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及现代种业的迅速发展,玉米育种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玉米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基础,一个优良自交系可以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因此,玉米自交系的水平决定了杂交种的水平,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3.
浅析我国玉米自交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自交系是选育杂交种的基础,优良玉米自交系是选育高产、高抗、稳产、广适杂交种的关键。1玉米自交系选育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创新型基础自交系材料缺少,遗传基础过于狭窄,致使优良自交系的选育存在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种质资源狭窄,杂种优势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4.
5.
1选育
1.1育种目标
多年来,由于单一型杂交模式和少数杂交种的长期大面积利用,使玉米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内外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种质扩增上。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育种创造了世界玉米育种史上的奇迹,从早期的研发和推广杂交种,到后来攻克了玉米抗病育种技术的难关,以及从双交种过渡到更先进的单交种选育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玉米育种技术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没有突破性进展,只是在抗病育种和籽粒品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及时育成了较抗病的新品种。尤其是近15年问,我国选育的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突破性的玉米白交系。而选育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基础和关键,没有突破性的玉米自交系就不会有突破性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玉米自交系中749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玉米选系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我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通过群体改良和导入热带玉米种质等途径,进行玉米育种素材的改良创新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文前名作者,1978~1980年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白脱纳(BAITNA)农业试验中心工作期间,利 相似文献
8.
冬暖式大棚玉米育种加代及自交系选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冬暖式大棚1年2代加代技术,通过2004-2007共4年的不同方式的种植和选育,选出稳定自交系31个、有希望的组合6个。结果表明:加代种植时以大棚外不盖草苫,棚内1月25-30日用营养钵育苗,外盖小拱棚草苫,3月5日左右苗龄3~4叶1心时大棚内移栽,6月15-20日收获最为理想。大棚种植代对植株性状中的株型、叶色、穗形、粒型、苞叶、穗行数、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可以严格选择;对抗倒性、小斑病、粗缩病、锈病不能选择;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根系、雄穗不能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年来,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现象在各主要制种区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种子企业都未能幸免,个别企业因大面积花期不遇损失惨重,使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综合这几年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的种种现象,笔者作以下浅析,以期与业界同仁商榷.1对所制组合的双亲了解不够,是近年制种花期不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的种植面积大约有2000万hm^2,与小麦、水稻构成我国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我国的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玉米引入我国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几十年,我国将面临玉米需求迅速增长的巨大压力,育种目标的核心是继续提高杂交种的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通过培育优质、专用、早熟、抗病、耐旱、耐贫瘠种质和杂交种的途径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玉米育种为例探讨构建和完善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化育种研发体系是国际种业公司成熟的育种管理方式。我国的现代种业起步较晚,育种规模正逐步扩大。在多年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建立适合国情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所需要的基本平台和重要育种环节,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育种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竞争的加剧,我国种业呈现出百花齐放、优胜劣汰的局面,中国种业百强、五十强企业对我国种业优势资源的整合、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领跑者的作用.近几年他们在自主品种、种子质量做好的同时,加强和加快了企业形象的塑造,为他们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种业长期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运作,种子的生产、调配、销售完全由国家统一管理。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过渡,这种管理体制已极不适应。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施行,正式结束了中国种业垄断经营的历史,种子经营进入正常的市场竞争新时期。目前的中国种业公司,大多从计划体制下运行的国营公司转制而来,管理观念、体制、方法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对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仍在摸索之中。在新形势下,如何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是我国种业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子电导率与种子生产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导率的高低与田间出苗率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种子批的田间出苗率随电导率的下降而增高;而电导率与种子植株的单株产量呈曲线相关关系,低电导率的种子在单株产量上仍具有优势,电导率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通过产量构成因素实现,除百粒重外,电导率与其它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其中与空杆率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省、地、县种子企业由于体制的转变,在性质上逐渐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为自负盈亏的真正意义上的股份企业;因看好种业的民营资本,农业大学、科研院所竞相成立种子企业;部分国外大型跨国公司也逐步进入中国种子市场,从而使得原有的体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种子企业数量猛增。全国现有持证经营企业9000多个,注册资本500万元的企业3000多个,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80多个,外商投资企业70多个,上市公司6个,种子经销商12万个。今后的种业面临的是淘汰、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命运,行业的洗牌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由于体制的转变,原封闭的市场垄断的经营模式被彻底打破,市场放开,竞争会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品种和销售网络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及广东省超甜玉米新品种选育现状及改良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2003—2004年全国和广东省超甜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现有对照种、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和抗逆性以及品质性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全国和广东省近几年超甜玉米选育的目标、可溶性糖测定内容的更新以及区域试验中综合生产性能的评价标准。同时提出了广东省应尽快更新对照种的依据.其目的是推动我国及广东省区试和超甜玉米选育更上台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