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不光成为我们全体国民心目中的一帧美好愿景,更成为各行各业工作开篇的口头禅。当然,要实现全社会整体上的和谐,自然首先需要从打造一些局部和谐开始,其中“和谐环保”便是急需走在和谐社会之前的一项“基础和谐”。  相似文献   

2.
学会尊重     
王月 《内蒙古林业》2008,(10):57-57
尊重是一种爱,是一种人格上的关怀。英国哲学家斯梯尔说过:“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的、最正直的品质。”尊重的核心是平等,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贫穷富贵,无论得意失意,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与自然是一种相对、相斥、相离、相敌的关系,人的最大愿望就是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国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强调“与浑成等其自然”,“万物与吾一体”,物与我与自然交融而默契,是一种深层的感情和精神上的交流。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鹤 《中国林业》2014,(23):58-59
现在的人们开始厌倦在钢筋混凝土修筑的牢笼里生活,一个个开始拼命地想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用自驾游或是找些驴友去体验你所定义的“惊险”等等的方式都企图再次同归自然,希望在自然中得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赵涛 《北京园林》2005,21(1):6-10
从案名可以看出:项目从概念到现实环境都欲营造出一种“师从自然,冲和淡泊”的理念与意境。中国有句古训:大隐隐于朝市,小隐隐于山林。对项目景观环境意境的把握,我们认为“林溪别墅”所倡导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归隐”概念,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处世哲学,是一种“退而思其过,进而理事俗”的儒家思想,而“身耕天下,心寄田园”就是对儒家传统理念——“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现代版的转译。  相似文献   

6.
可人 《湖南林业》2005,(2):11-11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园林中从规划式到自然式构图的过度形式.它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所谓“花境”是人们参考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自然散布规律以后,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许婷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4):97-100
作为主要的自然要素之一,水在环境空间的营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水的文化意蕴出发,通过探讨建筑中的水和城市中的水,诠释了水这一自然要素在环境设计中的表达,展现了其在提升空间品质和塑造场所精神中的重要意义,启发当代设计师对于“设计结合自然”这一理念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倡议大植纪念树葛明裕(一)植树造林是改造自然、绿化大地、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顶战略措施。“植树”还可以作为一种纪念,意义非同一般。人们在游山玩水时,常在树上刻“到此一游”以作纪念。我认为为了更好地纪念,不妨采用植树形式。此法自古有之,例如,植槐...  相似文献   

9.
生态思想的发展历程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便不断对大自然进行利用和改造。从原始社会到18世纪,人类基本尊重和顺应自然;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起,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企图以科学控制和征服自然,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战后各工业国家开始反省,在有节制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20世纪60年代后,“回归大自然”成为欧美国家的流行口号。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变化,生态思想相应经历了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四个阶段。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并行,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均恪守“平行取向”——即强…  相似文献   

10.
唐跃 《云南林业》2005,26(4):16-17
从去年开始,北京、吉林、山东、重庆等地相继出现了“产权式林场”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借鉴“产权式商铺”的经营理念,产权出让,经营托管,是一种“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盆景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之一,是用植物、山石及其附件等,经过艺术构思,合理布局,通过浓缩于盆中创造自然优美的景色来表达人们情感的一种造型艺术。盆景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故人们常把它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凝固的音乐,有生命的艺雕”。我们在谈及盆景创作和艺术欣赏时,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盆景艺术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因为盆景艺术的意境表达过程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有机结合的过程。美的意境自然应该成为盆景艺术创作中自觉追求的目标。“意境”这个概念源出于中国传统美学,是艺术美一个重要的范畴。意境…  相似文献   

12.
“献给地球的礼物”是一项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倡,由各国政府、公司或个人共同参与的自然保护行动。它向大众展示环境保护的主导力量和全球自然保护的重要成就。到目前为止,这些“礼物”保护了上亿公顷的森林,达到世界上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三,这些“礼物”建造海洋公园,恢复和保护湿地;这些“礼物”节约能源以抑制气候不良变化。这些“礼物”加在一起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自然保护水平,一个真正的———“献给地球的礼物”。“献给地球的礼物”自1996年开始行动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确认了70份“礼物”,中国的湿地…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人们从破坏自然回归到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并渐成共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人们开始呼唤“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  相似文献   

14.
引言 盆景是诗、书、画、园艺、美学、雕塑等学科和技术交融结合而成的一门造型艺术。它起源于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艺术。盆景是将自然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之美称。  相似文献   

15.
“自然笔记”是自然教育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各个学校和自然教育机构的教学实践中均有显著的教育效果。广州动物园开展的“自然笔记”项目,通过室内授课及户外实践环节,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以鸟类为主的自然观察活动。对比介绍市内类似项目的开展和发展情况,统计分析广州动物园项目中学员的评价及意见反馈,结果表明广州动物园具备开展“自然笔记”项目的各项优势条件,开展情况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山葡萄是葡萄科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东北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由于它的抗寒性极强,浆果酿酒品质良好,作为选育抗寒葡萄品种的原始材料,早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地利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人工栽培山葡萄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到现在已经选育出了一大批适合做酿酒材料的品种和品系。本文拟提出一种新的简便的辅助性育种方法,即“利用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建立野生山葡萄种质库”,为山葡萄育种提供丰富的野生资源。其方法就是在东北地区的某一自然保护区内,以保护区的自然生…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西罗从德钦县民政局调到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任局长。对多年从事人事、民政工作的西罗来说:“自然保护”工作的确是陌生的,初来乍到,他觉得理不出头绪,甚至有些措手不及。然而,一贯善于调研,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西罗,不久便开始人们并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幅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8.
赵奎礼 《中国林业》2009,(17):16-17
沈阳市从2007年3月开始实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其间,我们结合沈阳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于2008年10月在辽宁省率先通过主体改革验收。在林权主体改革接近尾声之际,即2008年6月开始着手进行林权配套改革,把“林权改革如何深入”、“现代林业如何提速”、“营林农户如何致富”作为三位一体的任务,通过艰苦的实践探索,找到了一条“以林改促发展、以发展促增收、以增收促生态”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近自然”群落是一种城市绿地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技术,现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和推广,并获得成功。它是以生态学的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乡土树种,即当地自然植被中的主要乔、灌木种类,应用容器育苗等“模拟自然”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人工营造与植被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超常规、低造价地建造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标,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少人工管理”绿地。简言之,“近自然”群落就是以后期生长为主,应用“模拟自然”的手法,营造在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上与区域顶极群落接近的人工群落。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教导我们:“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