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兰生长白     
兰科植物在长白山有较多分布,目前已知的兰科植物有24属36种以及2个变种3个变型,包括斑花杓兰、大花杓兰、裂唇虎舌兰等。长白山的野生兰花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它们之中有许多种终年生活在阴冷潮湿的针叶林下,有的甚至生活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冻原带上。不同种类的兰花一般分布在不同的林间带中。红紫色花的大花杓兰主要分布在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杓兰花黄色,生长于针阔混交林下、  相似文献   

2.
大花杓兰     
大花杓兰董生健,卢通宁大花杓兰别名大口袋花、大花囊兰,属兰科杓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省多见于海拔2000-2600米的林下灌丛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花卉,颇受人们的喜爱。大花杓兰花单生,呈紫红色。中萼片宽卵形,合萼片卵形,花瓣披针形,唇瓣几与花瓣等...  相似文献   

3.
兰花自古就是我国最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柔美俊逸的叶片,淡雅素洁的花朵,清远奇绝的幽香,使之成为花中珍品。   兰科植物在我国约有 500个属, 1万余种,平常所观赏的兰花是兰属中的地生兰品种。依其花期大致可以分为春兰、夏兰、秋兰、寒兰与墨兰。兰花的变种很多,有素心、荷花瓣、梅瓣、水仙瓣、蝴蝶瓣之分。那么,如何繁殖兰花呢 ?兰花主要是以播种与分株法繁殖。   兰花的种子可随采随播。兰花有一个特性,即兰根必须与兰菌共生才能成活。故播种时常将种子播于母株盆面,利用母株之兰菌,发芽生长。种子约经半年左右发芽,在母…  相似文献   

4.
生产周期短的菌类—草菇草菇,又名兰花菇。是我国栽培较为普遍的菌类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的菌类品种。草菇是一种典型的高温品种,在25—37℃温度范围内均可栽培。草菇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因其具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  相似文献   

5.
以老山兰为主的麻栗坡兰花群以“花香冠群”而闻名遐迩,誉满中外。麻栗坡县拥有不少亚热带雨林,林中蕴藏的麻栗坡兰花独具特色,花色花叶系列丰富,不同品种花期各异,一年之中均有花开。这里的兰花种类繁多,其中地生兰有墨兰、寒兰、剑兰、建兰、春兰等30余种;附生兰有雪兰、文山红柱、云南虎头兰,黄婵等20余种;蔸兰有班叶杓兰、扇叶杓兰、长缄毛、蔸兰、长掰蔸兰、杏兰蔸兰、麻栗坡蔸兰、美丽蔸兰、虎皮苑兰、硬叶蔸兰等10余种;石槲类有数十种。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兰花热的兴起,麻栗坡兰花因“老山兰”而享誉国内外,成了兰花爱好者争相购买的对象,畅销全国,有的甚至打入港、澳、台、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地  相似文献   

6.
杓兰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高海拔地区的地生兰花,全世界约50种。它们的花朵外形奇特、色彩丰富而艳丽,叶片形状高雅,整个植株富有一种奇特的美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被称为"女神之花"。  相似文献   

7.
兰花家族     
<正>兰科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全世界有800多属2.75万多种,兜兰、杓兰、独蒜兰、石斛属、盆距兰、兰属等都是庞大的兰花家族中的类群。它们呈现出各种独特的花的形态,可在地面或树、石上生长,从而成功地生活在地球几乎每一种栖息地,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正>巴郎山杓兰是中国特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在模式标本采集地四川卧龙,它也是狭域分布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种珍稀兰花因生长环境独特而极其隐秘,在兰科植物爱好者口中流传着"一杓顶十兰"的传奇说法,很多人慕名来到卧龙野外苦苦寻觅,但总是留下"错过一次再等一年"的遗憾。  相似文献   

9.
杓兰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因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杓兰栽培与繁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子。本实验采用rDNA ITS序列扩增技术和MEGA软件对滇西北的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存在显著的物种层面的专一性关系,即菌根真菌与杓兰属植物有较强的共生趋势。分离得到的菌根真菌序列已上传至 NCBI,登录号为 lcl51879、 lcl25153、lcl48033、 lcl38377、 lcl14203、 lcl24557、 lcl52287以及lcl46937。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地区不仅有川北的黄龙和九寨沟,川西雄伟的贡嘎山脚的海螺沟以及云南西北部的玉龙雪山等举世闻名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令全世界兰花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魂牵梦绕的温带拖鞋兰——杓兰。如果你想了解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各种魔幻般的兰花,不妨来这里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毛杓兰生境保护,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毛杓兰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毛杓兰仅在保护区海拔较高、坡度较缓的阴坡及半阴坡、腐殖质丰富的疏林地及郁闭度较低的有林地区域分布,且种群数量较少,林地郁闭度、坡向、海拔、土壤腐殖质对毛杓兰分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菌播种技术,对春兰、豆瓣兰、莲瓣兰和春剑4种兰属植物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所需时间及萌发率与兰花种类及其果实成熟度、所选培养基等因素有关。春兰、豆瓣兰、莲瓣兰的种子萌发较易,而春剑较难;莲瓣兰种子萌发率较高;培养基A和C可促进豆瓣兰种子萌发,培养基B可促进莲瓣兰种子萌发,培养基A和B可促进春兰种子萌发。观察研究还发现,被1种细菌感染的兰花种子更易萌发。  相似文献   

13.
兰花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质营养是提高兰花花朵品质的关键,对目前国内外兰花的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施肥量及其对兰株的影响地总结,为确定兰花的营养诊断标准与高效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兰花的生产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兰花气质     
<正>兰花,生于深山、幽谷,不仅花形奇特、色彩丰富、芬芳沁人,而且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礼物。最庞杂的开花植物兰花是开花植物里最大的一个科,原生种至少有750个属25000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的人工杂交种超过13万个。兰科植物又分为5个亚科,包括拟兰亚科(16种)、杓兰亚科(155种)、香荚兰亚科(249种)、  相似文献   

15.
宋尚明 《中国林业》2013,(14):61-61
子午兰是多年生宿根草本,又名紫霞草,它的花朵紫色,花瓣尤似水仙。修长的叶子很像我们常见的兰草,但又区别与那些名贵的兰花,不像它们那么娇气,母亲最喜欢它。忘记是什么时候了,我家院里种了一蓬.之后不久,左邻右舍的邻居便都种开了子午兰花,家家的门前院角,到处都晃动着它们的影子。子午兰的花朵素而不妖,花香清冽而幽远,那花瓣的淡淡的紫,合着叶子青青的绿,给人秀美典雅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以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法、样线结合样方法,调查研究杓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分布有17种杓兰属植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杓兰属植物资源的47.22%、73.91%。该区的杓兰属植物资源特有性较高,紫点杓兰、对叶杓兰、离萼杓兰、山西杓兰和西藏杓兰为世界广布种,其他12种杓兰均为中国特有种(占本区杓兰属植物资源的70.59%),特有种中,小花杓兰、巴郎山杓兰、四川杓兰为四川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2)岷江上游杓兰微生境较为多样,有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生境,巴朗山杓兰既分布于阳坡多石生境,也分布于针叶林下苔藓层较厚的半阴湿生境,无苞杓兰表现出明显的喜阳特征,而小花杓兰则生于密闭阔叶林下,其他杓兰大都喜生于半阴湿、地被苔藓层厚、腐殖质丰富的钙化土壤。(3)本区杓兰属植物分布于海拔1 700~4 150 m之间,海拔2 000~4 000 m是其主要分布区;广布性种类分布点位多、海拔跨度大,中国特有种类的海拔分布范围相对较窄。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杓兰属植物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门县以石而名,是"沅有芷兮澧有兰"描绘的名胜境地,奇石和兰花资源丰富.色艳若丹的"石门红"、黛色如眉的"渫水青"、素雅似玉的"壶瓶雪"、栩栩如生的"燕子石"、流光焕彩的"九澧玉"五大品种为代表的"石门石"久负盛名;"湖南屋脊"——壶瓶山等名山大川兰花盛开,朱兰、蝴蝶兰、石豆兰、美冠兰、虾脊兰、扇脉杓兰等名贵品种争奇斗艳,白云乡兰溪相传就是屈原行吟咏兰之地.  相似文献   

18.
殷商至秦汉时期的兰花文化 中国的花木文化始自《诗经》,大量的历史文献证实,我们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并记载花木的生态环境、物候特点,并赋予花木浓厚的象征意义。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花木是兰花。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他在《离骚》中多次吟咏兰花,并以兰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因此兰花又有楚兰、湘兰、楚畹、九畹之称。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米,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兰花种类丰富,古人对兰花的分类方法呈现多样化。立足古代文献典籍,对中国古代兰花的分类方法予以总结考证。研究发现,古人根据兰花生物特性的不同采用了多种分类方法,如依据花期不同分为春兰、夏兰、秋兰和冬兰,依据花色不同分为紫兰、白兰和素心兰,依据花瓣形状不同分为梅瓣、荷瓣和水仙瓣。其中依据花期和花色的分类,是最简单和质朴的一种方法,依据花瓣形状的分类则是较为细致和微观的一种方法。由简单到细致,体现着古人对兰花审美认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程静君 《云南林业》2002,23(5):10-11
1怒江兰花资源的现状云南是中国兰花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兰科植物有1000属530多种,占全国兰花种属的一半多。在全省530多种兰花中有一半的珍稀名品就出在滇西大理州、怒江州等地。尤其是怒江州的蝴蝶兰、棕根大雪兰、金兜兰、细叶莲瓣兰等最为出名。在怒江州澜沧江两岸分布有细叶莲瓣兰、朵香、绿兰、惠兰、豆瓣兰、剑兰、寒兰、墨兰、蜜蜂兰、虎头兰、莎草兰、大雪兰、兔耳兰、万代兰、虾脊兰、兜兰、独蒜兰、蜂腰兰、石斛兰、鹤顶兰等20多个兰花品种。2001年底,产于澜沧江畔的一株莲瓣兰,唇瓣全红,在中国兰花博览会上获金奖,开价1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