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要使母猪实现多胎、高产、高效,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母猪合格健壮,发情正常,排卵数量多,活力强;第二是怀孕期胚胎生长发育正常,死胎、早产和流产少;第三是产仔后泌乳力强,哺育力高,保持中上膘情,为进入繁殖周期奠定良好基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的措施是: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1.1种母猪的选择符合品种特征,有效奶头6对以上(最好选择二元杂母猪),健康无病,发情配种正常,无恶癖。1.2配种准备期喂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不喂单一饲料,补充适量青绿多汁饲料,加强运动。1.3掌握发情征状和规律,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猪的发情周期18 ̄23天,平均21天,… 相似文献
3.
哺乳母猪单圈双养技术就是在一个猪圈内同时饲养2头带奶母猪,是提高猪圈利用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母猪是在产后7天离开产房与另一头哺乳母猪合并在一个猪圈内,饲养28~35日龄断奶,母猪转入配种群养舍,仔猪留圈至80日龄进入肉猪舍。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提高母猪产仔率的综合技术措施,包括发情期适时配种、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分娩及饲料管理技术,以为提高母猪产仔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随着近年来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福利养猪"观念的普及,我国规模化养猪的井喷式发展,以及养猪行业人工成本、饲料、药物成本等的增加,降低养猪成本和实现"猪性化"的养猪模式成为养猪行业的一个紧迫任务。母猪大栏智能群养系统具有降低人工成本、减少饲料浪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等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母猪大栏智能群养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就我国母猪大栏智能群养系统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群养系统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养猪业设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和动物福利观念的普及,母猪群养成为一种新的饲养模式。以BigFarmNet母猪智能化群养饲喂系统为平台,对母猪群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在群养模式下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并探讨了合适的管理模式,以期为母猪智能化、精细化饲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11.52头/窝和10.74头/窝,与平养+限位模式(分别为12.81头/窝和12.12头/窝)无显著性差异,群养模式初生窝重和个体重明显低于平养+限位模式,但21日龄窝重较高。群养系统转栏模式和饲喂曲线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一、主要原因1.后备母猪配种过早、公猪使用过频:农户为了增加效益,在母猪接近性成熟时就急于进行配种,此时母猪还未达到体成熟,生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配种月龄和体重多数达不到品种要求,不仅导致头胎母猪产仔数量少,还 相似文献
13.
<正>一、配种及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母猪断奶后发情越快越好。为了促进母猪断奶后尽快发情及多排卵,要求母猪断奶后:继续饲喂泌乳期饲料;让母猪充分吃饱(不能大幅降低饲料量),一直到配种;配种后立即将饲料量降低到怀孕前期的饲料量,并饲喂妊娠母猪饲料;怀孕早期如果饲喂过多,可能减少产仔数,浪费饲料。 相似文献
14.
<正>1.管理目标。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应保证母猪有较高的泌乳力,同时要维持适度的体况,使其断奶后能较快地发情排卵和配种再孕。2.营养需要。母猪泌乳期能量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其营养需要应根据哺育仔猪数、泌乳量和母猪体重大小合 相似文献
15.
16.
17.
母猪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时期母猪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增加生产效益。其生产周期中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如下:1发情及选配阶段1.1发情阶段母猪发情周期为16~25天,平均21天。母猪发情一般可持续3~5天。 相似文献
18.
1.品种中国猪种初产猪的排卵数平均17.21枚,经产猪21.58枚,例如嘉兴黑猪25.68枚,二花脸28枚,内江猪15枚。国外猪种初产猪平均13.5枚,经产猪21.4枚,例如大白猪16.7枚,杜洛克11.5枚,长白猪15.22枚,品种不同,排卵数不同。2.杂交杂交能提高母猪排卵数,已被生产实践验证,简单可行。在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