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时代,高校教育体系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逐渐得到了完善,使得很多外语成为高校专业学科,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有"日语",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足以见得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此,下文对我国高校日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简要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教学中,日语已经成为英语专业甚至是非外语专业首选的第二外语语种。因此,如果通过有效的手段掌握日语,运用日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新版的二外日语教学大纲,笔者拟从提高学习者日语运用能力为目标,探讨二外日语教学的几个实践性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日语专业演讲课程模式本着与时具进的思想,从即席演讲,辩论,课题发表以及模拟求职面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的设计思想和全新的建设方案,弥补了目前高校日语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不足的缺憾,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日语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跨境电商已经成为越来越热的贸易模式。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专业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将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向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转变。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在校大学生的具体培养实践成果的总结,希望为其他同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的农业大国,本文以高校非日语专业的农业研究人员为对象,在农业科技翻译领域,选取日本农业方面资料制作中日对译语料库。旨在为非日语专业的农业研究人员提供便利的日语学习与翻译工具,帮助农业研究人员了解日本农业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助力添彩。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的日语教学虽然已经起步,并在不少高校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国高校的日语教学仍未能取得重大的进步。目前,全球经济文化不断融合,日语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熟练日语的日常使用,促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业高校日语教学效率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按照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要求,针对当今旅游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旅游产业和日语专业的特点,探讨职业院校旅游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提出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明确旅游行业中日语专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表达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完整的表达除语言外应含感情、表情、声音、动作等要素。戏剧中含角色性格设定、故事情节、动作表现、表情、声音设定等,这在教室中的日语会话课或简短的情境会话是无法做到的。文章旨在探讨跨领域戏剧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日语学习的成效,通过收集高校日语戏剧组学生所创作剧本的中文版与日文版,录制下来的影像与录音等资料,对日语教育中戏剧扮演的角色功能及执行上的可能性,非日语环境下学生的常态日语会话使用状况进行分析,望能为高校日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英语教育六个专业。其中,商务英语专业的方向设置最多,包括经贸英语、商务翻译、涉外文秘、旅游英语、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报关与报检等,另有开设涉外会计、幼儿双语、对外汉语等特色方向。商务日语专业的方向设置有经贸日语、日语翻译、涉外文秘、旅游日语等。而应用韩语、应用法语、应用德语、英语教育等专业开设的院校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的现状,并从高职学生赴日留学的视角,提出了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适量增加商务日语成绩的考核、针对日语考试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提升日语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期能够改善教学现状,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日语习得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中部、中北部八十年代育成品种或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品种的稻谷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谷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株型、草重、谷重、生物产量、稻米品质呈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剑叶角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此外还观察了4个云南地方品种和7个日本品种的产量与农艺性状,日本品种矮杆、多穗、株型较好,云南地方品种高杆、大穗、株型较差,两类品种叶穗瘟都较重,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中部、中北部八十年代育成品种或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品种的稻谷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谷产量与全生育期、有效穗、穗实粒数、千粒重、株型、草重、谷重、生物产量、稻米品质呈显着至极显着的正相关,与剑叶角度呈显着的负相关。此外还观察了4个云南地方品种和7个日本品种的产量与农艺性状,日本品种矮杆、多穗、株型较好,云南地方品种高杆、大穗、株型较差,两类品种叶穗瘟都较重,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的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制浆特性,对不同树龄、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糖类组成、KP法制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较长,平均纤维长度为2.5~3mm,其中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平均纤维长度最大,且长宽比也最大;而12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长度分布频率最为集中。纤维宽度和粗度随着树龄增大而减小。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灰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略有降低;其他化学组成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综纤维素含量约为70%,酸不溶木素含量约为27%,酸溶木素含量为0.29%,聚戊糖含量为12%~13%。12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素含量较低,综纤维素和聚戊糖含量较高;而15和23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相近。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木材中各聚糖的组成比较接近,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降低。与23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相比,12与15年生木材中聚葡萄糖含量较高,聚半乳糖含量较低,对提高制浆得率比较有利。随着树龄的增大,日本落叶松木材的蒸煮性能呈下降趋势,蒸煮耗碱量也随之增加。树龄较小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优于树龄  相似文献   

14.
郑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05-8207
[目的]为花鱼共养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以绿萝茎段和锦鲤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绿萝和锦鲤组成的花鱼共养体系的影响.[结果]在绿萝根长增量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3/4配方根长增量最大,日本园式配方母液3/4配方根长增量最小.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3/4配方绿萝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配方,日本因式配方母液1/4配方叶绿素含量最低.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1/4配方绿萝鲜重增量最大,日本因式配方母液4/4配方鲜重增量最小.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1/4配方绿萝叶数增量多于其他配方,日本园式配方母液3/4配方叶数增量最少.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1/4配方锦鲤存活时间最长,日本园式配方母液2/4配方锦鲤存活时间最短.[结论]对花鱼共养体系而言,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配方1/4剂量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5.
选用S型曲线划分日本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总结日本当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鉴于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适性,基于我国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国情,论述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久保桃在我国桃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日本桃优良品种大久保在我国桃育种中的应用,并对拓宽大久保桃在我国桃育种中的应用范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产生及其传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中的绝大部分汉字词是由中国传去的。但是,日本人也自造汉字词,尤其是明治维新前后利用汉字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其中又有不少汉字词传入中国,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产生的背景、特点以及传入中国的过程进行一番探讨,以期能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发展概况、艺术风格以及促进其发展的相关因素.日本插花起源于中国唐代佛前供花,受日本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并在我国绘画理论基础上得以形式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佛前供花、寺庙祭坛插花、宫庭插花、民间插花和现代插花几个过程.历经十几个世纪,日本插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并且成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花道.  相似文献   

19.
农协,作为日本和韩国的主力农民合作经济团体,在其本国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其较成熟的体系建设和管理制度促进和推动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农民合作组织相较于日韩农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通过分析日韩农协发展历史与现状,得出对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汉报》(1896—1900)是日本在华第一家舆论机关。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揭示日本在华谍报据点汉口乐善堂与该报诞生的密切关系,阐述甲午战争前后汉口乐善堂骨干成员宗方小太郎奔走游说、成功接收该报的经过及其资金来源,探讨日本人接管该报的目的与编辑方针,进而指出:该报既是应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实施"大陆政策"的新形势而诞生,同时也是日本大陆浪人对汉口乐善堂"事业"之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