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侯县黄曲条跳甲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已成为当地蔬菜生产的最主要虫害之一。研究评价3种不同的防治方法(黄板诱集、防虫网(40目)防护和土壤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更好治理黄曲条跳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对黄曲条跳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板诱集法适合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种群数量少时使用;而防虫网防护在黄曲条跳甲发生的各个时期防治效果均较好,但后期使用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1.73%;土壤处理的3种药剂中,4%杀螟丹颗粒剂30kg/hm^2处理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达到90.39%。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促进土壤处理和防虫网的推广应用,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药为对照,比较防虫网和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达86.5%,防虫网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为77.2%。土壤处理联合防虫网和防虫网处理区单株质量和产量均比常规防治区高,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8%~58%。综合考虑防治效果、物资成本和增产效果等因素,生产中推荐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虫网防治黄曲条跳甲,经济允许条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板诱集的蔬菜害虫及天敌数量进行分析,发现黄板对蚜虫、黄曲条跳甲、斑潜蝇、寄生蜂均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不同害虫在黄板上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蚜虫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多,黄曲条跳甲、斑潜蝇大体上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少.黄板法能够有效监测黄曲条跳甲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与常规的单位面积法反应的田间种群动态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惠阳区菜场对上海青(青梗菜)开展了黄板和昆虫信息素复合技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黄板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诱捕效果,每块黄板诱捕成虫分别为1643.12 036.1头,黄板加信息素诱虫量比单独使用黄板增加23.6%,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小菜蛾、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使用黄板加信息素可减少农药使用4次,降低生产成本92.44元,蔬菜种植利润增加288.28元。利用黄板及黄板加信息素对叶菜类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可减少农药污染,提高蔬菜品质,提高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表明,黄板加性信息素对芥菜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对照黄板,同时对油菜蚤跳甲、小菜蛾等其他害虫有明显的诱集效应,对天敌昆虫诱集效果与对照黄板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毯式覆盖防虫网对菜心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菜心植物学特性、产量、农药残留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喷药为对照,比较地毯式覆盖防虫网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在菜心播种后10,20和30 d分别统计不同处理的叶片虫孔个数、株被害率、百株成虫数量,计算防虫网阻隔作用,并于采收时记录菜心植物学特性及产量,检测农药残留情况。结果显示菜心叶片的虫孔个数在生长期中减少98%以上,株被害率下降77.33%~100%,对黄曲条跳甲的阻隔作用达到90%以上,播种后的前20 d防虫网的阻隔作用达100%,与常规栽培相比减产5.08%,地毯式覆盖防虫网的菜心未检测出农药残留。因此,地毯式覆盖防虫网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的应用效果好,菜心品质高,食用安全,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曲条跳甲在蔬菜上,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黄板+信息素组合技术诱捕黄曲跳甲成虫和采用昆虫病原线虫"奈马"等防治黄曲跳甲幼虫的试验,结果显示:在菜心、小白菜和上海青3种十字花科蔬菜上,信息素+黄板组合技术7d平均每板诱捕黄曲条跳甲成虫数为91~384头,比同棚对照黄板诱捕黄曲条跳甲的数量增加44.44~124.56%,差异极为显著;采用昆虫病原线虫"奈马"制剂和昆虫病原线虫新品系制剂100倍液,灌根处理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处理后6d两种病原线虫制剂寄生黄曲跳甲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依次为80.95%和100%。可见,采用信息素+黄板组合技术诱捕黄曲条跳甲成虫,与昆虫病原线虫"奈马"等制剂液灌根处理杀灭黄曲条跳甲幼虫相结合的非药剂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危害严重的黄曲条跳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黄曲条跳甲的防治药剂。[方法]于2015和2016年采用小区试验研究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5%啶虫脒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 d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持效期较长,药后7 d防治效果仍超过60%;45%马拉硫磷乳油和90%敌敌畏可溶液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曲条跳甲危害严重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十字花科蔬菜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化学杀虫剂在蔬菜生产中大量滥用,黄曲条跳甲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造成虫口基数非常大,黄曲条跳甲成为蔬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近年来黄曲条跳甲种群发生危害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采用合理轮作间作、清园晒土、防虫网及黄板应用、土壤处理、种子处理、叶面喷药、建立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措施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浙北地区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曲条跳甲成虫在浙北地区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05~2007年在浙江海宁,采用黄板诱集的方法,逐日观察黄曲条跳甲成虫数量变化。从发生情况看,黄曲条跳甲1年中有2个发生高蜂期,即4~6月的春季发生高蜂期和8~10月的秋季发生高蜂期,春季高蜂的诱集数量是秋季高蜂的2、3倍。根据逐日成虫数量以及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8-10月成虫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基数成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温湿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但温度与种群数量相关不大。因此影响黄曲条跳甲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是种群基数和温湿系数。  相似文献   

14.
田间比较了3种植物基肥(印楝、鱼藤和茶枯植物基肥)处理土壤,并喷施生物农药防治黄曲条跳甲.结果表明,3种植物基肥对土壤中黄曲条跳甲的落卵量和幼虫数量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联合施用生物农药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药后1~10d防效达到57.41%-89.03%,可有效控制田间黄曲条跳甲的暴发为害,为控制黄曲条跳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增城菜心是广州市增城区知名的特产蔬菜品种,为了全面落实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增城区建立了菜心黄曲条跳甲绿色防控示范区。本文分析了当地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推广和应用信息素黄板、杀虫灯、防虫网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菜心产量和品质,增加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虫剂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0%汇丰杀乐WP、90%杀虫单WP、98%巴丹SP、52%跳甲立克EC进行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几种药剂田间防效都较高 ,施药后1天防效在80%以上 ,施药后3天防效均在92%以上。其中52%跳甲立克EC对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 ,速效性好,持效期为7天左右,田间最好使用800倍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针对性更强、诱杀效果更佳、对环境更友好、更符合蔬菜生产需求的黄板品种,特进行了全降解黄板和非降解黄板等4种黄板诱杀黄曲条跳甲效果比较试验及全降解黄板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全降解黄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效果最佳,与其他供试黄板间对黄曲条跳甲的诱杀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全降解黄板在自然条件下,采用深埋或发酵处理,经过3个月均可降解,且不影响田间农事操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蓝的安全性,于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0.56%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说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有效控制甘蓝黄曲条跳甲对甘蓝的危害,建议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施药,用药量为250.5~300.0 m L/hm~2,兑水后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黄板监测、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8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春秋两季是发生高峰,春季发生量最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最高可达33.14头/(d·板)。8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由高到底依次为:10%虫螨腈20%呋虫胺10%溴氰虫酰胺20%啶虫脒25%噻虫嗪22%氟啶虫酰胺22%氟啶虫胺腈48%噻虫胺。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0%呋虫胺200 mg/L、10%溴氰虫酰胺50 mg/L和10%虫螨腈100 mg/L田间防效最好,药后7 d田间防效分别为94.81%、95.50%和90.94%。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可轮换使用,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黄色粘虫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提高黄色粘虫板(黄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方法】设置黄板方向、大小、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研究了黄板对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对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黄板方向对诱集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平行作物行垂直悬挂黄板的诱集量稍高于垂直作物行垂直悬挂和水平悬挂黄板的诱集量(分别高28.5%和21.0%)。黄板大小对诱集量有显著影响,25cm×30cm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15cm×20cm黄板,单位面积诱集量20cm×25cm黄板最高。黄板高度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黄瓜冠层和冠层下部15cm处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冠层上部50cm处的诱集量。黄板对温室内烟粉虱成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每10m2设置1.5块黄板第5天和第10天的烟粉虱成虫减退率分别为56.0%和83.8%,校正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1.1%和88.1%。【结论】黄板诱杀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