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在昆虫分类鉴定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RFLP技术、RAPD技术,SSCP和DSCP技术、DNA条形码。结合自身工作,对分子生物学昆虫鉴定方法在植保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各类检测鉴定方法,包括基本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近年来兴起的LAMP与POCD-RPA检测方法、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方法等,并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木构件缺陷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缺陷是在木材应用中存在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木构件的外观及其力学性能,最终决定该木结构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如何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古建筑木构件中的缺陷,探索到合理的检测方法,一直都是科研者共同的研究方向。根据检测机理的不同分别介绍一系列无(微)损检测方法,如传统检测法、应力波检测法、皮罗钉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微钻阻力检测法、应力波断层成像检测法,以及它们在古建筑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这些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关系到木材的材质、缺陷、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质等。如何有效而快速地检测到被测木材的密度,探索到合理的检测方法,一直是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本文把当前使用和研究中的木材密度检测方法,从检测机理角度分为传统称重法、基于机械力密度检测法和基于射线密度检测法。对这些方法尤其是后两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介绍。希望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胡军  熊润桂 《绿色科技》2014,(2):78+81-78,81
介绍了园林中常用的果树种类,针对果树在园林应用中的优缺点、配置方式和配置原则进行了阐述。对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桉树育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桉树育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表现: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天然林采伐策略的制定;种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无性系指纹、商业注册与鉴定;杂种鉴定;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选配杂交亲本;种子园基因流的监测;病原菌的早期检测与预报;转基因品种的培育。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将大大推动我国的桉树育林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执行国家标准GB12943—91号《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使果树无毒苗生产科学化、规范化,为果树生产上档次,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服务,河北省森防站于今年3月中旬在唐山市举办了果树病毒检测培训班,参加该班的有已建或拟建果树无病毒母本园和无病毒苗圃的地、市、县的森防站检疫负责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血清学反应及其在植物病害检测中运用的一些成功技术,主要包括免疫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点免疫结合技术、直接组织斑免疫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详细介绍了以上技术的基本方法、原理及特点。根据生物学技术发展趋势,描绘了血清学技术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木质材料在包装、建筑、家具、铁路等领域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木质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则是这类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介绍了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和原理;阐述了几种主要的检测技术(如机械应力法、振动检测法、应力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果树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现状张鹏张承安(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果树病毒病害是果树的重要病害,目前由于其鉴别与防治技术相对落后,致使不少果园病毒病蔓延,发病率极高,造成树死园毁或果品质量下降,给果树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应用先进...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观果树木资源,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提高城市景观和生态综合效益,采用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方法,调查研究了广州市观果树木资源现状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广州城区观果树木种类丰富,共36科60属123种,主要应用在城市主干道路、主体公园和住宅小区。目前观果树木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和景观效应。建议广州市在今后城市园林规划中,充分利用现有观果树木种类并根据区域特色适度引进新品种;在大力推广观果树木景观应用的同时,应加强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Y形架不同整形方式对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研究了龙干式和二主枝2种Y形架整形方式下‘中梨1号’梨品种幼树树干直径、主枝直径、早期结果性能、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龙干式整形的‘中梨1号’树干直径、主枝直径、40%以上节位结果枝条数、单株平均结果数等均显著高于二主枝整形的‘中梨1号’,表现出良好的幼树早期丰产性。但龙干式整形的树势相对中庸,果实平均单果质量略小于二主枝整形的‘中梨1号’。除了龙干式的果心占比稍大于二主枝‘中梨1号’,2种整形方式的‘中梨1号’果实在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总体上,龙干式较二主枝式更容易整形,树势更中庸,幼树早期丰产性强,但需要强化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3.
果树对低温的响应及抗寒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果树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果树抗寒性的评价、抗寒机制研究和抗寒基因工程研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景展望,以期为果树抗寒性研究和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Baobab fruit are harvested and used throughout Africa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ood and are sold to generate income. Commercial use is increasing rapidly as derivatives of the fruit such as baobab seed oil and fruit pulp are being exported to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e cash derived from the sale of fruit support thousands of rural people. This study examines baobab fruit yields in an area being harvested for commercial use. It represents baobab populations and harvesting scenarios typically found in Southern Africa and is the first study in Africa to combine demographic and production data in determining baobab fruit yields.Fruit production was examined across five land-use types (nature reserves, rocky outcrops, plains, fields and villages) and ove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Factors assessed included differences in life-stage, tree size, land-use type,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d quantifiable fruit pred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adult trees produced 8 times more fruit than sub-adult trees. Fruit production fluctuated between size-classes and exhibited weak linear and logarithmic trends between fruit production and dbh and crown volume, respectively. There was high variation between trees with 41% of adult trees consistently producing <5 fruit per year, which we classed as ‘poor-producers’. Different land us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ruit production per tree, but where baboons were present, in nature reserves and rocky outcrops, predation of immature fruit resulted in up to 85% fruit loss. Villages and fields had the highest tree density and yielded the most fruit/ha. Inter-annual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 with a two and a half fol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and lowest year.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important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are key to determining sustainable harvesting levels of baobab fruit in Southern Africa.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柿树生理特点及柿蒂虫(Kakivoria flavofasciata)的发生规律,提出以垦复树盘、保墒施肥、合理修剪等营林措施为基础,实施“刮、诱、摘、喷”四项综合管理措施。通过三年推广应用3000ha,使虫果率由23.8%下降到1.1%,单株均产由51.05kg 提高到102.2kg,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林区智能化水平开始逐步提升。与传统的人工林区作业相比,利用攀爬机器人来完成林木剪枝、果实采摘和树木损伤检测等工作,可以短时间、高效率、高准确性地完成任务,满足智能林业建设的需求,其应用前景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林业攀爬机器人样机脱颖而出。文中对国内外不同攀爬方式的林业攀爬机器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攀爬机器人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3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最后对林业攀爬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攀爬机器人在林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黄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黄栌又名日本野漆树,是集果用、园林绿化、水土保持与一体的树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日本黄栌主要品种及适宜发展的地区和立地条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日本黄栌的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收获时间和方法等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4、0.9740、0.992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661.4、2637.7、2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熊伟  赵岷阳 《林业科学》2000,36(1):114-120
水分是制约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林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该区天然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再加上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陈昌毓,1995;赵松龄,1996)。通过雨水集流措施,把大气降水贮纳起来,结合节水灌溉和抗旱栽培等综合配套技术,在无灌溉条件的农村建立以优质果树为主的家庭生态果园,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也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插管(瓶)灌根、双瓶渗灌(赵岷阳等,1996;初长海,1997)等新型节水灌溉方法及果带覆膜等配套…  相似文献   

20.
介绍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背景.基于滨梅的耐环境胁迫能力,根系发达,生长旺盛,花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具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价值,认为可将其作为低养护的景现灌木,恶劣环境绿化树种,高抗性砧木和经济果树栽培.藉此,阐述其在中国的引种和繁殖,并展望了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