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樟掠影     
古樟掠影张宝贵《森林与人类》在1997年第三期刊登张天来先生的文章《绿在香港》,其中提到“香港樟树王”,经测量,它的干周长为9.50米,文中说:“说它是中国的‘樟树王’,我把握不准。”确实,“香港的樟树王”雄伟壮观,但它并不是我国的樟树之王。我国南方...  相似文献   

2.
加强“三防”工作 保护森林资源郦振平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森林和它提供的产品,森林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保护森林资源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江苏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的第五章中规定了森林保护的条款。主要内容有:建...  相似文献   

3.
拍照勿忘真实张廓玉《森林与人类》杂志1996年第四期封二题为《趣》的四幅照片,非常清晰,很引人注目,堪称一组优美而又有“趣”的好作品。但进一步看,其中照片“2.静夜思(蝉、柳、月)”有些失真。为什么我要这样讲呢?因我儿时生长在山东省南部老黄河故道北侧...  相似文献   

4.
“上帝”之声编者的话:为了使《森林与人类》以崭新的风貌迎接21世纪,我们借《森林与人类》创刊15周年之际,又一次广泛倾听了“上帝”的声音。读者来信的字里行间——不论是褒扬还是批评、建议——都饱含着一片深情,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大量的来信又一次给《森林与...  相似文献   

5.
“上帝”之声编者的话:为了使《森林与人类》以崭新的风貌迎接21世纪,为了与志同道合的媒体和有识之士共同催生出一个绿色的21世纪,我们借《森林与人类》创刊15周年之际,广泛倾听读者、作者──“上帝”的声音,恳望关心《森林与人类》的朋友们来信评一评《森林...  相似文献   

6.
“上帝”之声编者的话:为了使《森林与人类》以崭新的风貌迎接21世纪,为了与志同道合的媒体和有识之士共同催生出一个绿色的21世纪,我们借《森林与人类》创刊15周年之际,广泛倾听读者、作者──“上帝”的声音,恳望关心《森林与人类》的朋友们来信评一评《森林...  相似文献   

7.
漫画命题释     
漫画命题释邢湘臣最近,看了卫996年第四期《森林与人类》,《文艺广角》刊出7幅漫画,均无题,言明“请读者命题”。这一做法,实为一般刊物所罕见。《森林与人类》编辑部把读者称为“上帝”,并推出这别具匠心的一组漫画,把读者与编者又进一步拉拢了。这一“举措”...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4日第五版刊登了题为:“用自然观念孕育城市森林”一。章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广场缺少绿量,空间层次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如树种单一、同龄、单层、单行……植物配置上纯化的园林模式等”。章所及与我感觉到的搞城市森林难相吻合.章题目用了“孕育”城市森林,已孕育几十年了.还不是难产吗?  相似文献   

9.
谁在“笼养鸟”张希军在读了《森林与人类》1996年第2期的《由放鸟想到的……》、《学学郑板桥的“天地笼鸟  观”》和《本期读者自测题》之4、笼养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之后,想起我曾在《鸟类环志中的问题》中谈到天津市每年春天被鸟贩子扔掉的鸟环标志有上百个...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人类的力量“森林影响的人类,人类关注的森林。”这句话在《森林与人类》杂志的刊头卧了快三年了吧?衷情于这句话,缘于它点化出了一种本来坚实却已变得脆弱的存在,与另一种本来脆弱却变得坚实的存在之间互动而又平衡的关系。“关系”也是一种存在,甚至是一种生产力,简言之,是规律。规律就是“一”,要不我们的老祖宗怎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该属于“万物”一类吧?可文明人那有甘心归于“物”类的,甚至那有人甘心于“三”流,于是就有人顶了“二”,那是“天”;于是就有人挟了“一”,那是“大”。古…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人类》雷加我始终认为青纱帐是个迷人的词。当年多少抗日战士战斗在青纱帐里。但我,只在童年有几次回家的路上走入青纱帐里。那高大的茎像小树,叶子刺人又密不透风,如堕五里雾中。它不次于一片森林。我真正与森林的接触,只有一次,那也只有半年之久。那是一次...  相似文献   

12.
发行全球的《森林与人类》杂志是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主管的中国第一家大众绿色科普刊物,创刊于1981年,距今已有20余年办刊历史。在新的一年里,《森林与人类》杂志仍将以“宣扬生态伦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美好家园;真诚面对读者,有效服务百姓”为已任,进行全面改版,彻底提升自我,并以“求实的理念,全新的报道,全球的视角,美观的版式”,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的阅读娱乐。作为中国第一家绿色行业走向社会的桥梁,社会绿色行业的窗口,《森林与人类》为各类企业准备了全新的广告“套…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印像中,大兴安岭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它横亘千古,仿佛查无人烟,却从没有想过在几千年前就有了人类在这片大森林里生活,也没有想过有一个民族披荆斩棘从大森林走出而崛起中原。当我走进嘎仙洞,走进那段遥远的历史,我才相信大兴安岭不仅托起了万倾绿色,也演绎了一个民族崛起的历史。千年来,嘎仙洞一直不被人所知,更不知它与一个民族的强盛、一个朝代的兴起有那么深刻的联系。《魏书》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国西北……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  相似文献   

14.
发行全球的《森林与人类》杂志是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主管的中国第一家大众绿色科普刊物,创刊于1981年,距今已有20余年办刊历史。在新的一年里,《森林与人类》杂志仍将以“宣扬生态伦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美好家园;真诚面对读者,有效服务百姓”为已任,进行全面改版,彻底提升自我,并以“求实的理念,全新的报道,全球的视角,美观的版式”,为读者提供雅俗共赏的阅读娱乐。作为中国第一家绿色行业走向社会的桥梁,社会绿色行业的窗口,《森林与人类》为各类企业准备了全新的广告“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森林旅游业已成为中约、游人向往游乐、商贸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阵地‘这对加速我国林业改革和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笔者仅就森林公园与人类经营森林的关系。略谈个人的管见。1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古代人类生活几乎全部依赖于森林。居则“构木为巢”,食则“茹毛饮血”,即吃树木花草的果实、嫩茎和枝叶等。可以说,地球不能没有森林,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森林似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并不感觉森林的重要。当今,人与森林环境之间…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称,人类生态意识的强化,约自本世纪70年代始。在记忆中,我读到的第一篇关于生态的文字,是王钊70年代中期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谈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的文章。那时他是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森林与人类》创刊于1981年,称它为全国第一家绿色期刊,该是当之无愧。十几年来,这份期刊以科普为主要途径,以生态宣传为已任,依凭全体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获得良好成绩,在时间的跑道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1996年《森林与人类》杂志编辑部迁至中国绿色时报社(当时称中国林业报社)内办公,成为报社一报两刊中之一鼎足。几经寒暑,在比…  相似文献   

17.
读《森林与人类》杂志随感编辑同志:你们好!当我第一次从报上看到《森林与人类》这个杂志名时,仿佛见到了一位久已寻觅的精神朋友,看到了自己应该舍心栖息的精神家园。很快,我订了这份刊物,也积极参与思考起森林与人类这一重大关系来。森林这一自然因素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18.
《森林与人类》2001年第1期发表了张田勘先生的文章《环境需要改造吗?》。其文笔清新流畅,并不时闪耀着思维的火花。在宣传“自组织”概念的同时,给出了“自组织”的定义,并对该定义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事物、生物“自组织”可以让其自身从无序达到自然的合理的最佳有序状态。这篇文章,激起了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明天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展望未来”的黄玫瑰———漫画命题浅谈○李凯捷1996年第六期《森林与人类》又刊出了八幅请读者命题的漫画,细细读来每幅都与“展望未来”的主题相映成趣,使我不只一次地哑言失笑。妙就妙在玫瑰是黄色的,她不仅仅鲜艳、瑰丽,而且使人在字里行间看到也那锋利、坚...  相似文献   

20.
森林史话     
森林史话景爱一、开篇絮语在《森林与人类》1995年第3期上,有人提出为森林写传。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它反映出当前许多有识之士对森林的关心与重视。森林的历史,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森林的历史就是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史。一方面森林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