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泛沙地小网格林网对小麦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津县黄泛沙地的农田防护林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选农田防护林网背风面距林带不同距离处小麦产量指标等的测定,研究了农田林网的增产效益。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能够增加小麦的产量,各个林网内小麦的平均籽粒产量和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麦田,300m×400m网格林网小麦增产率和千粒重增幅最大,260m×300m网格林网小麦增产率和千粒重增幅次之,130m×300m网格林网小麦增产率和千粒重增幅最小。通过对夏津县黄泛沙地农田防护林网对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明确农田防护林在黄泛沙地起到防风固沙兼顾生产效益的防护作用,为黄泛沙地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但也受春季低温阴雨和夏秋台风等的影响,造成作物产量不稳定。为此,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引种木麻黄,迄今已成为该地区防护林当家树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田林网防护效能的研究较多,而对窄林带小网格的沿海林网防护效能的研究还较少。为探讨木麻黄林网的防护规律,我们在玉环县解放塘农场进行了沿海木麻黄林网效益研究。本报告是1984年观测研究小结。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农田防护林,其林带结构与方位多以宽行并与主害风方向垂直的设计方案为主。自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窄林带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模式。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5的耕地实现了此种类型的农田林网。但至今对农田林网与主害风向方位(即林网与风偏角的关系)关系的认识还不统一,为此,我们于1984年5月至7月在安徽省宿县新河乡黄淮海平原综合防护林体系试验示范区,通过野外模型实验和理论推导,对窄林带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的透风度,方位与防风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为黄淮海平原综合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南水乡,人多田少产量高,农田林网的效益如何?这是我们在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关系到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了测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探讨林粮关系,1978~1980年,我们在余杭县博陆公社红阳大队进行了农田林网效益的测定和水稻产量的验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田林网是平原农区构成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省部分林网存在树龄过大、结构不合理、树种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提高林网质量,实现其防护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为此,山东省科委于1991年下达《农田林网更新...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平原绿化已发展到以农田林网化为主体的带、网、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的新阶段,但观测研究方法一些单位仍沿用过去研究单条防护林带的方法,这样研究的结果就不能代表林网的总体效益。另外,在采用对比法研究林网内农田产量时,对照点的选择亦存在一些问题。下边根据我们几年来观测的实践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提出研究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测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田防护林的林带走向问题,以往人们曾多次做过观测研究,结论也较一致。在林后15H处,当风向与林带的交角由90°减小到67.5°时,对防护效果的影响不超过2%;当交角减少到45°时防护效果减低1倍多。大多数的结果证明,当风向偏角在±30°以内时,对防护效果的影响不大。并据此得出结论,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垂直。 现在,农田防护林已经发展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农田林网化,建立防护林综合体系的阶段。农田林网的营造,有赖于沟、渠、路、林、村(点)、桥的有机结合,全面规划。这样,问题就产生了。我省农田排灌沟、渠由于地形及习惯的原因,一般均呈东西、南北方向交错排列,而  相似文献   

8.
孙颖 《防护林科技》2014,(4):114-115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常受风灾危害,因此,营造农田防护林技术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农田防护林在设计上既要遵循防护林建设的一般原则,又要有利于节省农田,根据防护类型和地利条件,农田防护林可行3种设计:"工"字形四通式林网、"V"形多带长廊状农田林网、带刺灌木生态林围栏的防护用材兼用型农田林网。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对农田林网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则研究较少。揭示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有助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杨树是华北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所以我们对杨树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前言江苏省徐州市是平原农区.农田林网建设是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的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为了加强农田杯网在平原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标准和水平。该市打破强调林带机械走向的造林模式,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林带少占耕地,依托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配置林带,实行沟、渠、路、林相结合;坚持多林件、多树种、多功能、高效益的复层林结构。建设以农田林网为骨架,村庄绿化、小片丰产林、经济林、农林间作为主要内容的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平原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华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一个平原绿化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一些营造较早的农田林网,已经发挥了明显的防护效益。 为了积累我省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资料,我们在今年五月份对铜山县耿集公社的农田林网进行了防护效益观测。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取得了一些资料,现初步整理如下。 (一)农田林网可以降低风速 由于防护林带的机械阻力和树木枝叶的摩擦和分散作用,通过农田林网的气流,不仅流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动能量也被削弱,从而降低了风速,改变了害风的性质。我们对林网内外距地面一米高处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而对农田林网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研究较少,而这正是农田林网这种特殊农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掌握了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可以充  相似文献   

13.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高标准农田林网立体配套的原则 ,并从规划、用苗、栽植和管护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大庙镇农田林网建设的技术途径 ,最后对该镇农田防护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枣树林网建设刍议陈振虎农田林网建设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标志着林业建设的成功与否,而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农田林网建设几起几落,主要原因是林网更新过快,病虫危害严重。因此,如何使农田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如东县环农乡和新光乡的农田林网立地划分为3个类型。规划设计并实施了复合结构的农田林网。  相似文献   

17.
乌苏县是今年要实现农田林网化的县之一,需完成农田防护林463公顷,造林地土质差,任务很艰巨,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乌苏县订出几项新措施: 1.在对乡、场经济考核打分时,提高林业所占的比重。从去年的10分提到15分。全面完成林业生产任务记15分。其中农田防护林占8分,育苗2分,森林病虫害防治2分,其他造林3分。超额完成的按单项超额比例加分。凡农田防护林完不成者,其它项目也不记分,而且倒扣总分。  相似文献   

18.
我县是一个平原地区.结合农田水利,大搞农田林网化,是平原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1)不占用集体耕地面积;(2)林带分布均匀,交织成网,防护效果显著;(3)可美化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4)可提供大量的林副产品,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这种形式,适宜在苏北平原地区推广运用.下面主要介绍我县罗桥公社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9.
<正>我省平原地区,经过五十年代重点改造沙荒,六十年代有计划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直到七十年代向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发展。防护林占地面积达197.3万亩: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3306.41万亩,占适宜面积的44.58%,其中农田林网实占地面积166.6万亩。但七十年代以来营造的农田防护林面积大,而树种单一,栽植树种多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半干旱地区农田林网化所形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们从1982年开始测定丰镇县天德永大队现有农田林网防护效能,并准备今后继续对农田林网进行较系统的观测研究。现将农田林网小气候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