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冠髯发绀是一种因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的。当种鸡呼吸系统或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功能障碍时,血液中CO_2含量增多,血氧含量降低,致使机体局部或全身呈现发绀症状。最近,不少肉种鸡场反映种鸡在选种前后冠髯突然变成紫红色,发病率为10%~50%,人们称此症为紫头病。现将我们对种鸡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诊断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细菌性局部感染:其特点是肉髯局部性发紫并具有由点到面,由下到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夏季较炎热,对肉用种鸡饲养造成比较严重的热应激反映,这种热应激给肉用种鸡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过度的高温,可使肉种鸡的生理机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产蛋量、受精率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因中暑而死亡。1临床症状当环境温度达30℃~32℃时,鸡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伸颈张口,两翼下垂,张嘴喘气,呼吸加快,明显看到胸廓快速剧烈的收缩和扩张,严重时,伸头蹲卧不起,鸡冠、肉髯和眼结膜呈紫蓝色。死亡时间,大多是在中午12点至下午4点左右。2剖检变化剖检可见肺部淤血,水肿,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脑膜出血,个别皮下…  相似文献   

3.
哈伯德祖代肉用种鸡饲养实践概要焦东寒赵长江(河南省汤阴哈伯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汤阴456150)我公司先后从美国哈伯德家禽育种公司引进4批哈伯德HI-Y高出肉型肉用祖代种鸡,经过几年来的精心选育,结果表明:哈伯德种鸡有抗病能力较强,生产性能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的早期采食能力强,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为了避免因过肥而影响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肉用种鸡的第4~5周龄开始采用限制饲喂,一直到24周龄。1限制饲喂的意义(1)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肉种鸡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20周龄体  相似文献   

5.
<正>肉用种鸡的科学饲养,是实现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充足的肉鸡种蛋供给,同样也是肉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种蛋质量以及肉种鸡的使用时间等等。在肉种鸡的养殖过程中,合理控制鸡群体重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利用合理限饲等方法,可对肉种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1肉用种鸡的生理特征以及要求肉种鸡的育成阶段,通常是在种鸡的7~22周龄,也就是当肉种鸡从育雏舍转出后,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生长性能的选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和种蛋的孵化率并没有取得同样的成效,相反,繁殖性状却呈下降趋势。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肉种鸡的生产率呢?长期以来,以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胴体性状为主的肉用仔鸡品系的选育,导致了繁殖性能的下降。目前,肉种鸡的产蛋率、种蛋的要精率和孵化率都比较低。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根据繁殖性状自身的特点,对肉种鸡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孵化率和受精率的方法。但很少考虑种鸡口粮和其他管理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最近,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学的E.…  相似文献   

7.
一、成种鸡的饲养效果 就肉种鸡饲喂添加单体氨基酸的低蛋白质饲料,对产蛋率、蛋重、孵化率及氮(N)排泄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试验选用400只肉用母雏和50只肉用公雏(Habbard),在1~18周龄饲喂同一种饲料,18周龄后每鸡舍饲养23只母雏和2只公雏,共4舍,分别饲喂4种不同饲料,按照种鸡饲养  相似文献   

8.
四个鸡舍中饲养的24,000只肉用种鸡,在刚开始产蛋期的母鸡群中发生了高度死亡。病鸡鸡冠、肉髯发绀,运动障碍,行走困难。腹腔内有腹水,输卵管肿胀、发炎并被纤维蛋白样组织阻塞,输卵管内外和腹腔内  相似文献   

9.
<正> 肉用种鸡笼养可提高饲养密度20—60%,节省饲料7—10%,提高受精率5—8%。肉用种鸡笼养技术正在国内逐步推广。肉种鸡体型大,反应迟纯,一般散养肉种鸡后期和夏季种蛋受精率大幅度下降,为提高肉种鸡受精率,进行了不同周龄和体重对肉用种鸡射精量影响以及夏季种蛋不同存放时间对孵化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10.
肉用种鸡的体重控制是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中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如果控制种鸡的育成体重而使其达到性成熟时长肉良好,但无过多的脂肪,则可产生如下效应: (1)性成熟延迟,开产期一致性高。 (2)初产的蛋大而均匀。 (3)产蛋期中产蛋量增加。 (4)在产蛋年中,产蛋鸡死亡减少。 (5)将种鸡培育到性成熟的饲料费用降低。 (6)每生产一个种蛋的耗料减少。  相似文献   

11.
限制饲喂技术是肉用型种鸡饲养的新技术,它对提高肉用种鸡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保证种鸡利用价值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限制饲喂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措施,是肉种鸡饲养管理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冬季肉种鸡采用饥饿法换羽效果好李文春(辽宁省昌图县第一种禽场112536)在肉用种鸡生产中,笔者通过对21批次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的实践认为,快大型父母代*肉用种鸡采用18~20天饥饿法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效果好。经换羽后,种鸡第二产蛋年可利用...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的繁殖性能及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用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1限饲的目的和作用(1)限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  相似文献   

14.
肉用仔鸡种鸡群的繁殖性能受许多因素共同影响。成熟年龄、产蛋率、受精率、总孵化率、蛋壳质量和种鸡成活率,每一项部直接影响每只入舍母鸡的出雏数。重型种鸡是按照生长快、体型大、饲料消耗多和料肉比高进行选育的。现已确认、种母鸡的体重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4月初,陈某从区内某鸡场购回700只肉雏。鉴于原从该场购进的蛋鸡一直没有发生鸡痘,为节省开支,陈某便没有对肉雏刺种鸡痘弱毒苗。在28日龄时,突然死亡3只,检查发现部分肉雏精神萎顿,缩颈呆立或蹲伏,嗜睡,羽毛零乱无光泽。病雏喜饮水,排水样稀粪。病雏发热,鸡冠、肉髯、眼睑等有结节性痘症病变。陈某认为是鸡痘感染,便全群刺种鸡痘弱毒苗,并每只鸡灌服病毒灵半片。谁知,肉雏仍在继续死亡。5日后死亡达74只,便携鸡求诊(二)剖检变化检查送检的病雏和死雏各2只,发现病雏消瘦,鸡冠、肉髯、眼皮、耳球、腿部有少量凸凹不平…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白羽肉鸡中MDV、REV、CAV和ARV感染状况的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在山东省白羽肉用型鸡中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对淘汰的商品肉鸡、病死商品肉鸡及淘汰肉种鸡进行了上述4种病毒病原的检测。结果表明:ARV主要以单一形式感染,在病死商品肉鸡中感染率最高(30.07%),在3种类型鸡中ARV感染率高于MDV,REV,CAV。MDV在淘汰肉种鸡中感染率(12.82%)高于其他2种鸡群,而REV,CAV,ARV感染率在病死商品肉鸡中最高。混合感染亦相当普遍,以淘汰肉种鸡最高(混合感染率达10.25%),高于任一病毒单独感染率,其次为病死商品肉鸡。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畜牧业的发展能紧随时代的步伐,应当大力推广肉种鸡的高产集成技术,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效率。文章介绍了肉种鸡高产集成技术:父母代肉种鸡选种选育技术、强制换羽技术、父母代肉种鸡笼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肉种鸡限制饲养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全自动孵化技术、无公害污染处理技术、科学化饲养管理技术;提出了推广该技术的措施(以江苏省海安市为例):建立项目实施组织,制定实施方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培训宣传,开展种鸡保险。  相似文献   

18.
狄高肉鸡是狄高有限公司多年育种改良的成果,在黄羽肉鸡中生产性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祖代种鸡要从澳大利亚引进,引种成本太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种鸡遗传潜能,长久地维持杂种优势,在引进父母代种鸡后,应用品系选育、杂交和轮回杂交方法获得生活力强,生产性能高的杂种后代。为此进行了父母代、杂交一代和轮回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对比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从狄高有限公司引进肉用种鸡父母代TM-83品系,父系数为(TM)370只,母系数为(83)900只。1·1·1母系纯繁(83♂×83♀)436只,按种鸡饲养标准进行品系选育,供给第…  相似文献   

19.
肉用种鸡有快速生长的遗传潜力,为了保证肉种鸡快速生长,必须做好肉种鸡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及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饲养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的一点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1限饲的目的和作用1.1限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