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970-970
品种来源: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用苯88S作母本,赛恢9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巾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6。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两优932系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3年通过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是“十五”期间长江  相似文献   

3.
<正>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常规品种9311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1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1年参加宜城市19  相似文献   

4.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的产量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经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与对照汕优晚3相当,12项稻米品质检测除垩白米率(14%)外,其余11项指标均达农业部颁优质稻米标准二级以上,并具有香味。生育期比对照晚熟2d左右。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02,(5):15-15
<正> 两系杂交稻两优363是我所选育的香型籼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内进行大面积推广。 该组合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00公斤。在贵州省内作一季中籼利  相似文献   

6.
金两优36是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以水稻光敏核不育系Hs-3与恢复系946配组面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表现 高产稳产、熟期适中、较抗稻瘟病,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等特点,适宜在全省中低海拔地区作中稻和晚稻种植,也适宜在山垅冷烂田种植。  相似文献   

7.
金两优33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于2002年用Hs-3与KXR-33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株两优02系湖南省选育的穗粒兼顾型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2005年引入乐清市创新农场示范种植40hm^2。表现感温性弱,生育特性稳定。前期长势旺,中后期生长稳健,结实率较高,成熟落色好,高产、稳产、多抗、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总结了株两优02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两优363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选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360S与强恢复系明恢63组配的优质两系杂交组合。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农业部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我镇开始引种试验.2002年大面积示范,2003年示范200亩,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生育期适当,米质优等特点,是我镇稻田实行三熟制(稻-菜-菜)的理想品种,本文根据两优363的品种特性。提出亩产600公斤以上的大田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是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研究室利用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系501~8S与恢复系C6-1杂交配制而成的新组合,是国内第1个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低耗高效的两系杂交油菜,该项研究成果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生物开发利用研究中心“863”高科技计划。2001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两优586”。2001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并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确定为长江流域主推品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70优9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组合,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出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1985年至1996年用低温敏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新恢复系559为父本,配组育成了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559。该组合参加2000至2001年湖南省中稻超级杂交稻区试,平均产量9.6t/hm^2,比三系对照组汕优63增产5.3%;全生育期135.4d,比对照短3.2d;抗稻瘟病;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米品质及再生能力均强于对照,并易于制种。2002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宜,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  相似文献   

14.
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用自育的优良父本品系28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不育系培矮64S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具有生产优势显著、穗粒协调、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逆性较强、高产潜力大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705
品种来源: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HD9802S"作母本,"R30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01。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05,(1):36-36
“丰两优一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母本广占63S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丰乐种业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独家开发。“丰两优一号”于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株两优08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株1S与R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株两优30是由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株1S与R3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被评为湖南省早稻超级稻,文章介绍了株两优30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杂交籼稻Y两优8188具有超高产、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香软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特红河审稻2012021号。重点阐述Y两优818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农业推广作出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