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7年,当阳市示范种植666.7 hm2杂交水稻培两优3076,每公顷平均单产8647.5 kg.比全市水稻平均单产增加378kg,每公顷节本增效900元.高产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适龄移栽、培育壮秧、配方施肥、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2.
凤稻 15号 (96 - 12 5 )是以 0 4 - 2 86 5为母本 ,著名的高产品种滇榆 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两年品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 9838 2kg ,较对照种鹤 16增产 2 1 88% ;两年大理州中北部水稻良种区试平均每公顷产 94 10 85kg ,较鹤 16增产 19 4 6 % ;两年云南省中北部水稻良种区试平均每公顷产 82 5 7 35kg ,较对照种云粳 9号增产 2 5 34% ;生产示范 2 0 73 3hm2 ,加权平均每公顷产830 0 7kg ,较原当家种增产 8 38%。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早熟、耐寒性强、中抗稻瘟病及白叶枯病、高产、稳产、优质。适宜于在高海拔冷凉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进行超级稻品种的合理搭配,双季种植超级稻和采取免耕栽培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探索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每公顷年平均产量16452kg,其中,早稻8884.5kg,晚稻7567.5kg;比普通杂交稻每公顷(两季)增产2374.5kg,增加产值4511.55元,免耕节支1872元:两季每公顷总共增收6383.55元。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十五”水稻品种省区域试验资料分析表明,云南粳稻品种选育在“十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品质育种主要进行特色优质米的开发,选育出多个特色米品种供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优质米示范推广面积为354 700 hm2,而且基本解决了优质和高产的矛盾;高产良种平均产量水平比“九五”提高了10%左右,平均产量达9 000~10 500 kg/hm2,而且高产品种的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良种示范推广面积为711 826.67 hm2。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在品质改良中保持适度的穗数和粒重的前提下提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对兼顾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标杂A2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杂A2 杂交棉优势突出 ,增产潜力大。据试验观察 ,在每公顷种植 2 2 5 0 0株左右的情况下 ,单株总果节可达到 16 6 .7~ 185 .2个 ,每公顷总果节达到 375万~ 4 16 .7万个 ,成铃率只要保持在 30 %以上 ,每公顷总铃数可达到 112 .5万~ 12 5万个 ,平均单铃重 6g ,衣分 4 0 % ,每公顷皮棉产量可达到2 70 0~ 30 0 0kg。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 ,我们总结出一套“标杂A2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并在河南省鹿邑县、安徽省蒙城县、山东省金乡县等地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2 0 0 2年 ,鹿邑县种植标杂A2 高产示范 70hm2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980kg ,最…  相似文献   

6.
2012年长水河农场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进程,加快新品种、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推广应用德美亚系列高产优质品种,完善德美亚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高产示范区与辐射示范区转化方式以技术为核心,增加职工经济效益.2012年长水河农场种植玉米1.67万hm2,其中种植德美亚1号1.54万hm2,德美亚2号品种0.13万hm2.玉米德美亚1号平均公顷产量11010kg,公顷效益在9600元以上,实施效果显著,带动辐射性强.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1999年1月开始具体实施,推广面积2533.3hm2,1998年推广面积26666.7hm2,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00000hm2的17.51%,实行玉米大垄双行平均每公顷产量10514.31kg,与前3年平均产量8159.30kg比,平均公顷新增产量2355.01kg,增产率达28.86%.与1998年常规栽培玉米公顷产量8298.0kg相比,每公顷新增产量达2216.31kg,增产率为26.7%.  相似文献   

8.
广西柳江县地处桂中盆地,属南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型气候,年均温20.4 ℃,日平均温≥13 ℃的持续天数为251天,活动积温6 135 ℃,年日照1 650.4小时, 年降雨量1 465.7 mm,无霜期331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光、温、水、热、土条件都较适宜甘蔗生长.为了进一步挖掘甘蔗生产的优势和增产潜力,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促进蔗糖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柳江县从1994年起就着手进行甘蔗单产(667 m2产量)吨糖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从引进优良品种入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当年示范面积43.3 hm2,1997年发展到270 hm2.1998~2000年,柳江县承担了广西区农业厅的"吨糖田建设示范"项目,共示范种植面积7 083 hm2.1998年种植1 440 hm2,平均每667 m2产蔗7 376 kg,蔗糖分含量为16.67%,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229.58 kg;1999年种植2 091 hm2,平均每667 m2产蔗8 365 kg,蔗糖分含量为15.16%,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286.1 kg;2000年种植3 507 hm2, 平均每667 m2产蔗6 934 kg, 蔗糖分含量为15.12%,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048.41 kg.3年平均每667 m2产糖量为1 150.7 kg.现将其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玉米大面积施锌技术及效益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山西省策二次土壤普查结果,从90年代开始,锌肥施用技术由试验、示范到逐步在山西省玉米作物上大面积应用,形成了以基施、拌种、喷施为主的施用方法。1996年全省推广玉米施锌68.67万hm2,平均每公顷增产607.2kg,增产率9.7%,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闽中山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栽培技术规范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加以研究组装集成技术,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实际指导作用.闽清县依托福建省农业厅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开展超级稻-再生稻两季吨粮集成技术、菜后稻粮经轮作地力肥沃区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中高海拔区优质超级稻集成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推广.组成了适合闽中山区推广应用的超级稻栽培集成技术体系,5年3项集成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万hm2,每公顷产量9 211.5 kg,比普通栽培技术每公顷增产880.5 kg,有效推动了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和全县粮食的增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和覆膜栽培的增产效应与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盐碱土壤改良剂组合和地膜覆盖栽培对盐碱地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栽培措施对降低盐碱危害和增加玉米产量都有显著作用;施用土壤改良剂较对照平均增产2 324 kg/hm2,增产幅度为54.6%;覆盖地膜栽培平均增产2 472.5 kg/hm2,增产幅度为124.43%;投入和产出比,施用土壤改良剂为1∶(1.93~3.25),地膜覆盖栽培为1∶8.18;施用盐碱土壤改良剂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于1989~1990年间在金华县油桐良种基地进行。在一般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成林油桐生长和发育的特点,在油桐开花前(3月下旬),追施以氮肥为主的氮、磷、钾配比肥料(N:P_2O_5:K_2O=4.0:2.0:1.2),在长果长油前期(7月上旬),追施以钾肥为主的氮,磷,钾配比肥料(N:P_2O_5:K_2O=1.0:1.0:2.4).试验证明;盛果期油桐的产量和质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产量与施肥量的回归方程为:y=2403 7950x-3165x~2,r=0.7842,r_(0.01)=0.6411(6年生);y=3947 11628x-4074x~2,r=0.8290,r_(0.01)=0.6411(7年生)。含油率与施肥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48.21 31.06x-13.00x~2,r=0.9312,r_(0.05)=0.8783.追施配比肥料的油桐,其桐果产量从对照的3267kg/hm~2,提高到7557kg/hm~2.含油率从对照的46.0%提高到63.7%.最高产投比为5.21.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施用钾肥后产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土壤基础养分较高时,K2O施用量为135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770kg/hm^2,增产率15.0%;土壤基础养分较低时,K2O施用量为90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688kg/hm^2,增产率19.9%。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有木本油料林总面积超过600多万hm2,主要油料树种果实年产量在200多万t以上,其中不少是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如麻疯树、黄连木、光皮树、乌桕、油桐、油茶等林木生物柴油植物资源。通过对林木生物柴油植物资源在我国分布现状、国内外生物柴油研发现状的介绍,分析了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林木生物柴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林木生物柴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中低肥力的稻-油熟制稻田的氮肥运筹提供参考,利用杂交稻品种Ⅱ优7号、渝香203在稻-油熟制的中低产田进行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群体构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150kg/hm2水平范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均逐渐增加,再增加施氮肥时产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施氮量在150kg/hm2水平时产量最高,农学利用效率(AE)最经济;施氮量对群体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群体LAI值在7左右时,容易形成高产;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为210kg/hm2时成穗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代海燕  张秋良  魏强  郭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14-4516
[目的]了解大青山林分的结构和密度对不同林分生物量的响应情况。[方法]采用伐倒样树法和直接收获法,对大青山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青山林地总生物量以落叶松林最高,为52 225.4 kg/hm2,其次是油松人工林(34 869.0 kg/hm2)和白桦林(26 378.9 kg/hm2);灌木层以白桦林生物量最大,达到3 251~4 160 kg/hm2;草本层油松林中生物量相对较大,达369.3~1 146.9 kg/hm2,其次为白桦林和落叶松林。25年生落叶松在1050.6~1 700.8株/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其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明显增加,30年生油松在密度1 525~3 875株/hm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各器官生物量都有增加的趋势。[结论]不同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树枝生物量和草本生物量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4种当地常见森林树种为对照,研究了黄波椤在山西中南部地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黄波椤的树高生长量处于参试树种的中间位置,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栽培后期(26 a)达到0.45 m,高于油松、落叶松、辽东栎和白桦4个树种;黄波椤胸径生长量处于参试树种的中间位置,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栽培后期(22 a)达到0.76 cm,高于其他4个参试树种;材积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处于5个参试树种的中间位置,黄波椤立木蓄积为24.654 9 m3/hm2,高于油松和辽东栎。因此认为,黄波椤树种可以很好地适应山西中南部的环境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8.
昆嵛山赤松林不同林型结构特征与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立地主导因子(坡向、坡位、土层厚度)与混交状况,对山东昆嵛山赤松林划分林型,将其归纳为4个林型组(山脊阳坡薄土赤松林,阳坡中土厚土赤松林,阴坡中土厚土赤松林,阴坡阳坡中厚土松阔混交林)。并对不同林型的群落结构与林分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松纯林面积较大,林龄多为30~50年生的中龄林、同龄林,混交树种多为栎类(麻栎、栓皮栎等)。林下灌木层与草本层发育较好,样地中常见约20个灌木种,近40种草本。林木与林分生产力较低,立地较好的中龄林林分蓄积量约30~50 m3/hm2,平均材积生长量1~2 m3/hm2;松阔混交林蓄积量超过90 m3/hm2,年均材积生长量达2~3 m3/hm2。   相似文献   

19.
以烤烟品种G80为材料,在浏阳烟区研究了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烤烟全生育期因施氮量增加而延长5~7 d,随密度增加而略有缩短3~4 d,即低氮高密处理全生育期最短;烤烟农艺性状因施氮量增大与密度降低而有所改善;试验条件下,以施氮量180 kg/hm~2和密度16 500~18 000株/hm~2的耦合效应最佳,产量分别为2 383.5与2 364.0 kg/hm~2,增产12.9%~52.3%与12.0%~51.0%;产值分别为63 043.5与62 622.3元/hm~2,增值11.7%~53.7%与10.9%~52.7%。  相似文献   

20.
刘吉祥  张绍铃  袁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97-12998,13003
[目的]研究砀山酥梨树生物学指标与高产稳产的关系,确立其丰产园的梨树树体结构,为砀山酥梨大面积丰产示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30和50年生的砀山梨园,每个树龄分别选择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果园,每种梨园选10株树,对其树体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树龄10年,产量为31020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10.5%、26.7%和62.8%,叶面积系数为3.31,枝果比5.79∶1,叶果比56∶1;树龄30年,产量为36735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6.5%、25%和68.5%,叶面积系数为3.26,枝果比4.67∶1,叶果比37∶1;树龄50年,产量为29775kg/hm2的丰产园,长、中和短枝比例为5.6%、30.3%和64.1%,叶面积系数为2.89,枝果比5.29∶1,叶果比42∶1。[结论]中产树的各项树相指标有利于维持树体的生长结果平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更符合丰产稳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