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大武 《四川蚕业》2013,41(3):38-39
<正>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对环境的要求,采用适度规模集中饲养,是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一种科学养蚕组织形式,具有"三省"、"三高"特点,即省人工、省桑叶、省投资,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高、养蚕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要提高小蚕共育质量,必须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
小蚕期是蚕儿建造躯体,营养生长比较旺盛的时期,又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生理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如何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小蚕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养好小蚕的关键。小蚕共育便是养好小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蚕不能离开其周围的环境条件而生存。如果环境条件适合于蚕的生长发育。蚕就能正常地完成其生活史。小蚕和大蚕的生理特点不同,对环境条件的需要也有所不同。因此,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大蚕的生理特点,掌握大蚕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饲养方法和技术措施,创造大蚕适宜的环境条件,使  相似文献   

4.
凌婷 《四川蚕业》2015,(2):30-31
<正>大蚕期是劳动力投入最集中、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丝腺发育生长及合成丝物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大蚕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和气象环境,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蚕体健康。本文从气象条件、饲育技术、消毒防病等方面着手,介绍了种茧育大蚕期的技术要点。1适宜的环境条件是保证温、湿度及气流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要使蚕生长良好,必须根据蚕的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龚春贵 《蚕学通讯》2002,22(1):55-56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对环境的要求 ,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科学养蚕组织形式。是蚕业产业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它具有“三省”、“三高” ,即省人工、省桑叶、省投资 ,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高、养蚕的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常言道 :“养好小蚕八成收”。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从事养蚕实践活动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因为小蚕身体小而弱嫩 ,易损失 ,体表面积大 ,且体表上密生刚毛 ,蚕体内水份易蒸发散失 ,需要补充热量和水份。“大蚕风里养 ,小蚕火里喂”就是这个道理。同时 ,小蚕生长发育快 ,对各种病原抵抗力弱 ,容易感染疾病。因此…  相似文献   

6.
小蚕省力化饲养技术要点与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祚忠 《中国蚕业》2011,32(1):86-88
小蚕饲养技术要点"养好小蚕七成收"这是养蚕经验的总结,养好小蚕是蚕茧丰收成败的关键。一方面,小蚕期比大蚕期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及病菌的侵害;另一方面,小蚕期感染病原后,病原微生物在蚕体内逐渐繁殖并通过排泄等途径污染环境再感染其它健康蚕。根据小蚕的生理特征,养好小蚕需要注重补催青,营造高温、高湿、消毒彻底的环境条件,并做到良桑饱食。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由于小蚕的生理特点,对饲养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小蚕期采用共育饲养这一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很好的贯彻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可大幅度节省桑叶和劳动力,有利于的增产、增收。我县九丝城镇从1991年开始实行小蚕共育,历经十载始终持之以恒,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不但取得了蚕茧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而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玲 《蚕学通讯》2011,31(1):29-31
养好大蚕尤其是5龄蚕是夺取蚕茧高产、稳产的关键.该文主要阐述了不良环境对养好大蚕的影响,并根据大蚕的生理特点、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要求,采取一定饲养形式将蚁蚕集中饲养,统一技术处理,共同饲养到一定龄期的过程。小蚕共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蚕的成败,蚕农把它总结为“蚕好小蚕一半收”,充分说明了这一技术的关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稚蚕(1~3龄)的生理特点,对生活环境有其独特的要求.它与大蚕(4~5龄)的生活环境要求完全不同,小蚕对温度十分敏感,抗高温多湿的能力强.在80~82F°之下蚕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强健.反之发育就不齐,减蚕率高,产茧量低.在多湿之下可保证桑叶新鲜,满足小蚕对营养和水分的要求.据调查蚁蚕食桑24小时后蚕体含水率从77%增加到85%.小蚕对空气的要求比壮蚕远远少得多,而对不良气体的抵抗力很弱.小蚕对桑叶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一龄蚕桑叶质量的优劣对蚕作安定和收成影响很大.小蚕对光线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光线的强弱,会使蚕儿趋向一  相似文献   

11.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在蚕的饲养时期中,1~3龄小蚕期饲养好了,蚕体强健,发育整齐,眠起齐一、病弱蚕淘汰少,到大蚕期就能增加对不良环境和病原的抵抗力。所以,养好小蚕是获取蚕茧产量高、茧质优的关键。目前小蚕饲养技术,因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技术基础差异,在技术措施上存在一定特色。在台州,广大蚕农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台州地区小蚕饲养的技术模式。现介绍如下。1适时、无伤害收蚁1.1收蚁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在,小蚕共育已基本替代了分户饲养稚蚕。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均收到良好效果。故这一环节已成为养蚕的重要一关。一般称1—3龄蚕为小蚕,4—5龄蚕为大蚕。然而有的资料认为小蚕应是1—4龄蚕,5龄才为大蚕。不管争论如何,共育本身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而创,所以哪种对共育有利,就择优选用。  相似文献   

15.
勉县小蚕共育技术推广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利军 《北方蚕业》2012,33(1):57-58
<正>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具有"三省"、"三高",即省人工、省桑叶、省投资、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高、养蚕的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杨雷  白红英 《四川蚕业》2012,40(4):30+35-30,35
根据小蚕的生长发育速度快、抗逆抗病性差、耐高温多湿的生理特点和作者的养蚕实践,提出增强小蚕抵抗性,促进小蚕发育整齐的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习惯上称蚕的四、五龄期为大蚕期。大蚕期食桑量大,绢丝腺发达,呼吸量大,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弱。因此,在饲养大蚕时要根据这些生理特点,改善其饲育环境,促使其充分饱食,达到蚕大茧重丝多的目的。现就大蚕饲养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一、合理用叶大蚕期的饱食是增产蚕茧和丝量的关键。但大蚕期的食桑量大,约占整个龄期的95%以上,尤其是第五龄约占全龄的85%左右。因此在饲养大蚕中,要注意既要促使蚕儿饱食,又要节约用桑,做到合理用桑。我们曾对五龄期蚕儿食桑时间进行调查,在24小时内,16~20小时有叶与24小时  相似文献   

18.
小蚕饲养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蚕茧产量,按照家蚕的生理特点,小蚕应加温保湿饲养,农村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蚕桑生产由过去集体共育转变为家庭饲养,集体条件下的小蚕加温设施与家庭饲养形式不相适应,小蚕饲育温湿度达不到要求,甚至补催青都没有做好,致使蚕茧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9.
"养好小蚕一半收",这是中国蚕农在历史悠久的养蚕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概括地说明了养好小蚕对蚕茧丰收的重要意义。小蚕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强,在自然温湿度下,春蚕、晚秋蚕往往不能达到小蚕生长发育的正常要求,需要给予人工加温补湿。  相似文献   

20.
宁南县是如何推广小蚕共育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露芸 《四川蚕业》2009,37(2):23-24
<正>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交由具有充足的蚕屋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专业户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三龄或四龄再分发给蚕农饲养大蚕的一种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