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日光温室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 ,简称日光温室的“三要素”。后屋面主要起保温作用 ,围护墙体则既是承力构件 ,又是保温材料。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 ,温室所有自然能量的获得都要依靠前屋面。(一)日光温室的结构及其分类日光温室按墙体材料分类 ,主要有干打垒土温室、砖石结构温室、复合结构温室 ;按后坡长度分 ,有长后坡温室和短后坡温室 ;按前屋面形状分 ,有二折式、三折式、拱圆式、微拱式等 ;按温室受力结构的用材 ,可分为竹木结构温室、钢木结构温室、钢筋混凝土板结构温室、钢结构温室等。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后屋面类型对日光温室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结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后屋面为2和1 m和无后屋面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对宁夏南部山区温室建造成本和冬季寒冷时期的温度、光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日光温室建造成本,温室1>温室2>温室3.保温性能,温室2>温室3>温室1.采光量,温室3>温室2>温室1.[结论]从温室建造成本、保温、采光来看温室3更经济节能.根据温室建造费用及温度、光照试验对比分析,温室3是更适合宁夏南部山区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日光温室类型,适宜在该地区建造,该种类型温室在后期园区扩建及辐射推广中能够大幅降低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温室结构呈现出多样化,通过对吐鲁番地区现有五种不同结构的温室进行数据观测、统计、分析,同时针对目前鄯善县日光温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日光温室的采光增温、御寒保温性能等方面进行改良,设计出适合吐鲁番地区发展的日光温室结构。1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存在的问题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主要存在后屋面填充物薄、覆土厚度没有统一标准、棚面覆盖物良莠不齐、温室耳房、门、走道位置不合理,温室墙体的厚  相似文献   

4.
<正>建筑设计是日光温室设计建造过程的第一步,是日光温室性能发挥好坏的关键环节。包括跨度、脊高、前屋面角度、后屋面水平投影等建筑参数取值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日光温室的采光和保温。西北地区由于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冬季室外气温低等气候特性,合理的建筑设计是保证西北非耕地区域日光温室光热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首要步骤。"西北非耕地温室结构与建造技术"项目组,根据修正后的合理采光时段理论[1]和自主开发的日光温室桁架结构优化设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内保温幕保温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直接影响温室生产效益,在前屋面保温设计上,根据大型温室保温幕原理,本文提出在日光温室中内设置保温幕的设计,并应用于试验温室,研究日光温室内保温幕的保温效果.试验温室和对照温室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测试不同气象条件下温室内的气温和保温幕上下的气温,并对保温幕的节能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试验温室内夜间气温略高于对照温室0.7~1.0℃;保温幕上下温差保持在1.0~1.7℃,平均温差为1.2℃;保温幕的节能率平均约为4%.在阴天条件下,试验温室夜间气温略高于对照温室0.5~0.8℃;保温幕上下温差保持在1.2~1.5℃,平均温差为1.3℃;保温幕的节能率平均约为4%.阴天与晴天采用保温幕的效果几乎相同,而且其保温节能效果不明显.根据保温幕的使用效果,分析和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光温室不同墙体、屋面结构、覆盖材料、防寒沟处理等温室结构、增温保温效果、使用效果及建造成本等试验研究分析,总结形成了适合榆林推广应用的日光温室合理结构设计建造技术,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设计及建造生产与观光两用的日光温室,介绍了生产观光两用日光节能温室的结构和特点。根据青海省气候特点,按照油桃生产需要,提出了温室墙体厚度、后屋面和观光区等结构设计参数,对温室建造施工技术及效果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两用目光温室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后屋面内侧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日光温室后屋面内侧温度、温室气温、温室地温进行测试和分析,利用传热学理论,以温室热平衡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温室后屋面内侧温度变化的动态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非线形回归,求出该模型的参数。该模型可较准确的反映温室后屋面内侧的温度变化特性,是预测后屋面温度变化,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日光温室保温特性,实现智能温室前馈控制提供了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是中国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内部环境因子和生产效益,而且对温室建造、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有直接影响。综述了地域和气候约束条件下日光温室主要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如跨度、脊高、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墙体结构和后屋面结构等,为不同地区日光温室建造提供参考信息。同时,探讨了其计算机辅助结构分析研究状况,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日光温室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温室的生产环境和建造成本。日光温室结构优化就是要在保障合理采光、保温和经济用材的条件下,选择确定合理的温室跨度、脊高、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后屋面的结构和墙体结构等建筑结构参数。本文在综述我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当前日光温室结构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日光温室结构优化重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保温措施对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温度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测试了设置阴棚、阴棚覆盖保温被、附阴棚的日光温室墙体及前屋面保温被加强保温这3种措施下的日光温室温度及参照温室温度,重点关注早间及夜间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附阴棚日光温室与参照温室在外部温度低的早间及夜间气温平均相差一般在0.5℃以内,在外部温度高时二者气温差通常为1.0~4.0℃。阴棚覆盖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增温效果不明显,1月早间及夜间最大差值为1.0℃。温室墙体及前屋面保温被加强保温的温室与具有相同阴棚设置的参照温室气温相比,早间及夜间二者在外温低的1月平均最大差值为4.2℃,在外温高的2月平均最大差值为6.5℃。研究结果对组合温室的设计建造、温室保温措施的选择以及温室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温室墙体材料、方位角、采光屋面角、后屋面角、保温覆盖材料、温室辅助加热等进行分析计算,设计并建造了一种双连栋日光温室,经过对温室温光性能观测,其保温能力最高达18℃,透光率最高84%,正常年份辅助加温时间60~70 d,其保温能力好,节能效率高,土地使用率较高,是一种适合在北方发展的符合国情的温室形式,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淮北地区新型材料日光温室设计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要在保障合理采光、保温和经济用材的条件下,选择确定合理的温室跨度、脊高、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后屋面的结构和墙体结构等建筑结构参数.本文重点介绍了淮北地区日光温室结构优化和新型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日光温室具有优良的保温节能特性,其中在前屋面采用的外保温覆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光温室外保温覆盖通常是采用夜间展开保温、白天卷起、不影响温室透光的活动式覆盖方式,因此日光温室屋面外保温覆盖基本采用不透光、厚而蓬松、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制作。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地区利用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作物,是设施园艺发展的重大突破,在节能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各类型温室主要靠科学的采光设计和保温设计,来满足作物发育对温度的需要,其保温措施一直沿用草苫或保温被等保温材料覆盖温室前屋面,进行外保温。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江苏省徐淮地区日光温室存在的问题,提出复合异质墙体日光温室建设要求:内侧由吸热蓄热能力较强的砖墙组成蓄热层,外侧由塑料泡沫板或水泥泡沫板组成保温层,温室结构要在保障合理采光、保温和经济用材的条件下,选择确定合理的温室跨度、脊高、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后屋面的结构和墙体结构等建筑结构参数。重点介绍了淮北地区日光温室结构优化和复合异质墙体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效保温材料在日光温室后屋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效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并测试其在日光温室后屋面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光温室后屋面保温节能材料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聚苯板、挤塑板、玻璃棉及常规材料干草帘作为后屋面保温层材料,分析其热工性能及热经济性能,并应用于日光温室后屋面,通过温室内外温度变化、热量传递及植物生长情况评价其保温性能。【结果】挤塑板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较优,其温室热惰性指标为2.59,技术经济特征量为29.26(元.W)/(m4.K),以其作为后屋面保温层的3#日光温室内气温、土温均较高,后屋面外表面夜间放热总量602.92 kJ/m2,低于其他温室,其内西葫芦定植后前期各项生长指标与常规后屋面材料温室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产量达38 847kg/hm2。聚苯板技术经济特征量也较低,保温性能次之;玻璃棉由于附加抗压层而导致应用成本提高,常规材料干草帘的保温性最差。【结论】挤塑板具有良好的热工及保温性能,较适合用于日光温室后屋面保温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日光温室结构形式的演化,新型柔性墙体结构形式的日光温室逐渐兴起,其具有建设周期短,施工简易且不破坏土地耕层等优点。本文通过CFD技术,模拟日光温室内冬季有无后墙采暖装置下的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同时开展的温室内温度实时监测,探究柔性墙体日光温室冬季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柔性日光温室内温度分布存在一定梯度,白天前屋面往后墙方向温度逐渐降低,但受放风口气流的影响,温度存在一定波动性;夜晚保温被展开,温室内保温性好,热量交换少,温差相差不大;使用柔性保温墙体增加后墙集热系统,能够使日光温室冬季最冷月维持10℃以上的温度,不影响冬季作物生产。从而验证柔性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为日光温室结构形式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日光温室冬季能量分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地把握日光温室内的能量转化及消耗,对于优化温室结构,建立合理的温室管理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以东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日光温室作为试验温室,对温室内外的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充分考虑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将照射到温室前屋面、后墙、后坡、番茄群体、土壤各部分表面的太阳辐射能作为入射能量,建立温室内各表面能量分配模型,对比分析温室内各种能耗途径日变化规律及不同月份的能量消耗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温室前屋面、后墙、后坡、番茄群体、土壤各部分表面温度的预测值(y)与实测值(x),计算回归方程分别为y=0.9269x+1.5101、y=0.8609x+1.4668、y=1.0469x-0.195、y=1.2582x-2.5613和y=0.9675x+1.10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93,0.9340,0.9598,0.9273,0.8148。可见,各部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度较好,模型能较准确的模拟出温室内各部分结构的能量流动情况。探究不同月份温室能量消耗情况,在沈阳地区10月和11月,日光温室能耗途径中潜热能耗占主要部分,但在沈阳地区最为寒冷的12月,白天潜热能耗可以降低,日光温室的传热能量损失变为主要部分,尤其是前屋面的传热能耗是日光温室传热能耗最为薄弱部分。冬季日光温室夜间能量消耗途径中传热能耗占主要部分,其次为冷风渗透能量消耗,土壤在日光温室夜间起到室内保温作用。本研究建立的日光温室冬季能量分配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东北地区日光温室冬季能量分配情况,可应用于实际生产管理之中,对温室每日能量消耗进行精准模拟监控,为作物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日光温室光环境是评价温室结构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和评价不同温室结构的光环境,进行日光温室光环境厝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开发Windows平台下的日光温室三维光环境模拟系统.通过用户交互设计的方式设计或重建温室的三维结构,结合温室外部光环境与温室内部结构的光学属性参数,从直射光、散射光和多次反射散射光分布角度对温室光环境进行动态模拟.[结果]通过简单调整结构参数即可设计出不同温室三维结构并用于室内光分布计算,且所模拟的温室光环境与实际光环境基本一致.[结论]系统具有参数意义明确、交互操作便捷等特点,为日光温室光环境分析与温室结构优化等研究提供了实用的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