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狐、貉、水貂等动物螨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低等节肢动物———疥螨。它能钻进毛皮动物的皮下产卵,并大量繁衍,导致皮肤寄生虫病的发生。螨病产生的原因一是在温暖潮湿季节,苍蝇大量繁殖;将外界的螨虫带到毛皮动物的身上;二是粪便没有及时清扫苍蝇将螨虫带到粪堆上;三是患有螨  相似文献   

2.
引起狐、貉、水貂等动物螨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低等节肢动物——疥螨。它能钻进毛皮动物的皮下产卵,并大量繁衍,导致皮肤寄生虫病的发生。1、螨病产生的原因一是在温暖潮湿季节,苍蝇大量繁殖,将外界的螨虫带到毛皮动物的身上;二是粪便没有及时清扫,苍蝇将螨虫带到粪堆上;三是患有  相似文献   

3.
引起狐、貉、水貂等动物螨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低等节肢动物——疥螨。它能钻进毛皮动物的皮下产卵,并大量繁衍,导致皮肤寄生虫病的发生螨病产生的原因一是在温暖潮湿季节,苍蝇大量繁殖;将外界的螨虫带到毛皮动物的身上;二是粪便没有及时清  相似文献   

4.
<正> 2.7 提高种狐种貉繁殖力的主要措施 2.7.1 加强种貉种狐的管理,选留优种群。不断淘汰那些生产性能低,母性差,毛色差的母狐貉及其后代。种群应以2~4岁的母狐貉为主应占70%左右,幼狐占30%左右。在建场时首先引入高产的优良种狐貉,在生产中不断选育,提高种群的生产性能力。及时淘汰病貉病狐净化种群,减少疾病对繁殖力的影响。 2.7.2 合理平衡营养,保持体况良好。要按照种貉的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给予适宜的饲养标准。增加运动增强体况。狐的体况指数保持在85~90(体重指数为体重(克)与体长(厘米)的比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本地区狐、貉、貂养殖场在饲养狐、貉、貂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狐、貉、貂厌食、尿频、滴尿、频频排尿的动作,最后严重至无法排尿,个别兽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经我们到场调查诊断,剖检病兽,确定为由饲喂添加剂、微量元素过量,多种维生素给量不足,狐、貉、貂饮水不足,而引发的狐、貉、貂尿结石,此病影响公母兽的正常发育,给养殖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希望各地养殖场要对此病加以重视。1病因分析我们对病兽解剖、化验、分析看,此病是在饲料添加微量元素过量。  相似文献   

6.
对320只健康狐、264只健康貉及186只患病狐貉进行附红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健康狐群附红体感染率为55.62%,貉群为54.17%,患病狐貉感染率高于健康群。附红体病临床症状的出现与附红体感染强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从10月份开始至翌年1月初历时4个月,是狐、貉养殖场(户)引种的时期。应选择养殖规模大的场家引种,一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二是选择的范围大。必须达到种狐、貉标准才能引种。1场家正规要到正规养狐、貉场大户去选种,要求提供种狐、貉档案,提供各时期饲料配方。2种狐、貉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引种前一定要确认狐、貉是否在分窝后21天注射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脑炎疫苗。运输前售狐、貉场家应提供检疫证明。运输时狐、貉1笼1只,以防咬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狐、貉的体况调节,狐、貉的繁殖期和泌乳期维生素及必需营养物质的补充,狐、貉的产仔保活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狐、貉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对狐、貉养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供求与广告     
●惠供自作圆形产箱及银狐高产等技术①自己用笼子改造圆形产箱,不用投资,只需动手。保温保仔性好,每只产箱节省80~100元。②银狐高产技术,用此技术当年可产仔6只。③预防狐、貉、貂不发情、配后不孕、少产仔的饲养方法。④狐、貉、貂白鼻子病的预防和治疗。⑤貉大爪子病预防和治疗。⑥节省资金,让貉长得既大又胖。  相似文献   

10.
经笔者调查,一些新养狐、貉、貂户,很少有人做产后检查,原因有三:一、不懂检查的重要性;二、不会检查;三、不敢检查,怕狐、貉、貂叨仔吃仔.这种做法实际是错误的,狐、貉、貂产后必须检查,下面就狐、貉貂产后检查事项简述如下,以供新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气储运》2007,(2):33-34
初生仔狐、貉一般指1~7日内的仔狐、貉。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狐貉产仔季节正值寒冷的早春,气温变化无常,仔狐、貉从母体产出后温度变化大,由于仔狐、貉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完善,抵抗力很弱,很容易造成死亡,从而影响狐、貉的产仔率和成活率,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荣权  赵立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68-15868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来探究狐貉白鼻子病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实习动物医院临床收治的病例及狐貉养殖密集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找到该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经临床诊治病例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定狐貉白鼻子病为营养代谢病,发病原因主要是中小养殖卢为降低饲养成本、降低日粮标准而使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结论]发病病例经及时诊断,通过改善日粮,以及相应症状的对症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貉犬瘟热是危害狐、貉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其病因是由于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双相热,眼、鼻、消化道等黏膜炎症、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具有毁灭性。近年来,在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免疫及疫苗等方面对貉犬温热病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由于注射疫苗免疫的不确定性使得该病的发病症状和典型症状有一定差别,因此通常的血清学诊断已经不能对狐、貉犬瘟热病起到诊断的作用。而通过综合的诊断方法,能够快速、便捷、准确的诊断出狐、貉犬瘟热病,进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大大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狐、貉、貂的养殖上虽然商用饲料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受传统饲养习惯的影响,广大狐、貉、貂养殖户习惯于自己配制饲料,那么科学成功地贮存及调制饲料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狐、貉、貂养殖取得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狐、貉疾病非常复杂,在不同的生长期及不同的季节发生的疾病也不同,只使用疫苗和西药还不够因此,我们又采用了中药对狐、貉疾病进行早期防治,提高了对狐、貉疾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1 冬季狐、貉疾病的防治冬季是狐、貉发病的最少期,也是生理调节和能量的储备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发挥临近嫩江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职工大力发展狐貉养殖。全场400多个职工家庭90%以上都养了狐貉,仅雇佣养狐貉的外来打工者就达800多人。去年,狐貉总量达到10万多只,年生产优质狐貉皮张近10万张,狐貉年产值迟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阴道加德纳氏菌、布鲁氏菌是导致狐、貉、貂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菌。为掌握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 ,我们开展了这两种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样品来源被检样品取自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天津等 8个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存在优良种质资源匮乏、繁育水平低下、饲养标准缺乏、疫病防控程序和技术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胴体处理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貂、狐、貉的养殖水平,要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繁殖性能,增强疫病防控能力,制定貂、狐、貉胴体处理办法,完善貂、狐、貉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等,使全国貂、狐、貉养殖业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韩晶 《中国畜禽种业》2013,9(3):107-108
狐貉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饲养的珍贵毛皮动物,发展养狐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户要获得好的养殖效益,在有良好的种狐的前提下,必须抓好疾病的防治.笔者从事狐貉养殖多年,在一些常见的疾病治疗上有一些心得,特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狐貉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全身性病毒,狐貉犬瘟热是狐貉养殖业的第一大杀手,它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点,常使养狐貉者闻之色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产仔箱是狐、貉养殖中的关键设施,传统木制产仔箱被长期广泛使用,但存在狐、貉幼仔死亡率高、幼仔生长整齐度不好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设计了圆桶式狐、貉产仔箱,并进行应用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从技术背景、装置简介、制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对比归纳,以期能在狐、貉养殖场(户)中得以推广、应用,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