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 ℃,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以甘蓝型油菜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甘蓝型油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一直呈升高趋势,经SA预处理的甘蓝型油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因此,在干旱胁迫下,外源水杨酸能诱导并引起甘蓝型油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使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从而减缓干旱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平榛(Corylus heterphylla)在水分胁迫下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叶绿素总含量及SOD活性5项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平榛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平榛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总含量略上升后下降;SOD活性变化比较复杂,但总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综合分析表明,平榛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云南松苗木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松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探讨不同干旱胁迫天数对云南松苗木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云南松苗木质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变化幅度因干旱胁迫程度、渗透调节物质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干旱胁迫天数处理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脯氨酸与质膜相对电导率含量差异不显著。渗透物质调节能力表现为可溶性糖脯氨酸,云南松苗木抗旱性相关性次序为丙二醛质膜相对电导率,云南松苗木脯氨酸与质膜相对电导率变化对干旱胁迫处理响应较弱。在干旱胁迫下云南松苗木膜伤害与渗透调节、酶保护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5.
高温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温条件下油茶叶片细胞膜的稳定性及变化规律,以来自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耐热性不同的(包括感热型、中间型和耐热型3类)25个优良油茶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8h常温(对照)、40℃、45℃3种温度处理,测定了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平均值分别增加53.68%、113.00%,MDA含量平均值分别增加81.76%、198.46%,SOD活性平均值分别增加88.33%、131.5%;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胁迫温度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且同一温度胁迫下感热型品种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耐热性品种。综合分析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SOD活性可以作为评价油茶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观光木幼苗离体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盆栽观光木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12、8、4、0℃)下幼苗叶片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对观光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温度的降低,观光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略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总体高于对照(25℃)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不断升高,且在0℃时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43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温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系数均达0.894以上,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低温与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高温胁迫对叶片形态、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在轻度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呈现增强趋势。当高温胁迫超过一定程度后,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明显降低。温度超过40℃时,东方百合Sorbonne叶片形态出现较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草莓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和抗寒能力,2018年以4个草莓品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WSP)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下降,草莓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保护性物质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等含量升高;保护性酶SOD活性降低.根据相对电导率计算半致死温度,不同草莓品种抗寒性能排序为:赛娃>四公主>宁玉>粉佳人.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细胞膜质过氧化加剧,丙二醛累积,电解质外渗,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在胁迫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及CaCl_2处理对青竹复叶槭抗寒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竹复叶槭叶片为材料,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温度的降低,CaCl2处理的青竹复叶槭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且高于同期对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上升比率逐渐增大。胁迫解除后,两种酶活性有所回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下降至植物正常生长水平。表明青竹复叶槭在经历短暂的-24℃低温后还可以维持生长,具有较好的抗寒能力;外施CaCl2还可帮助青竹复叶槭抵御低温逆境。  相似文献   

10.
以绿豆、黑大豆和黄大豆为试材,研究了10℃低温和40℃高温胁迫对芽苗菜的生长指标的影响.同时,系统分析了胁迫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以期探索芽苗菜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胁迫时间的延长,芽苗菜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上升和下降所持续的时间和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咖啡因对大麦发芽及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度>1mmol、<6mmol的咖啡在溶(?)能抑制大麦的发芽势,但不显著;<4mmol时也能显著影响其发茅率;1~3mmol对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但达4~6mmol时则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60只四日龄AA肉鸡和60只一日龄天府肉鸭各分为三组,分别喂给缺钙(鸡Ca0.02%,P0.71%;鸭Ca0.129%,P0.65%)、缺磷(鸡Ca0.95%,P0.30%;鸭Ca0.80%,P0.366%)和正常对照(鸡Ca0.95%,P0.71%;鸭Ca0.80%,P0.65%)日粮,进行比较病理学观察。其结果:鸡鸭钙缺乏和磷缺乏特征性肉眼变化见于肋骨,是实验观察中获得的最新成果。钙缺乏,鸡肋骨增粗变圆,质软弯曲呈“V”字形,鸭肋骨内表面出现佝偻珠;而磷缺乏时,鸡肋骨头肿大呈串珠状,鸭肋骨质软弯曲突入胸腔。长骨组织学变化,缺钙鸡鸭相同但与缺磷鸡鸭明显不同,前者骺生长板之增生带增宽,于骺端类骨组织和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增多;缺磷鸡鸭长骨骺生长板之肥大带增宽,于骺端类骨组织增生。临床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异常升高,血清钙含量(缺钙鸡鸭)和磷含量(缺磷鸡鸭)及骨灰分、灰分钙磷含量显著降低,上述结果为鸡鸭缺钙和缺磷的鉴别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还讨论了临床症状与病变的关系及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3.
氢醌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抑制动态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氢醌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氢醌用量增加,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抑制率增大,抑制时间增长;尿素配施适量氢醌,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并提出了稻谷产量,施用氢醌提出了水田土壤供氮能力和植株含氮量。  相似文献   

14.
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幼苗生长及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豌豆(PisumsativumLin.)种子播种在纯石基质中,于40μmolm~(-2)S~(-1)光强、16小时光周期和22℃恒温条件下发芽和幼苗生长。分别于播种后4—11天除去子叶。取11天苗龄的插条在水培营养液中诱导生根。结果表明:幼苗高度、第三节长度、鲜重及干重均随去子叶的时间推迟而显著增加,插条生根力随幼苗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去子叶后幼苗外施蔗糖表明:第5天去子叶的,幼苗高度和第三节长度随蔗糖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但过高的蔗糖浓度(4.0%)显著降低幼苗第三节长度,插条根量在2.0%蔗糖的浓度下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幼苗外施蔗糖的效果显著高于未施蔗糖的,但不同蔗糖浓度间差异不明显。第5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5—0.7%的蔗糖生根液中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平均根长度以0.9%的蔗糖浓度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3%蔗糖生根液下最高,平均根长随蔗糖浓度升高(0—0.9%)而显著增加。本文就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生长及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棉田土壤木霉的种类、生物活性及其垂直分布。从川西棉田土壤中分离到哈茨木霉、拟康氏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长枝木霉、黄绿木霉以及桔绿木霉共7个种群。上述7个种群中以哈茨木霉、拟康氏木霉和长枝木霉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木霉群体的30%、20%和18%。哈茨木霉主要分布在0-10CM深的土壤上表层;拟康氏木霉和长枝木霉在10-20CM深的较下层土壤。在0-20CM土壤耕作层内。木霉群体密度在不同深度土层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水分亏缺对水,陆稻秧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试验于1993 ̄199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内以4个水、陆稻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秧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细胞膜受到破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都显著地增加,水、陆稻对此反应有明显差异。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陆稻秦爱与水稻中花2号等相比,秧苗体内水分含量相对稳定、膜受害较轻,丙二醛含量增加缓慢、增量较小,然而脯氨酸含量却迅速显著地积累。植株体内丙二醛、脯氨  相似文献   

17.
胡枝子属牧草种子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两种胡枝子种子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的谱。分析了种间和种内异形种子间同工酶酶谱的差异,并且对种子硬实率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胡枝子种子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存在明显种间差异。而二色胡枝子两种颜色种子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差异不明显,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如酯酶明显。因此认为,酯酶可以作为胡枝子属亲缘关系及基因多样化研究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对杉苗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最优化设计安排了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分别为氮:0.0,0.5,1.0,1.5,2.0;磷:0.0,0.3,0.6,0.9,1.2;钾:0.0,0.4,0.8,1.2,1.6g/桶)的肥料试验,供试土壤有效氮磷缺乏。结果表明,N_3P_3K_1和N_2P_4K_4是有利于杉苗高径生长和促进杉苗净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生理特性的优良组合。单施氮或磷或钾及氮磷比例失调的其他处理杉苗的生长速率和生理活性都较低。氮多磷少对杉苗生长、生理的不良影响大于氮少磷多。尿素对杉苗根系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用磷肥可减轻这种为害。在磷肥充足的条件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磷、钾肥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经电算结果表明,全年适宜的施肥量为N:1.25~1.60g/桶,P:1.04~1.18g/桶,K:1.69g/桶,杉苗整个生育期都表现了较明显的氮磷之间的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9头黑白花种公牛,研究了锌和碘对公牛精液品质、精清酶活性、血清 T_4浓度及血、精清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锌可显著改善公牛的精液品质,降低精清 GOT 和 LDH 活性;添加碘可明显提高血清 T_4浓度;同时添加锌和碘可使血、精清锌浓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4个同核异质系(珍汕97、D(汕)A、G(汕)A和W(汕)A)及其杂种一代的二核期花药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二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酯酶出现了11条酶带;过氧化物酶出现了9条酶带;细胞色素氧化酶度现了13条酶带。水稻花药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酶谱和酶活性受亲本核质双方的影响。水稻花粉败育可能与酯酶同二酶E_8、E_9 E_(1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er_8、Per_9,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Cyt_5、Cyt_7、Cyt_9、Cyt_(10)的消失或活性降低有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