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水土流失是鄂西南突出的生态问题,合理评估该区域的土壤侵蚀脆弱性,并探究其驱动机制是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方法]从人地耦合系统视角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鄂西南土壤侵蚀的影响,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鄂西南土壤侵蚀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1)2010—2020年鄂西南土壤侵蚀脆弱性总体上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强烈及以上强度的土壤侵蚀脆弱性呈现零星的碎片化分布格局,且主要集中在鄂西南的中南部和东部宜昌市辖区的西部地区;(2)研究区敏感性最高的区域集中在海拔800~1 500 m,敏感性在坡度25°~35°最大,并呈现出向两侧递减的趋势,当坡度>15°时,较高及以上敏感性面积急剧增加;(3)较高及以上土壤侵蚀脆弱性高于土壤侵蚀强度,较低及以下土壤侵蚀脆弱性低于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脆弱性与土壤侵蚀强度存在协同变化趋势;(4)土壤侵蚀脆弱性的分布格局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造成的,地理探测器的分析表明坡度、植被覆盖度、教育质量和城镇化率对土壤侵蚀脆弱性的解释力较强。[结论]未来需要高度重视对坡度>15°地区植被覆盖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和RS技术,结合遥感影像、DEM数据,分析了2004—2016年南小河沟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6年,南小河沟流域轻度及其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呈减小趋势,从2004年的11.95 km2减少到2016年的8.06 km2,减少了32.55%,其中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了35.69%、42.96%和62.98%。研究了导致南小河沟流域土壤侵蚀程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土壤侵蚀程度影响较大,而坡度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土壤侵蚀是引起土壤土地退化及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RUSLE模型、CA-Markov模型及LMDI模型,对祁连山南坡2000—2019年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及预测、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为研究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土壤侵蚀模数呈现出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整体增加速率为0.0645/a;(2)土壤侵蚀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5年为土壤侵蚀加重阶段,2005—2019年为土壤侵蚀减轻阶段;(3)2019—2027年,土壤侵蚀虽有减轻的趋势,但也要防止极强度以下的侵蚀低级向高级转变;(4)土壤侵蚀模数随着海拔及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海拔4 700~5 200 m及坡度>30°的区域土壤侵蚀模数达到最大,分别为10 460.72,7 256.32 t/(km2·a)。土壤侵蚀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坡向下的土壤侵蚀排序为西>北>南>东>水平方向;(5)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一定是积极的,而降雨不一定加重土壤侵蚀,且土壤侵蚀受植被和降雨影响较小区域主要分布在门源县。综上,祁连山南坡的土壤侵蚀近几年得到较好的治理,可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对土壤侵蚀进行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该文从降雨、地貌、植被、土壤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中国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土壤侵蚀使中国土地资源破坏、粮食减产、灾害发生、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环境污染、库塘湖泊淤积、城市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危害,可供水土保持及环境整治决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占礼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0,(2):14-16
从降雨、地貌、植被、土壤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对中国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土壤侵蚀使中国土地资源破坏、粮食减产、灾害发生、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环境污染、库塘湖泊淤积、城市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危害,以供有关部门在水土保持及环境整治中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遥感技术评估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世界范围内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地基和水质量都具有负面影响。因此,进行土壤侵蚀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往往受到数据可用性和数据质量的限制。利用遥感技术有助于土壤侵蚀的评价,它可以为土壤侵蚀评价提供所需的空间数据。在过去的30年许多研究在这方面做了不同深度层次的工作。本论文主要回顾了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的方法。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的评估包括:地貌、土壤特性、植被覆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蒙阴县20年来的土壤侵蚀变化情况,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分析。认为由于蒙阴县建立了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同时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所以总体上走向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局面。蒙阴县20年的经历为沂蒙山区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及轨迹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识别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规律和轨迹特征,对科学推进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年、2005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序列,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各项指数、弦图可视化、标准差椭圆方法,从地类总量变化特征、数量变化轨迹特征和空间变化轨迹特征3个方面开展,揭示近30年来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总量变化稳定性特征明显。林地和耕地始终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变化活跃但整体态势平缓。(2)土地利用格局数量变化轨迹主导性特征鲜明。1990—2005年以耕地和林地之间相互转换及林地的流出为主,2005—2018年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换、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为主,整体上地类的变化表现为空间位置上的转移。2005—2018年比199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更多样,土地利用变化行为更活跃。(3)空间变化轨迹集聚性和分异性特征显著。2005—2018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强度更大。近30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重心、面积、方向和扩散趋势存在空... 相似文献
11.
基于CSLE的湖北省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利用CSLE模型计算1990—2015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多时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湖北省主要为微度侵蚀,其次为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及以上等级侵蚀所占面积较小,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25年间分别减少11 267.0,497.6,176.9,307.7,313.7 km2,减幅分别为27.39%,13.85%,11.79%,24.88%和56.04%。(2)总侵蚀面积先减再增后持续减少,其中极剧烈和剧烈侵蚀面积下降明显。侵蚀强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呈现空间异质性。1990—1995年、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土壤侵蚀以好转为主,土壤侵蚀强度降低区域1990—1995年集中在恩施、咸宁,1995—2000年集中在恩施、十堰,2000—2005年集中在神农架林区、宜昌市和秭归县周边,2005—2010年集中在黄冈和黄石市,2010—2015年集中在神农架林区和宜昌市;其中旱地与裸地好转情况最为明显。在1995—2000年和2005—2010年土壤侵蚀加剧,土壤侵蚀强度加剧区域1990—2000年集中在神农架局部地区,2000—2005年集中在十堰市,2005—2010年集中在竹溪县;2010—2015年集中在恩施市、宣恩县和鹤峰县,其中林地与旱地表现最为明显。土壤侵蚀主要变化区域表现在25年间,坡度<8°区域轻度以上等级侵蚀面积逐年增加,这与人类活动对地表负面扰动(生产建设项目、坡耕地农业生产、其他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等主要集中在地形较为平缓的区域有很大关系。坡度在8°~35°区域轻度以上等级侵蚀面积明显减少,主要表现在退耕还林和水保工程治理的实施取得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鄂西南地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特性,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的持水性能,为区域内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营造合理的水土保持林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参考。[方法]以利川金子山国有林场的5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采样、环刀法和室内浸泡法,对比分析各林分枯落物层储量、持水过程、持水能力,以及土壤层持水能力和入渗过程。[结果](1)5种林分枯落物储量表现为:杉木人工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柳杉人工林>鹅掌楸人工林;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在13.94~29.12 t/hm2之间,与枯落物储量变化相一致。(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关系为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关系为幂函数关系。(3)0—40 cm土壤层最大持水量介于277.02~334.12 t/hm2之间,表现为:鹅掌楸人工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柳杉人工林;土壤平均渗透速率变化范围为6.89~22.30 mm/min,稳渗时间在18.40~25.73 min之间,其中鹅掌楸人工林土壤渗...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的湖北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将土壤侵蚀与地形坡度、海拔、植被、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等环境背景因素进行叠加分析,计算不同环境背景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分析土壤侵蚀与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评价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揭示研究区土壤侵蚀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30.6%的地区属于土壤侵蚀非敏感区,55.8%的地区属于轻度和中度敏感区,13.6%的地区属于高度敏感区。土壤侵蚀敏感性高的地区主要位于相对高程150—500 m、坡度8°—15°、植被覆盖度低、土质疏松、土地利用以坡耕旱地为主的地带,这些地区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16.
在土壤侵蚀领域内首次提出土壤侵蚀景观的概念。在ARC/INFO软件平台的支持下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图方法 ,获取了土壤侵蚀的图形数字信息 ,运用图形数字信息对土壤侵蚀景观结构进行了计算。区位商法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代表性方法之一 ,引用该方法可以定量评价某一土壤生态区的土壤侵蚀水平与大区域的水平间的差异性。基于上述 3个基本事实 ,对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的图形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 ,对其“多样性”和“区位商”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生态区其值相差较大。该定量计算方法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土壤侵蚀领域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其实际意义是可以实现土壤侵蚀分区和治理规划定量化。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土壤侵蚀与土地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的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20.0万km~2,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有土壤退化、土地石质化、土地沙质化和土地沙石化,全省沙质荒漠化面积达95.14万hm~2.毁林垦殖、滥伐森林、工矿生产污染是造成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1990—2015年江西省社会经济因素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特征,为区域土壤侵蚀防治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区域特征化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江西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以设区市为基本单元构建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4类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获取1990,2000,2015年各指标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结果] 1990,2000,2015年,江西省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下降,分别为864,663,281 t/(km~2·a);1990—2015年,社会经济因素与区域土壤侵蚀的关联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时相下各社会经济因素与区域土壤侵蚀的关联度排序呈动态变化。[结论] 1990—2015年,江西省土壤侵蚀状况显著改善,随着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来看各个社会经济因素对区域土壤侵蚀影响程度明显提高,其中农村发展状况,尤其是坡耕地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口水平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90,自引:23,他引:190
自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提出以来,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得以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地形等因子区域变化很大,很难直接应用USLE。我国的研究者希望在对侵蚀因子进行深入分析和定量评价耻,建立适合于我们国家或地区的侵蚀预报模型。本文主要反映和介绍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取得的一些主要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