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科学评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该研究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15个副省级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排名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各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原因。结果表明:长春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分值为0.260,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14位,集约度等级属欠集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宫少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94-195
临沂市人多地少,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进一步促进其土地集约利用意义重大。在分析临沂市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数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的济南、青岛、日照、东营、菏泽和临沂市6个城市的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对比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于清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213-215
以鞍山为例,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和管理绩效4个方面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高的Ⅰ型;市辖区、立山区、海城市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较高的Ⅱ型;千山区、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度中等的Ⅲ型。为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监管、提高用地准入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以邹城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工业园区为研究区,分别选取10个与主区、9个与发展方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关的指标,构建“工业主导型”评价体系,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进行主导产业用地评价.结果表明,邹城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度分值分别为89.12和93.84分,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较好,主导产业用地结构较合理.但是,由于邹城市现处于成熟型资源城市阶段,为避免进入衰退期产业结构失衡,今后要积极探索新的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培育接续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顺利实现由资源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  相似文献   

8.
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丽莉  宋成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79-11383
在分析和评价青海省西宁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分值,并确定潜力级别。结果表明,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有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法规提供依据,有利于加强城市土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层次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13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要素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双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何能够增加土地投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行为或措施均应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范畴;同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市建成区、城区用地类型区、宗地3个空间尺度,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土地不同空间层次的区位特点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舒茂芳 《北京农业》2012,(30):189-191
从城市土地的内涵特性入手,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分析等,以怀化市城区为例,首先建立了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建设用地等9个指标对怀化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集约度予以评价,得出怀化市土地集约度分值为82.20%,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分值为85.13%,用地效益分值为79.26%。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高。但也存诸多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地效益,更好的集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2.
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分析南昌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模型:确定包括4个准则层、1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出南昌市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结果表明,南昌市城市土地目前处于适度利用状态,尚有巨大潜力可挖.最后提出几点促进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13个参评地级市为样本,参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来综合分析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结合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并分析各参评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和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南省东北高西南低,且北部地区整体优于南部地区;评价单元的地理区位、经济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导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各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制约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应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来实现各区域人口、经济和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集约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针对荥阳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现状,分别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约束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对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了有效提高荥阳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通过土地集聚效益,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极,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随之也出现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鉴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家对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越来越重视,走节约集约用地道路是开发区发展模式实现质的飞跃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采用国家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与湖南省设定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理清开发区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区走出一条集约用地的道路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江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95-196,199
通过建立城市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城市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城市各用地指标值进行适当比配,找出各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差异,得出柳州市各个城市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柳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以长沙市为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是影响长沙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因素,并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其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对已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并构建了一套适合现阶段我国东部中心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对福州市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将其与中国东部沿海其他11个主要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从更深层次揭示了福州市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能够有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我国发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构建的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采用障碍度模型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对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2008-2017年,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得分不断上升,但三者增长率差异显著.(2)指标层第一障碍因子由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向人均建设用地转变,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因素由经济发展因素向人口压力转换.(3)压力、状态系统的障碍度处于增长态势,土地状态系统是阻碍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张剑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71-74,139
依据城市近郊区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探讨为主线,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讨论了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对城市土地利用的3种模式:旧城改造模式、“退二进三”模式、“城中村”改造模式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评述。以无锡新区为例,分析了结构型和生态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提出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结构集约型和生态集约型的目标,探讨了建立结构集约型和生态集约型建设用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