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壳粉中残留的贝肉易污染沙门氏菌,常可引发中小猪下痢。笔者通过近半年来对客户的走访,证实贝壳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率非常高,须引起重视。1发病情况2008年6-10月,广西部分猪场发生中小猪下痢的情况,中猪最多,严重时有15%。20%的猪只下痢。猪粪便呈黑色或灰色,严重者呈水样下痢,体温40.2℃-41℃,部分猪表现为肺炎症状,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2.
猪沙门氏菌病是猪霍乱杆菌、猪伤寒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包括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氏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发病,甚至暴发,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猪沙门氏菌病是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氏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和维生素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机体发病,甚至爆发,造成经济损失。1发病流行情况天祝县祁连乡某规模养猪场,饲养种公猪1头,母猪2头,年出栏肉猪200头左右,按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注射。2014年1 0月以来,该场断奶仔猪(1-3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上旬,我县王白猪场暴发猪病,经现场调查、解剖死猪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后经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有关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肉类联合加工厂应提高产品卫生质量,确保人民的健康安全,以符合内外销市场的要求。我们根据上级领导的意见,对肉品污染中常见的沙门氏菌的来源及其在加工生产流程中的可能污染的环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综合报道于后。 1.对猪源带菌进行检测的情况我们先后采集了174头活猪的粪便,用全血平板凝集和直肠涂抹培养试验,其结果两项反应相同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属细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也是胃肠炎和菌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猪是沙门氏菌的常见携带者,而猪肉是全球最常食用的肉类之一,吃到不干净的猪肉是人们摄入沙门氏菌病相关细菌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实施一定监测和控制措施,来解决生猪的沙门氏菌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生猪养殖层面进行控制,以防止因接触受感染的猪和粪便,而在养...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菌属细菌广泛地存在于猪、牛、羊和家禽以及鸟和鼠类等各种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肠道中。据某些单位调查报道,在我国屠宰的生猪中,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达10.7—34.8%;在国外,荷兰报道,其屠宰猪感染率高达30.1%以上;苏联已确认在牛中间有  相似文献   

8.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中多表现败血症和肠炎,也可导致孕畜发生流产.病畜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通过消化道、粪、尿、乳汁及流产胎儿等排出. 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舍饲青年犊牛比成年牛易感,往往呈流行性、病犊发烧、停食、虚弱,排泻恶臭液状粪便,常混有血丝和粘液.死亡率高的达50%~70%,一般为5%~10%.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宝山区发病猪进行猪沙门氏菌病原分离鉴定,提取抗原,建立血清凝集方法,与ELISA进口试剂盒进行比较,检测了11个猪场,以了解猪沙门氏菌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各国沙门氏菌食物污染日益增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而沙门氏菌已被列为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一个重要对象和一项重要指标,社会各检疫部门也加大了对沙门氏菌的防制及监控力度。198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已确诊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增加五倍以上。在我国,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而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肉类等动物性产品。本文主要从猪沙门氏菌的临床诊断中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常用的涂片检查、细菌的分离鉴定、凝集试验、ELISA和PCR技术诊断等几方面阐述猪沙门氏菌的诊断方法和猪沙门氏菌与其它症状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总结了猪沙门氏菌病的防制研究进展。为以后生产中对猪沙门氏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一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