间为0d,ld,2d,3d,4d,5d,6d,7d。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逐渐增加。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则呈显著负相关。经加速老化芥蓝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程度最高,提供了老化法通过发芽率预测芥蓝种子活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复叶槭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打破复叶槭种子休眠,提高出苗率和加快出苗时间的处理方法,以前一年秋季的复叶槭新种子为试材,对A(消毒)、B(浸种)和D(沙藏)3因子各设计了3个时间梯度形成了L9(34)正交试验,并采用了露地直播和直播覆地膜2种播种方式。结果表明:对于出苗率的影响,D(沙藏时间)>A(消毒时间)>B(浸种时间),最佳处理组合为D3A2B2(沙藏60 d,消毒1 h,水浸1 d)或D3A3B2(沙藏60 d,消毒2 h,水浸1 d),露地直播出苗率可达80.5%,覆地膜可达91.5%;对于出苗时间的影响,D(沙藏时间)>B(浸种时间)>A(消毒时间),最佳处理组合为D3A3B2(沙藏60 d,消毒2 h,水浸1 d),露地直播出苗时间15 d,覆地膜出苗时间10 d。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诱抗剂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采用3种植物诱抗剂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处理A3、B1的出苗率分别为90.0%和93.3%,达到最高出苗率的时间和幼苗成活率与CK相比没有差异;处理A1、A2、B1、B2的番茄株高较CK显著增高;处理K1、A1、B1、B2、B3的茎粗增加,较CK差异极显著;处理K1、K3、B1、B3的根长增加,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A2的地上部鲜重、干重均极显著高于CK;处理B1、B3的根部鲜重和处理B1的根干重极显著高于CK。处理B1适宜番茄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打破油用牡丹‘紫斑’种子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研究了不同赤霉酸浓度处理对油用牡丹‘紫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处理能快速打破油用牡丹‘紫斑’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与对照1清水处理(CK_1)和对照2低温沙藏处理(CK_2)相比,500mg/l赤霉酸浸种24h,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量和根系活力最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议育苗生产中利用这一浓度来处理油用牡丹‘紫斑’种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油松、华北落叶松、侧柏种子室内发芽与田间出苗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室内发芽与田间出苗各项指标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关系 ;用室内发芽初次计数发芽率可以估测田间出苗率及其他发芽指标 ,这对快速确定种子的种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肥耦合对河西绿洲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河西绿洲板蓝根生产的适宜水肥用量,以板蓝根品种‘安徽亳州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和A3B3)对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田间持水量为75%~90%、肥料水平为N 225kg/hm~2+P_2O_5525kg/hm~2+K 150kg/hm~2时的水肥组合处理(A2B1),其板蓝根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主根根长、根直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板蓝根在营养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及蒸腾速率(T_r)也最大,植株保持较强的生理代谢活动,A2B1处理的板蓝根产量最高(209.05kg/667m~2),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板蓝根单位面积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A2B1A2B2A2B3A1B1A1B2A1B3A3B1A3B2A3B3。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等离子体处理花生种子的增产效果,采用室内发芽和田间种植2种方法,对经过等离子体3种剂量处理的花生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花生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其发芽势、发芽率均有提高;苗高、茎粗、百苗鲜重均增加,田间出苗快且整齐,幼苗生长快;成株株高稍降低,第一侧枝明显加长,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增加,产量提高;1.5A、1.0A剂量处理的产量分别为5 313.30 kg/hm2、5 356.65 kg/hm2,较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对照增产8.4%、9.3%,达显著水平,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5A、1.0A均是等离子体处理花生种子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9.
以‘红花大金元’和‘MS云烟85’2个烟草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磁粉丸化以及不同丸化方法对烟草丸化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在外层填充剂中添加磁粉,其浓度为2%(B2),5%(B5)和8%(B8)的3个处理对2个烟草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均无不良影响,且‘红花大金元’B2和B8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根长,而B5则显著提高了幼苗的苗高。‘MS云烟85’的B2,B5和B8均显著提高了苗高,同时,B5的苗干重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磁粉丸化浓度为2%~8%,采用外层添加磁粉的处理是较佳的种子丸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对3种木薯杂交种子进行催芽、幼苗参数分析及不同因子主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木薯杂交种子水选率排序为SC5ELE-1SC124,可以反映不同品种木薯种子的优劣程度;(2)4种处理方法对木薯种子催芽、生长影响的试验中,试剂浸种处理、水浸种处理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剂处理的发芽时间极显著或显著少于其他处理;(3)品种、处理因子对木薯杂交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幼苗株高和叶片数大都具有极显著效应;(4)品种和处理间交互因子对木薯杂交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均具有极显著效应;(6)不同年份因子对木薯杂交种子的各指标参数均无显著效应。通过探讨不同主体因子对木薯种子萌发的效应,为杂交育种、种质创新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