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地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于河南郑州采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385尾、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177尾,通过鳞片和耳石磨片对其进行年龄鉴定以及生长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鳞片和耳石磨片均适合用于大鳞副泥鳅和泥鳅年龄与生长研究;2种鳅类均有5个年龄组,1~3龄居多;体长和鳞径呈直线相关,表达式分别为LP=4.4602r+5.3128、LM=8.5110r+3.0081;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雌雄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达式分别为WP=0.008L3.051、WM=0.009L2.992,属等速增长类型;体长生长规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表达式分别为LP=21.84[1-e-0.129(t+3.638)]、LM=28.02[1-e-0.097(t+3.521)];大鳞副泥鳅2龄之前生长较快,而泥鳅3龄之前生长较快,快速生长期长。建议在河南地区大鳞副泥鳅和泥鳅野生资源捕捞最小规格为13cm。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玮玮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28-129
该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在18~30℃都能孵化发育,在32℃时致死率达93%,适宜发育温度为24~26℃;真泥鳅的胚胎可耐受水温为1 8~30℃,在32℃时致死率达72%.适宜发育温度为26~28℃.  相似文献   

3.
4.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不添加中草药)、复方Ⅰ组(板蓝根Radix isatidis、大黄Chinese rhubarb)、复方Ⅱ组(大青叶Folium isatidis、大黄)、复方Ⅲ组(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复方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五倍子Galla chinensis)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8.42±0.13)g的泥鳅30尾,各组饲料按基础饲料的3‰添加复方中草药(复方比例为1∶1),在室内15个水箱(80 cm×80 cm×100 cm)中进行了60 d的大鳞副泥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复方Ⅰ组与复方Ⅲ组大鳞副泥鳅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Ⅰ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Ⅱ组与复方Ⅲ组饲料转化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Ⅰ组与复方Ⅱ组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Ⅰ组、复方Ⅱ组与复方Ⅲ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以复方Ⅲ组最高(P<0.05),其余复方组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组肠道中胰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肝胰腺与肠道中脂肪酶活力均以复方Ⅲ组最高;各复方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Ⅳ组与对照组的AKP活力显著低于其他3个复方组(P<0.05),对照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各复方组(P<0.05),复方Ⅰ组与复方Ⅲ组T-AOC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可促进大鳞副泥鳅生长、消化,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中以复方Ⅰ组和复方Ⅲ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复方中草药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不添加中草药)、复方Ⅰ组(板蓝根Radix isatidis、大黄Chinese rhubarb)、复方Ⅱ组(大青叶Folium isatidis、大黄)、复方Ⅲ组(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复方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五倍子Galla chinensis)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8.42±0.13)g的泥鳅30尾,各组饲料按基础饲料的3‰添加复方中草药(复方比例为1∶1),在室内15个水箱(80 cm×80 cm×100 cm)中进行了60 d的大鳞副泥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复方Ⅰ组与复方Ⅲ组大鳞副泥鳅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Ⅰ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Ⅱ组与复方Ⅲ组饲料转化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Ⅰ组与复方Ⅱ组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Ⅰ组、复方Ⅱ组与复方Ⅲ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以复方Ⅲ组最高(P<0.05),其余复方组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复方组肠道中胰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肝胰腺与肠道中脂肪酶活力均以复方Ⅲ组最高;各复方组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Ⅳ组与对照组的AKP活力显著低于其他3个复方组(P<0.05),对照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各复方组(P<0.05),复方Ⅰ组与复方Ⅲ组T-AOC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可促进大鳞副泥鳅生长、消化,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中以复方Ⅰ组和复方Ⅲ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苏州地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鳞片作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年龄鉴定材料,并对两种鱼进行了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体长与鳞径均呈直线相关,其相关式分别为泥鳅L=99.577R + 9.743 5(r=0.997);大鳞副泥鳅L=74.445R + 9.644 2(r=0.995).两种鱼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相关式分别为泥鳅W =0.011 8L2.8644(r=0.899)和大鳞副泥鳅W=0.014 6L2.8135(r = 0.923).体长、体重的生长规律能较好地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进行拟合(P<0.01),其表达式分别为泥鳅:Lt=25.90[1-e-0.191(t+0.806)],Wt=135.90[1-e-0.191(t+0.806)]3;大鳞副泥鳅:Lt =25.59[1-e-0.201(t+0.731)];Wt =169.45[1-e-0.201(t+0.731)]3.3龄以前两种鱼的体长生长速度较快,两种鱼的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4.95龄和4.73龄.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轮虫、藻类、豆浆、蛋黄和配合饲料等5种材料,作为大鳞副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通过21 d的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前7 d投喂轮虫的大鳞副泥鳅仔鱼成活率最高,为78.3%;在14 d和21 d时轮虫组的成活率分别达68.6%和67.1%,这与配合饲料组的成活率相近,但明显高于其他3组。轮虫组的大鳞副泥鳅仔鱼生长情况最佳,21 d时体长和体重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分别为16.53 mm和5.210 mg,其次为配合饲料组,也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21 d时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5.26 mm和4.565 mg。从大鳞副泥鳅工厂化育苗出发,前7 d最适宜用轮虫,7 d以后可用轮虫或配合饲料来培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达到不同镉浓度下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肝、脑、肾3种组织细胞核Ag-NORs数目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时间条件下镉对Ag-NORs颗粒数目影响研究的目的。[方法]以Ag-NORs为指标,研究镉污染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肝、肾和脑组织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把试验动物置于镉浓度分别为0.01、0.050、.5 mg/L的水溶液中,分别在处理后122、4、488、41、32 h取样测定其肝、肾、脑组织细胞核中Ag-NORs颗粒数目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镉污染后2种泥鳅肝、脑、肾细胞核Ag-NORs数目均下降。在镉处理后48 h或0.25 mg/L镉浓度下,肝细胞核Ag-NORs数目显著下降,而在镉处理后84 h或0.05 mg/L镉浓度下,肾细胞核Ag-NORs数目即显著下降。随着时间延长,浓度增大,Ag-NORs数目越少,且下降幅度越大;脑组织镉污染对脑组织Ag-NORs数目下降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镉中毒的作用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鳞副泥鳅的食谱及其对蚊幼虫的摄食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鳞副泥鳅48尾按体长分为短,长3个组,每组又分为塘水和污水两个小组,连续喂蚊幼虫6d。结果表明:体长从短到长,在塘水中摄蚊幼虫量依次为54,101,147个/d·尾,3个污水组平均为71个/d·尾,塘水组高于污水组。稻田中大鳞副泥鳅标本15尾,蚊幼虫出现率有66.7%。污水中大鳞副泥鳅标本21尾,蚊幼虫的出现率达85.7%。几乎充满蚊幼虫的达52.4%。随机取标本计数,肠内有蚊幼虫117个,而这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对不同体色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生长、饲料利用、体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2×2试验设计,配制等能(17.7 MJ/kg)、等氮(35.7%)且虾青素添加量分别为0 mg/kg和150 mg/kg的试验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11.0±0.7)g的黑褐色和金黄色大鳞副泥鳅为试验对象,分为4组:Ⅰ组(黑褐色大鳞副泥鳅,虾青素添加量为0 mg/kg)、Ⅱ组(黑褐色大鳞副泥鳅,虾青素添加量为150 mg/kg)、Ⅲ组(金黄色大鳞副泥鳅,虾青素添加量为0 mg/kg)、Ⅳ组(金黄色大鳞副泥鳅,虾青素添加量为150 mg/kg),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50尾,分别投喂2种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不同体色大鳞副泥鳅平均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Ⅱ组和Ⅳ组的WG、SGR、FE和PER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而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Ⅳ组之间的WG、SGR、FE和PER均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不同体色...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株型的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探讨种植密度对产量、农艺性状、倒伏率以及茎秆穿刺强度等相关性状的影响.设置7个种植密度,分析了玉米产量、植株农艺性状、倒伏率以及茎秆穿刺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泉玉217'在60000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9325.5 kg/hm2),'宇玉30'在75000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定江苏沿江地区宽幅带播小麦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设置10月26日、11月5日、11月15日3个播期和150万苗/hm2、225万苗/hm2、300万苗/hm2、375万苗/hm2 4个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宽幅带播(20 cm麦幅,40 cm行距)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3个播种期中,10月26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最高。与10月26日播期相比,11月5日和11月15日播种小麦的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5.98%和19.50%,其中11月15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之间,300万苗/hm2、375万苗/hm2两个水平之间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150万苗/hm2和225万苗/hm2的产量。根据各播种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分析,10月26日至11月5日为较适宜播种期范围,其相应的适宜密度为300万~375万苗/ hm2的基本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施肥量设3个水平,种植密度设4个水平。[结果]不同肥力密度组合能够有效调控玉米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适当的肥料供给(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总光合势及叶绿素含量,最终有助于产量的增加。另外,当种植密度稳定在9万株/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高于其他种植密度条件的玉米,因此达到了较好的产量效果。[结论]玉米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且肥力水平为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时玉米相对产量最高,可作为目前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较适宜的肥力和密度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主要性状表现,选用‘XY696’、‘同力11 号’2 个品种,旨在找出玉米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最佳耦合度,制定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品种的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XY696’、‘同力11 号’2 个品种为主处理,密度为副处理,设6 万株/hm2、7 万株/hm2、8 万株/hm2、9 万株/hm2、10 万株/hm2,旨在确定2 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光合速率高;高密度条件下,由于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光合速率低;2 个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在(6 万~9 万)株/hm2范围内,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正相关,密度达到10 万株/hm2时,玉米农艺、产量指标呈现下降趋势。2个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为(8万~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曹雄 《农学学报》2015,5(9):12-16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酿造高粱品种在旱地的合理种植密度,[方法]本试验以酿造高粱‘晋杂23号’为试验材料,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6.00万株/hm2、8..25 万株/hm2、10.50 万株/hm2、12.75 万株/hm2、15.00 万株/hm2)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成穗数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高粱株高、茎粗、穗长、最大叶面积、穗粒重、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6.00万株/hm2~10.50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大幅度增加;当密度超过10.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趋于平稳。回归分析表明,高粱种植密度与成穗数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26866.222+0.555x。[结论]综合分析,酿造高粱‘晋杂23号’的种植密度以10.50万株/hm2为宜。该研究为酿造高粱在该地区种植获得高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密度对油菜品种华油杂62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鄂北地区,华油杂62的直播适宜密度为30万~45万株/hm2。在3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可达3 691.5 kg/hm2,但各农艺性状值并不是最高值。因此,合理密植,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是获取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洛玉8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种植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夏玉米单株叶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而LAI则持续增加。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叶片光合的进行,单株玉米干物重随密度增加单株干物重减小。洛玉8号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度最快,在8.2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率最慢。通过产量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的理论最佳种植密度为104483.55株/hm2。  相似文献   

18.
旨在揭示优质玉米新品种‘皖玉708’适宜密度,为品种推广和高产创建提供依据。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按差数7500株/hm~2作为一个密度阶梯,45000~90000株/hm~2共6个密度处理,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结果表明:‘皖玉708’单位面积产量与密度成抛物线关系,其最高产量在密度为67480株/hm~2时获得,到达最高点后继续增密产量减幅较小,呈平滑下降趋势,产量与穗粒数负相关,与千粒重关系不明显;‘皖玉708’最佳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在增加种植密度的情况下追施穗肥,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油菜品种赣油杂1号最适直播密度为27万株/hm^2,在此密度条件下,产量可达2216.1 kg/hm^2,其株型适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较多,分别为7595.1万/hm^2、18.8粒,且抗性较强,发病率低于10%,病情指数低于5.0。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金选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0万、60万、90万、120万、150万、180万株/hm~2,分析金选6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倒性。[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茎干重、穗长、穗粗、植株干重、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谷子产量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达最大值6 038.01 kg/hm~2,密度为60万株/hm~2时次之,且两者差异不显著。通过SPSS曲线回归获得的二次曲线模型Y=4762.081+27.812x-0.161x~2为描述谷子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当x=86(密度约为86万株/hm~2)时,谷子理论产量最大为5 963.16 kg/hm~2,与实测的最适种植密度基本一致。[结论]金选6号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