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曾正 《饲料工业》1992,13(2):28-29
<正> 维生素E是一类与生育有关的维生素总称。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环上C_2都有甲基和烃链,在苯环上含有一个酚羟基。维生素E类已知有8种,即α、β、γ、δ、ε、ζ_1、ζ_2和η-生育酚。其中α-生育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测定肌肉的嫩度、肉色、滴水损失及pH来确定肉的品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茶多酚对维生素E的增效作用以及茶多酚和维生素E在改善猪肉品质方面的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与维生素E对肉色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茶多酚与维生素E协同可改善猪肌肉保水性能,而对肉的pH影响不大。由于茶多酚本身带有苦涩味,浸泡在肉的表面易造成不良口感,本试验将茶多酚用于饲喂,替代一部分维生素E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既改善肉质,又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维生素E的荧光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饲料中维生素E(VE)荧光测定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用抗坏血酸粉作抗氧化剂,用无水乙醇和160%KOH溶液进行皂化,用乙醚进行抽提,在λex292nm/λem340nm处测定VE,经与气相色谱法测得的结果比较后证明,用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的VE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浅谈影响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影响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因素龚利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黄其春(福建龙岩师专生物系364000)李爱科(内贸部饲料研究设计所北京100037)维生素E自1924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试...  相似文献   

6.
近二、二十年,关于维生素E机能的研究,包括免疫功能的研究,有不少新的发现,基本内容已陆续在我国刊物上作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只就夭然维生素E和合成维生素E的主要特点以及在制作饲料配方时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试作阐述。第一、天然维生素E 一、发现简史 1922年,Evans和Bishop发现孕鼠饲粮缺乏某种脂溶性物质时,胎儿死亡并被吸收。Sure(1924)、Evans(1925)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维生素,并起名叫维生素E。1927年,Evans等人证实了这种植物源脂溶性物质为雄鼠和雌鼠维持正常繁殖所必需,故在长时期内,维生素E被叫作生育维生素或抗不育维生素。1931年发现,当用三氯化  相似文献   

7.
8.
维生素E为一种脂溶性断链性抗氧化剂,由于酚基的存在,它比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被过氧化物氧化,因此,广泛应用于饲料生产。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维生素E在保持畜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生素E的作用机制维生素E提高畜禽免疫...  相似文献   

9.
第二、化学合成的维生素 E一、α—生育酚的合成和脂化α—生育酚在2′,4′,8′位上是三个不对称的中心,故可能有8个(2~3)立体异构体,其中之一是2R—(4′R′,8′R)—5,7,8—三甲基母育酚,与天然的 d—α—生育酚相同。然后,为提高它们的稳定性,进行酯化。dl—α—生育酚的酯化,发生在6—羟基色满环的第6位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的羟基被醋酸根所取代。经酯化后,生育酚的抗氧化作用大为降低,稳定性大为提高。当它在动物体内变成α—生育酚以后,才起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的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20年人们就观察到了由于维生素E不足所引发的缺乏症,1936年Evans及他的同事分离出并于1938年合成了维生素E晶体确定分子式为C29H50O2,并命名为α-生育酚。天然生育酚是D型,在多数溶剂中稍显示出右旋性。维生素E是一组类似的化合物的总称,实际包括生育酚(α、β、γ、δ型)和生育三烯酚(α、β、γ、δ)共8种类型,其中α-生育酚是迄今所知活性最高的。维生素E的商品制剂有D-生育酚或DL-生育酚及稳定性较高的d-醋酸生育酚。进入消化道的维生素E经胰脂酶的去脂化作用,被小肠吸收以乳靡微粒和脂蛋白…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新布朗斯维克畜牧研究所的研究和应用表明:在产奶期的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防止所产牛奶中的脂肪氧化,同时延长了牛奶中脂肪酸败的时间。实践表明:在产奶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E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饲料厂唐义武,韦良荣,梁敏和,桑朝炯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其结构由羟化了的色原烷醇环和植醇侧链组成。因色原烷醇环上甲醇的数目、位置不同,VE主要分α、β、γ、δ等形式。生物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入β、γ、...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提高畜禽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为脂溶性维生素,由于酚基的存在,它比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被氧化物氧化,因此,维生素E作为一种断链性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饲料生产.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维生素E在保持畜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能同时准确测定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试验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65℃水浴超声皂化提取,冰乙酸调pH至中性,乙醇稀释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维生素A在0.036~108IU/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00,检出限1000IU/kg,方法回收率为95.8%~98.8%,RSD为0.8%~4.4%(n=5);维生素E在0.6~125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8,检出限15mg/kg,方法回收率为95.3%~102.2%,RSD为0.8%~4.2%(n=5)。本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配合料、浓缩料、维生素预混料和复合预混料中同时准确测定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相对于国标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试剂,可应用于日常大批量饲料检测中。  相似文献   

15.
饲料维生素E与动物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对维持动物体的代谢过程和生理功能有着极为重要且不能为其它营养物质所替代的作用。同样,在畜牧业生产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当动物机体缺乏维生素E时,可引起一系列疾病。现就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的原因、动物对其营养需要量及各种动物维生素E缺乏症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和维生素E能改善猪肉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生产者面临的挑战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及潜在的新市场需要,肉的品质需要改进。为此,遗传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减少猪肉的含胀率和提高眼肌面积,改善猪的生产性能。从营养学角度来讲,低脂肪肉,且脂肪中含有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猪肉为佳品。因此,降低胭体的脂肪含量已为猪肉生产者所接受。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除猪本身的遗传特性外,供给猪的营养对猪肉亦起着重要的作用。猪肉的品质,即风味、保存性能和营养价值高低或多或少受猪饲料的影响。为了探讨高附加值猪肉的生产技术,类似…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能维持生殖器官的正常机能,提高母畜繁殖能力;并且能促进机体代谢,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水平;维生素E还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脂肪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  相似文献   

19.
王广军 《饲料工业》2005,26(16):31-32
用分别添加了0、25、50、75和100mg/kg维生素E的实用性饲料饲养体重(20.34±3.45)g的梭鲈60d,以观察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对梭鲈生长的影响,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结果显示:投喂维生素E添加量由低到高的5组饲料,梭鲈的成活率依次为95.6%、95.6%、96.7%、98.9%和96.7%;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2.49%、106.95%、118.78%、121.02%和118.66%;饲料系数依次为2.52、1.80、1.54、1.40和1.35。与不添加维生素E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50mg/kg以上的维生素E,虽然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但能使生长速度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据此认为梭鲈饲料的维生素E适宜添加量为50mg/kg。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和维生素E对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体重约28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40头,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维生素E,检测100kg左右猪胴体眼肌肉样的肉质常规和生化指标,研究饲料中茶多酚对维生素E的增效作用以及茶多酚和维生素E改善猪肉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茶多酚能提高猪肉维生素E的含量;茶多酚和维生素E有稳定猪肉色、提高猪肌肉系水力和抗氧化的协同作用,其中饲料200mg/kg维生素E基础上添加茶多酚300mg/kg效果有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