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法》对订立劳动合同问题作了如下规定: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  相似文献   

2.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十九条和五十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有些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后与劳动者已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却没有与之签定劳动合同。此后,用人单位任意扣发劳动者工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2)工作内容.(3)劳动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4.
袁仕友 《湖南农业》2006,(12):24-2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一个有效的劳动合同,至少应当具备以下4个要素:1.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合格的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体部门招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须经劳动人事部门特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  相似文献   

5.
<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定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签定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正> 打工者与用人单位或个体老板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根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因此,签订合同时切莫马虎按照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  相似文献   

7.
一、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当事人还可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口头约定型合同在多数个体私营企业和个别集体企业中,普遍存在不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现象,只是简单地口头约定报酬多少、工种工时和责权义务。一边倒型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不与劳动者协商合同有关条款,而是片面地从单位利益出发,订立"一边倒合同"。  相似文献   

9.
1.确立劳动关系15日以内,打工者必须以书面形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陈沫 《农技服务》2006,(11):70-70
劳动合同的变更和劳动合同的签订一样,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并且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任何一方不能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变更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变更通知或协议,采取书面形式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1、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如用人单位调整生产任务、转产、企业合并、分立等。2、务工者方面的原因,如因意外事故致伤、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需要另行安排工作的。3、客观方面的原因,如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自然灾害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正>务工者如果不愿意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30天并且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务工者无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  相似文献   

12.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支付相关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赔偿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承担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13.
为民 《农技服务》2005,(8):76-76
1、口头协议一些用工者只是与劳动者个人口头协议,没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当发生纠纷申请仲裁或打官司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口说无凭”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14.
以案说法     
《农家致富》2013,(5):54
记件工也须签订劳动合同【案例】王某在某服装厂做裁剪工,工厂一直没与工人签劳动合同,缴社会保险金。王某离厂时向厂里要双倍工资补偿,厂方说由于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不能补偿双倍工资、社会保险。【评析】不论使用何种计酬方式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时必须给劳动者缴各种社会保险。《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  相似文献   

15.
边纪 《新农村》2006,(4):29-29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未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的;3·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律师信箱     
我能得到补偿金吗律师:我在某公司打工3年,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来,公司因为效益不好,要与我解除劳动关系。我要求公司经济补偿,公司以没有与我签订合同为由不同意补偿。请问。我能得到补偿金吗?孙强孙强读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  相似文献   

17.
案例:"口头约定型"合同。青年农民胡某应聘在一家餐馆当厨师。到月底发工资时,餐馆老板从胡某的月工资中扣除了800元伙食费。对此,胡某认为应全额计发自己的劳动报酬;老板却说岂有白吃之理。因没有书面依据,胡某只好自认倒霉。点评:从表面上看,口头劳动合同虽然简便灵活,但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往往口说无凭,难以举证。对此,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劳动合同的期限是指在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合同存续的时间及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时间。劳动合同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3种。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在订立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了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可长可短,长则几年、十几年,短则一年或几个月。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没有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相似文献   

19.
<正>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订立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时,应当变更原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岗位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工资报酬等有关条款。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但是劳动内容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工作环境与劳动强度与原来签订合同时双方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已经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订立集体合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整体利益,促进劳资双方协调发展,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但在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因对集体合同理解存在误区和偏差,甚至“断章取义”将此用作规避法律责任、避签劳动合同的“挡箭牌”,从而引发了诸多劳动争议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