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设计成为趋势。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形式多样,为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从庭院设计的角度,阐述建筑与自然融合的设计要点。从四个方面整体考虑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将建筑设计融入自然,打破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界限;景观设计时,从视线、细节等各方面与建筑呼应;建筑与周围环境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互为内外;结合第五维时间,考虑园林和建筑的生长性,注重在动态的行进中,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世界竹藤通讯》2011,(5):16-16
建筑师eugenius pradipto给我们送来了他的作品"竹子教堂",这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yogyakarta)的非永久性建筑。这个开放且非正式的设计利用了教区资源及爪哇文化中超然  相似文献   

3.
竹材是一种天然可再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然而传统竹建筑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如何发挥竹材自身优势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已成为广大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建构理论是众多建筑理论之一,是一种关注于建筑建造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理性协调的理论范式。文章解析了建构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竹建筑的建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研究现代众多前沿设计的竹建筑案例,分析了竹建筑中的竖向、横向、屋顶、空间结构的结构形态,阐释了现代竹建筑设计中呈现出的建构思维下的结构制造,梳理并归纳了现代竹建筑结构制造的4种特征:明晰逻辑、隐喻身体、融合自然、诠释文化;以期使竹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宁的环境,成为人们全身心融入自然界的居所。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被设计的”,这一猜想可以这事实证明。世间万物呈现出各种图案,如在动物皮、树叶或树皮的表面上,或在头状花序、雪花、壳的螺旋或太空中行星和恒星的儿何排列中。这此图案吏细微的形式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同样,人们也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与灵感。设计师们经常借览自然国事物的结构来解决总是或仅仅来形成他们的对美或形式感的追求,至今仍在风行或领新时尚的作品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方案,主要通过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及细部装饰大样来表现。所以建筑师必须能熟练地掌握建筑表现图的绘制技巧,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有别于建筑,景观设计作品往往在时间流转中不断更新变化。景观设计作品的理想状态并非是项目的竣工日,而是在生命周期中经过时间洗礼而日趋成熟。在提炼分析了景观设计中的时间元素后,提出了景观设计师必须更加审慎地对待时间因素在作品中产生的影响,譬如预测景观设计经过时间后可能的变化趋势,对于某些项目,设计师还得将建成以后数年的改变预测纳入考量之中,是交由自然接管以趋向生态面貌,还是交由后期养管以维持精致造型,这些决策将在比设计周期更长的时间中不断打磨着景观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地景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形态和设计理念,也是诸多建筑师设计的一种趋向。在保护和发掘传统建筑的背景下,将地景建筑的设计理念引入传统民居建筑,挖掘和分析了东北传统民居"地窨子"的价值和先人智慧,阐述了蕴含的地景建筑精神和构造形态,并提出了地窨子在现代乡村风貌治理和建设的可取之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环保型屋顶正在英国大行其道。合理环保从屋顶开始,这已成为英国建筑师的流行理念。时下,在英伦全岛,那些设计精良的新房子,大都是完全环保的建筑。而更重要的是,这一设计理念已被广泛地运用到住宅建设中。建筑师们认为,大多数私  相似文献   

9.
美丽洲教堂坐落在树木繁茂的杭州,设计不仅仅融入环境,也很好的为社区生活服务.由TDS倾力设计,业主是浙江万科.这个教堂在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为周边社区服务.教堂力求融入自然的环境当中,不仅重视功能和用户体验,还选择了低碳材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筑师做了广泛的研究,让景观与建筑边界模糊,使得建筑与景观无缝接入.教会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室内空间与自然之间宛然一体,第二个是表达永恒和纯净.教会由三个单体建筑(美丽洲教堂,小花园教堂,办公处)和一个钟楼组成.其中两栋建筑较小,每栋材料各异但是整体统一.  相似文献   

10.
吴良镛档案:吴良镛,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先驱。192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50年10月起任教于清华大学。曾获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设计金奖、国际建筑评论和建筑教育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历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及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人说,一座建筑物往往比它的建筑师更不朽。建筑之不朽在于经过岁月的涤荡而存留下来的或金碧辉煌、或典雅秀丽、或古朴敦厚。其实,在这种物质的不朽之中,有一种精神的不朽更深刻、更持久,这就是建筑师用自己的才智和心灵铭刻在建筑和历史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结构造型是建筑构思、确立整体布局和建筑造型的核心环节。它需要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密切配合、共同创造出建筑功能与内在结构和谐统一的作品。 结构造型,不仅要确定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形式,还要围绕建筑功能要求这个中心,合理布置,妥善处理结构局部。在这方面,混合结构的刚度与变形,砖石结构的超  相似文献   

12.
一、中山纪念堂的历史沿革及维修前的状况 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是广州市人民和海内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的伟绩筹资而建成的著名建筑物,建筑占地面积3836m~2,连同园林绿地总面积为6.36公顷,位于广州市东风中路。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建筑发展进入新时期而出现的最有影响的建筑思潮之一——“中国固有形式” 的代表作。由当时年仅32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主持设计。  相似文献   

13.
赵天宇 《绿色科技》2019,(16):217-221
指出了建筑的核心是人,建筑的主要的目的便是能够与人产生互动,离不开与人发生关系。因此,人居环境科学便是建筑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亲身参与的石景山街道改造项目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在街道改造中,人居环境科学所考虑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桉树矮化的关键技术是适时对树体进行矮化控制,可通过药物处理或人工嫁接、截顶等手段处理。在矮化后的桉树育种园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去柱头授粉比自然成熟授粉的成功率高出了57.8%,去柱头授粉的单个朔果产种量比自然成熟授粉的高出了0.026g。  相似文献   

15.
“绿岭”核桃柱头开放过程及无融合生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雌花柱头开放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研究了雌花套袋、切柱头和聚乙烯醇封柱头处理核桃无融合生殖坐果情况;比较了无融合生殖坚果与自然授粉坚果果实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套袋、切柱头和聚乙烯醇封柱头处理的无融合生殖生理落果期的座果率分别为42.5%、26.7%、46.7%,套袋和聚乙烯醇封柱头处理的座果率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切柱头处理的座果率;"绿岭"核桃的无融合生殖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与自然授粉,两者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许婷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4):97-100
作为主要的自然要素之一,水在环境空间的营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水的文化意蕴出发,通过探讨建筑中的水和城市中的水,诠释了水这一自然要素在环境设计中的表达,展现了其在提升空间品质和塑造场所精神中的重要意义,启发当代设计师对于“设计结合自然”这一理念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以老工业区历史住宅建筑为创意改造设计案例,分析了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早前工业城市常见的管道形态联结新老建筑,对管道进行细节处理,用以实现水体循环及人员穿行,解决了老旧建筑中存在的公共交流活跃度和社区文体活动缺失的问题,勾勒了新老建筑自然沟通融合、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有序循环、建筑环境低碳环保的设计远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国内建筑领域的情况及对建筑发展的展望,认为建筑师在未来发展中应具有的基本设计理念及创作素养。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风景园林作品,就成了所有设计师亟需思考的问题。主要分析了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禅宗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给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情况,明确建筑与技术设计必须融入生态节能理念,强调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相融共生的关系,说明室内外空间设计需要注意生态景观一体化,总结若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措施,建议建筑师应最大努力地保护生态环境,营建回归自然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