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迷恋大海的弄潮儿,定会为这则消息所震惊:“在海边游泳的人如果不小心咽下了一口海水,那么就等于咽下了一个拥有1000种微生物的动物园。”的确,这些生存于我们肉眼之外的“小生灵”不仅占据了海洋生命形态总数的98%之多,更是将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池塘、溪流、水沟和临时性积水坑,动物的体表、口腔、营养道、组织器官甚至血液也纳入了它们的领地。它们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让人类不得不正视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动物世界处于一种“群婚制”状态,即便如此,它们总还是有办法避免近亲交配,以免削弱种群优势。可是如果说它们也奉行“一夫一妻制”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其实“一夫一妻制”的例子在动物世界中确实不在少数,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种体形瘦小、毛皮不整的大科动物凶残无比,历来为人类所不齿。不过,它们的“夫妻”感情既专一且笃实,别看它们身材小,捕食时却从来不惧个体大得多的瞪羚、野猪,偏偏以它们的幼仔为目标。每当“夫妻”盯准一只幼仔,一场默契的配合准会让人由衷折服。与狮子共事食物非洲的哺乳动物中,豺是夫妻结伴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人们喜欢欣赏一些特别体型的动物。对一些大型动物保持着好奇的态度,对小型动物则有一种喜爱和珍惜的心情。小动物让人们感到安全,也让人们感到神秘。在自然界,的确有许多动物小得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些小动物充分展示了生物的多样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小动物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有两个著名的美人,有倾国倾城之貌,但是她们去溪边洗手时,溪里的鱼儿却全吓跑了,去树林散步,林里的梅花鹿也惊散了。这让人不由得问,动物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狗眼未必看人低俗话说“狗眼看人低”,狗被无端扣上一顶不光彩的帽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谈到狗,不能不先说一说狼,因为狼是狗的祖先,狗继承了狼身上的许多特点。狼是一种食肉类动物,主要以捕食动物为生,因此它非常注意观察其周围的环境,以便寻找它的猎物。犬齿类的动物都天生具有捕捉的本能,猎物任何微小的动静都会立刻引起它们的注意。狼则是犬齿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持续的闷热高温,人们纷纷跳进游泳池或是躲进开着空调的房子。人难熬,那北京动物园里的动物,尤其是那些来自寒带的动物们,它们怎么过夏天呢?对于众多寒、温带产地的动物来说,持续的高温是最难过的时期,为了让野生动物安然度过夏天,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们想尽办法为动物创造凉爽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6.
动物助人撷趣许多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与人交往后产生感情,因而当主人需要它们时,动物则能积极抢救或协助主人完成一定的任务。母猪救主:美国一头名叫“普里斯希拉”的母猪不久前因救活主人家一个溺水男孩而获得勋章。当时小孩子紧紧抓住这头猪,这母猪从容不迫地...  相似文献   

7.
形式多样的动物语言宋秀兰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据动物学家考察,动物的语言比人类的形式更多、更复杂、更奇妙。归纳起来动物语言有三种表达形式。声音语言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注意,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  相似文献   

8.
许多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与人发生交往后发生了感情,因而当主人需要它们时,动物则能积极拯救或协助主人完成一定的任务。母猪救主:美国一头名叫“普里斯希拉”的母猪不久前因救活主人家一个溺水男孩而获得勋章。当时小孩紧紧抓住这头猪,这母猪从容不迫地将孩子从湖水中心处拖到岸边,使主人感激涕零。舵鸟牧羊;南非一牧场利用一只舵马当成牧羊信。这只舵鸟身体强壮.体材高大,被它踢一脚,羊就痛得难以接受,几年来,它牧羊数百P,从未少过一牛羊。鸽子寻人: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利用4只鸽子来搜寻遇险落海的飞行员。这些鸽子被安置在…  相似文献   

9.
海涛 《云南林业》2003,24(1):23-23
假如你认为只有人类才是地球上唯一有道德感的动物,那你也许是错的,因为很多动物也能区分是非,特别是群居动物通常具有按规则游戏的观念,这种观念有助于巩固它们的社会关系,因为自然界也并不总是喜好残忍和自私的竞争。共 情动物具有作为道德基础的共情和情感能力吗?我们知道,在人类中,这些情感的神经基础存在于脑厌质颞叶前部的扁桃核和丘脑下部,为它们充当介质的是多巴胺、复合胺和催产素等神经传递素。而很多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具有和人类相同的神经结构和脑化学物质。虽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和我们具有相同的情感,但…  相似文献   

10.
杨小懿 《湖南林业》2012,(11):28-28
近年来,植物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人们开始明白,植物是极其复杂的生物。植物有自己的激素、肌肉和神经,有记忆力和音乐才能,它们也会患感冒、消化不良、传染病,甚至患癌症。植物本身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耳朵,它们的感觉器官的构造虽然同人和动物不同,但是一般说来,它们同人和动物的感觉器官作用一样。植物能嗅,能听,有触觉,有味觉。这些奇妙的特性使人们不胜惊异。  相似文献   

11.
有趣的动物葬礼人有七情六欲,动物有吗?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然而在动物界发生的情感流露行为,究竟是天生的本能行为,还是思维支配的智能行为,却成为一个令高智能人类始终难以破译的“密码”。就拿许多动物的死来说吧,它们决不是把死者弃之荒郊不管,而是像人类...  相似文献   

12.
《森林与人类》2015,(3):102-103
<正>红外相机与人手持相机拍摄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一般不会引起动物的警觉,这让相机可以拍到近距离的动物神态,以至于这几个动物由于靠得太近造成影像模糊。尽管如此,面对这个不起眼的异物,无论它们感觉到了还是没注意,那不同的眼神还是透露出各自物种的某些性格。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神秘莫测的动物世界令人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但由于缺乏了解,人们对有些动物的独特习性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以下是对几种动物常见的误解,您是否也曾如此呢?大象记忆力强不少人认为大象的记忆力特别强,正姐过去很当人都认为终驼的记忆力特别强一样。我们不的听说大象会戎到数年靓去过的水源,或临死靓去靓往特定的地方让同伴送别。然而动物园工作人员青诉我们,大象固然目的记忆刀不错,但也经常忘这忘那。如青些指令过了若干的日没有使用,它们便要重新学习。公牛忌红句车场上,勇主手上红被风一挥,公年就愤怒地三刀6…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看来,动物只不过是供人、玩耍,受人摆布,甚至是刀下的食物。其实,有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愚钝,有许多动物很聪明,甚至成为数学“天才”,它们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等等。丹顶鹤飞时队形神奇莫测,它们在迁徙飞行时总是成群结伙飞行,并排成“人”字形,角度保持在110°,再精确测算,“人”字形夹的一半是54°14'8″。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也是这样大,两者居然“不谋而合”。这是大自然的巧合,还是一种“默契”。动物的生活习性中也蕴含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数字正弦函…  相似文献   

15.
行走在青藏高原,无论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在旅游胜地青海湖,都能看到一种像黄羊一样的动物。它们有时三五成群,有时单独行走觅食,为荒凉的高原增添了很多生机。很多人部将这些动物看做藏羚羊,以为这高原的生命禁区藏羚羊是惟一的动物物神。这当然是错误的,它是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种。  相似文献   

16.
赵祥 《湖南林业》2004,(12):27-28
在人类社会的许多地方。我们部习惯于仅凭掌握知识的多少来判断人,比如头脑里能容纳多少信息,储存多少数字等等。不但对人如此,我们还倾向于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动物。比方说.看动物是不是聪明,有没有智力等等,都要取决于它们能记住多少把戏。但事实上这是不公正的。因为动物所做的一切,只要保留在它们头脑中为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丛林中,你会碰到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和植物。如果你晚上到丛林里去玩,那可得小心了,丛林中的猛兽随时可能夺去你的性命。就在你忐忑不安的时候,丛林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怪异刺耳的尖叫,像是神话中恶魔发出的声音,你听了后保准会毛骨悚然。当初移民到这里的塔斯马尼亚人把发出这种叫声的动物就叫做“恶魔”。“恶魔”一度是一种神秘的动物,人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后来有胆大的猎人猎获了这种动物,发现它们长得特别丑陋,当地人甚至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它们身躯矮胖,像肉团一样;满身黑毛,胸…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眼睛     
徐娜 《森林与人类》2009,(10):92-95
在2009年的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自然故事类三等奖的获得者是德国摄影师海蒂和汉斯夫妇,他们的获奖作品就是一组动物眼睛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动物眼睛的美感和趣味。当我们和其他动物面对面的时候,经常首先看到的是它们那滴溜溜转的小眼睛。其实,各种动物的眼睛大小、形状、数量和颜色都不太相同。仔细欣赏动物的眼睛,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人、动物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已经是动物园普遍遵循的基本理念。现代动物园更加强调动物生活环境的生态自然性,把动物放在第一位,尊重动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和心理需求,力求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本来面貌,向人们传达关于动物的自然信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及原有植被等生态环境,将园林景观融入动物园中,是邢台市动物园规划设计的突出特点。为动物创造更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规划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 飞翔的旅鸽,到披着长毛的猛冯象,这些动物现在可能要被归为“基因存在,但肉体已经灭绝”的一类。它们确实已经没有活的个体,但它们的DNA还一直保留在博物馆的标本和化石中,有的已经有了20万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