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枇杷为南方特有的常绿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口感独特,但不耐运输.为丰富我国北方冬季鲜果市场,近年,我们引进枇杷早熟品种早钟6号(福建省果树研究所选育),进行了温室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钟6号可以在北方温室栽培,目前部分温室已见效益.  相似文献   

2.
美国有几个温室栽培的矮种油梨品种,主要有Don Gillogly、Holiday和Little Cado品种,后两个品种已广泛试种。Holiday品种仅有12英尺高,具芳香,比另外两个品种早熟,约在冬季成熟。Little Cado稍微高些,约15英尺,但果实最小。  相似文献   

3.
<正>栽培条件与品种选择台湾青枣树体生长迅速,嫁接苗当年种植、当年收获,也便于栽培管理,2000年开始在北方温室试种。北方温室适宜种植的品种有高郎1号、泰国蜜枣、蜜枣、新世纪等。  相似文献   

4.
<正>枇杷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果树。不但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病虫害少,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丰产性能好。在北方温室栽培,上市时期正值水果淡季,市场畅销。因此栽培枇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民和县于2010年引进枇杷早熟品种早钟6号和大五星,利用温室栽培,避开了青海地区冬季寒冷,气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6个桃品种温室栽培时果实成熟期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温室桃成熟期的因子,桃品种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温室桃成熟期与桃品种需冷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升温至盛花期需热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温室内果实发育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棚辣椒三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安 《油气储运》2009,(12):22-23
一、品种选择 辣椒分为鲜食型和加工型两种,冬季温室大棚种植多选用鲜食型,其中龙禧一号、宝盛一号、正佳一号、东鼎一号等品种,口味好,产量高,市场销量大。尤其龙禧一号是北方越冬温室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北高灌蓝莓温室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适于丹东地区乃至北方温室栽培的北高灌蓝莓蓝骑士、蓝牙、蓝孔雀等6个品种得到生产应用与推广,同时相应匹配的管理、关键技术也应运而生,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北方温室绿芦笋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分析北方温室栽培绿芦笋时,在品种选择、育苗、开挖定植沟、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为当地农民种植芦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方冬季和春季蔬菜光线强度、照明时间及温度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因此培育高质量温室蔬菜应严格把控其冬春季节温室环境,注重温室湿度、温度以及光照等变化。文章分析北方蔬菜设施栽培现状,并介绍其冬春季节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瓜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对栽培技术要求严格。特别在北方,冬季气候条件恶劣,光照时间短,温室种黄瓜一直是个难题。采用秋延后栽培的温室黄瓜,到12月中旬,常因病害严重,不得不拔秧。冬季温室黄瓜常因容易生病、产量低而不稳,耗能多、投资大、效益低,人们不愿种植。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瓜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北方温室黄瓜的栽培技术仍需研究。近十年来,我国的地热资源被开发利用作为温室的生产能源,随着对温室内增温方法的不断改进,为冬季温室生产黄瓜,夺取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温室的结构特点利用地热增温种黄瓜,在现有的各类玻璃温室中,以单屋面温室较好,可果用如图所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刘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0-5811,5813
[目的]验证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为直播冬油菜田的杂草防除提供借鉴。[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在直播冬油菜田间进行单用和混用除草试验。[结果]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冬油菜4~5叶期使用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的阔叶杂草;25%胺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22.5 g/hm2+400 ml/hm2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可以有效防除油菜田间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达90%以上,且可以比人工除草节省成本1 100元/hm2。[结论]25%胺苯磺隆与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可以更好地防除冬油菜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改造中的多元主体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万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74-1176,1188
"非农化"和"城市化"两大社会潮流推进了城中村的不断进展,然而,随之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城中村问题也使得对城中村的改造迫在眉睫.当前,政府、市场、村民自身是城中村改造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城中村改造冲突的主要内容.确立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的全局观念,是多元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互动中矛盾消除的3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境又与农户的要求和利益之间存在差异。基于这些判断,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乡村微观组织改革和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等方式,建立能够独立表达农户自己愿望和要求的农民组织;(2)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方式,规范农户与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3)通过改革乡镇政府管理农户的经济体制,保障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民主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各离体培养物染色体数目均出现广泛的变异.除正常的荔枝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x=30外,还出现大量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外植体种类及基因型等对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影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荔枝体胚的再生植株频率,但胚性愈伤组织仍能分化形成大量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麓中段,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之一。玛纳斯河流域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开发始于清朝乾隆中期统一新疆之后。民国时期,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战略要地,成为历次战乱的争夺焦点之一。流域屯垦和农业开发也经历了多次起伏,在水利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玛纳斯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瑞金市塘背岗脐橙合作社"猪-沼-果"生态模式失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兆锋  杨庆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5-3685,3705
针对瑞金市脐橙合作社的果农们放弃原有的"猪-沼-果"复种模式,开始大量使用有机、无机化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以解决生态模式失衡问题,使果园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几个相似概念与体育翻译人才需求再审视的探讨,认为体育外语人才、体育英语人才、体育 翻译人才概念不能互相替代,侧重点不同;体育外语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而非体育学学科;临场翻译 、体育训练翻译及体育赛事报道翻译等三种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稳定且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且来源多种多 样,尚无系统供应源头,属于紧缺的体育翻译人才。建议在翻译学科下对体育翻译人才进行系统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世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醇作为发动机燃料由来已久,但直到近两年燃料乙醇产业才得以在全球迅猛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格局和食物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产业崛起,科技先行。本文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指出了中国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需攻克的重点技术领域,这将有力推动国内燃料乙醇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养老的严峻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加强养老立法,规范家庭养老;最后,大力宣传尊老、养老、敬老之风,弘扬"孝悌"观念。  相似文献   

20.
区域农业发展不但受到自然资源状况的制约,还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劳动力构成以及农业政策惯向等有密切关系。汉初,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农业技术与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上,而经济落后地区又往往是中央政府统治的薄弱之处,这就使得一些边远荒僻之地在地权控制的斗争中常常游离于集权政府的地缘政治之外。因此,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在各地的均衡发展就成为汉政府强化相关管理职能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府作为角度,分析汉代职官的劝农制度、铁官制度和政府的边疆政策等,探讨边远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