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 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及其草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草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单株生产力最大的优化组合为A1B4,即种植密度为7.50 万株/hm2 与播种行距为40 cm 的配置;获得最高产量的优化组合为A2B4,即种植密度为22.50 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研究结果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玉米不同时期水分利用率变化范围为1.25~7.16g/kg,即最小为苗期的处理9(N3P2K1W3),最大为成熟期的处理1(N1P1K1W1);玉米在苗期、拔节期、成熟期,其水分利用率变化趋势相同,均为低水中水高水。玉米在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其水分利用率平均值为成熟期(5.19g/kg)拔节期(4.66g/kg)苗期(1.91g/kg)。  相似文献   

3.
为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及其草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草产量均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单株生产力最大的优化组合为A_1B_4,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获得最高产量的优化组合为A_2B_4,即种植密度为22.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 cm的配置。研究结果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干鲜比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干鲜比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 ]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株高、叶茎比、干鲜比具有重要影响,其株高、干鲜比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其叶茎比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上升。构建了播期与株高、叶茎比、干鲜比关系的回归模型,株高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_高=234.725-5.005x,叶茎比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_叶=0.096+0.019x,干鲜比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_干=0.305-0.002x。在7月23日至8月30日之间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株高平均降低5.005cm,叶茎比平均增加0.019,干鲜比平均减少0.002。[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3个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肥处理对水稻氮肥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66-4468
[目的]为稻田合理施用氮肥和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灌溉与施肥试验研究了水稻氮肥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差值法的测定结果表明,2种施氮水平的氮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相同灌溉方式下,在施氮肥处理30%基肥+30%分蘖肥+30%拔节肥+10%穗肥和50%基肥+50%拔节肥中节水灌溉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淹灌。同位素稀释法的测定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淹灌。不同施肥处理的全生育期灌水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灌溉方式的全生育期灌水量差异显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水稻的水分生产率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的水稻的水分生产率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的水分生产率差异极显著。[结论]合理施肥和节水灌溉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草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其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构建了播期与单株生产力和生物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单株鲜重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鲜=0.618-0.015x,单株干重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干=0.184-0.005x,单产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_单=29 126.461-711.448x。在7月23日~8月30日之间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单株鲜重平均减少0.015 g,单株干重平均减少0.005 g,单产平均减少711.448 kg/hm~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3个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宁稻区生产中水肥投入量过大,水肥利用率较低,而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等问题,开展了水肥耦合对产量及氮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肥互作中,氮肥对分蘖数的影响要高于水分,适当减少氮肥,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常规氮量和减氮10%条件下,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减小。减氮20%下,3种灌溉方式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溉方式相同,随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呈现增加趋势。湿润灌溉在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方面显著高于其他灌溉方式。减氮10%并采用湿润灌溉的组合产量最高,并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因此,该组合是辽粳212栽培中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进行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滩地玉米的产量明显高于沙地玉米.在降水一定的年份,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滩地的储水量大,耗水量小,玉米在滩地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沙地.水分利用率高的产品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南疆地区设施栽培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高效栽培,并提高新疆产蛭石的利用率,将蛭石与黄沙、菇渣混合,研究以蛭石为主复合基质栽培模式下温室番茄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试验以“双赢先锋”番茄为材料,设灌水量、氮、磷、钾4个因子素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二分之一执行,设置18组水肥耦合处理,其中5组灌水量分别设置为基质田间持水率的66.0%、70.8%、78.0%、85.2%、90.0%,分析各因子的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和双因素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经综合评价,W18为最优处理,即在灌水量为78.0%的田间持水率下,施N 340 kg/hm2、P2O5 185 kg/hm2、K2O 310 kg/hm2,番茄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最优水平,有利于提升产量。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起决定作用,灌水量与施氮量具有耦合正效应,同一灌水量下,适当提高氮肥用量有利于番茄对水分的利用,但过量施氮则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2)灌水量、施氮量、施磷量对番茄生长有显...  相似文献   

10.
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中水中肥)、T2(中水低肥)、T3(中水高肥)、T4(低水中肥)、T5(高水中肥)5个处理,以传统沟灌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赋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后得到综合权重,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综合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番茄产量随水肥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合理施肥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中水中肥和低水中肥条件下番茄综合品质较好,水分或肥料过多均会造成番茄品质下降;T1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优,产量最高,为130.80t/hm2,品质较好,水分利用率较高,为51.90kg/m3;与沟灌对照(产量115.40t/hm~2,水分利用效率23.46kg/m~3)相比,T1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4%,121.23%。【结论】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最优水肥用量为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苗期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冬草莓光合特性、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寻找适合温室冬草莓的水肥耦合模式,以‘丰香’草莓为试材,设置3个灌水水平(低水、中水和高水的灌水量分别为2.4mm、3.6mm和4.8mm)和2个施肥水平(低肥、高肥的单次施肥量分别为45kg/hm2、90kg/hm2),同时设置对照处理(CK,灌水量为6.0mm、单次施肥量为75kg/hm2)。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肥水平下不同灌水处理的冬草莓Pn、Tr和Gs分别降低9.9%~40.8%、15.2%~35.7%和14.0%~27.9%,高肥中水、高肥高水处理的Pn、Tr和Gs分别提高4.0%、2.4%、4.7%和13.3%、5.2%、2.3%;不同施肥水平下高水处理草莓的WUEi提高6.3%~7.6%;高肥中水、高肥高水处理的产量提高3.2%、3.5%,灌溉水利用率提高7.5%、11.8%。综合比较苗期冬草莓光合特性以及产量和灌溉水利用率,高肥高水(施肥90kg/hm2,灌水16mm)是温室冬草莓苗期较适宜的水肥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陕北地区普遍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灌水量为W1(100%ETc)、W2(80%ETc)、W3(60%ETc),3个施肥水平N-P2O5-K2O分别为F1(240-120-300 kg·hm-2)、F2(180-90-225kg·hm-2)、F3(120-60-150 kg·hm-2),以60%ETc和不施肥处理为对照,共10个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调控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F1处理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但F1处理肥料偏生产力明显低于F2和F3处理,F1处理的平均肥料偏生产力比F2和F3处理低23.51%和26.72%;淀粉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先减后增;维生素C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多而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灌水量或施肥量的增加均呈抛物线趋势。运用隶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量、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深耕、传统耕作、免耕、旋耕4种耕作方式,以晋黍9号为材料,分析不同耕作方式的糜子干物质积累量、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结果]深耕、免耕、旋耕这3种耕作措施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和积累量要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且深耕最为明显;深耕在0~100 cm处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耕作方式,且土壤贮水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依次为深耕旋耕免耕传统耕作;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都以深耕处理的最大,传统耕作方式的最小。研究表明在四种耕作方式中,深耕有利于糜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结论]在干旱、半干旱的糜子主产区,深耕是最有利于糜子生长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如何实现水分高效利用是有效缓解我国旱作区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在敦煌极度干旱自然条件下,以新抗旱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9号”为参试材料,通过设置地膜覆盖、灌溉及种植密度等不同处理,以期制定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的高水效种植模式。【结果】①与覆膜无补灌(F1W0)相比,收获期无膜无补灌(F0W0)处理张杂谷19号土壤水分明显低于大同29号,地膜覆盖减少水分无效散失,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发育,从而中后期吸收更多深层水分。②种植模式对谷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顺序依次为F0W1处理>F1W0处理>F0W0处理,张杂谷19号明显高于大同29号。③补灌可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张杂谷19号在覆膜无补灌,9.0万株·hm-2处理下最高,达到18.16 kg·hm-2·mm-1。【结论】在水分限制下保持高水效且获得较高收获产量;如适当增加补灌,不仅保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更可大幅增加产量。研究仅限于降雨量少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如依据水资源条件,制定不同区域配套的谷子高水效种植体系,这将对保证旱作区粮食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水分和肥料与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关系,为温室袋培番茄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温室条件下,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试材,研究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番茄品质做多目标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不同处理番茄生产的成本和经济收益。【结果】单株施肥量、灌水量以及水肥交互作用对番茄各品质指标影响不同。在相同水分条件下,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肥料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Vc、番茄红素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相同肥料浓度下,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增加番茄果实中硝酸盐、Vc、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等含量逐渐降低,表现为“稀释效应”,番茄红素的含量则在中水处理下较高;在单株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其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在单株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同样呈现抛物线趋势,施肥量、灌水量以及水肥交互作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水分作用>肥料作用>水肥交互作用;在同一施肥水平下,袋式栽培番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单株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灌水量水平下,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施肥量和灌水量作为单一因子对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极显著,且水分作用>肥料作用,而水肥交互作用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高肥高水处理的净收益最高,为4.98 元/株,与中肥中水处理(4.86 元/株)、高肥中水(4.84 元/株)以及中肥高水(4.80 元/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低肥低水处理的净收益为3.33 元/株,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品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生产等因素,在不显著降低番茄品质和净收益的情况下,选择中肥(5 1470 mg)中水(120 L)处理作为最优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肥组合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肥水组合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肥低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经济效益差;高肥中水、低肥高水组合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低肥高水经济效益最高;中肥中水条件下可获得较低投入的最佳效益,但产量较低;高肥中水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组合,经济效益大,是实现玉米节水高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水分-氮肥配合对油菜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47-9248,9289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油菜(Brassica rapa L.)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探索其合适的水肥供应水平。[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4种水分处理和4种氮素水平。水分处理分别为50%θf、60%θf、70%θf、80%θf(θf代表土壤田间持水量,各设计水平为浇后灌水上限);施氮量分别为纯氮0、0.12、0.24和0.36 g/kg(土),肥料为尿素(含氮46.2%)。[结果]油菜水分生产效率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且水肥交互效应明显。油菜水分生产效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某一氮肥用量后,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随灌水控制水平的变化亦表现出相同趋势。各水氮处理中,水分生产效率与油菜产量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水肥协调供应是高产和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综合考虑,灌水水平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施氮量为0.24 g/kg(土)的组合是最优的。[结论]该研究可为油菜的合理灌溉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糜子的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深耕、传统耕作、免耕、旋耕4种耕作方式,以晋黍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量、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深耕、免耕、旋耕这3种耕作措施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和积累量要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且深耕最为明显;深耕在0~100 cm处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耕作方式,且土壤贮水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依次为深>旋>免>传;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都以深耕处理的最大,传统耕作方式的最小.表明在4种耕作方式中,深耕有利于糜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结论]该研究为糜子主产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旱地谷子水肥高效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谷子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的旱作农田中,干旱缺水和肥力低下是限制旱作农田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旱作农田谷子水肥的高效调控,是旱作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国内多种旱作谷子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调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多技术融合、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浪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626-4627
我国是果业大国,但是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不科学的水肥管理,导致灌溉水的浪费和肥料的流失,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也正是我国并未成为水果强国的重要原因。如何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以有限的水肥投入促进水果生产,并达到节水节肥、优质丰产、高效环保目的,是现代农业节水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研究讨论了水肥耦合的概念以及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水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和对产量的模拟研究现状,并且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