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除水稻肥床旱育秧田杂草除草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除水稻肥床旱育秧田杂草除草剂的筛选魏宏根葛玉林(兴化市植物保护站225700)水稻肥床旱育秧田土壤肥沃,前期土壤湿润,其生态环境有利于湿生、旱生多种杂草的发生危害。水稻肥床旱育秧田草害的主要特点是: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危害严重,难以防除。优良的化...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目的 (1)通过本试验,了解精吡氟禾草灵对防除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2)重点掌握本除草剂在旱田作物田的使用技术,并了解其对作物的安全性,为旱田除草剂的推广和安全使用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适合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的新型封闭除草剂品种,进行了寒地水稻旱育秧田杂草防除效果和水稻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30%恶嗪草酮悬浮剂180~450 mL?hm‐2对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好,药后25 d株防效均在90%以上;但当使用剂量在300 mL?hm‐2以上时,水稻生长出现不良现象,从防除效果和水稻的安全性两方面考虑,建议30%恶嗪草酮悬浮剂在水稻旱育秧田播种覆土后使用低剂量12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怀宁县金拱镇稻田杂草发生与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怀宁县金拱镇水育秧田、旱育秧田、半旱育秧田、移栽稻田、直播稻田、抛秧稻田等水稻主要类型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各类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6~200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水稻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旱育秧等不能轻型栽培方式。调查结果,浙江省水稻田共有杂草41科77属131种和2变种,其中主要杂草21科35属41种和1变种,如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牛毛毡、丁香蓼等。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晚稻田次之,早稻田最轻;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以稗草占绝对优势,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地常规移栽田,旱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6.
水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田杂草防除,要在农业措施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稻田杂草优势种群,选择高效除草剂,适时进行防除。一、肥床旱育秧田以防除稗草、马唐、小藜等为主,可亩用60%新马歇特乳油(丁草胺)80~120毫升、或  相似文献   

7.
<正> 50%乙草胺乳油属酰胺类旱田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其杀草机理是抑制和破坏杂草种子细胞蛋白酶,抑制幼芽、幼根的生长,刺激根产生瘤状畸形,致使杂草死亡。旱田作物吸收后很快代谢分解,对作物安全。该药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河北省宣化农药厂生产。1989~1990年我们在花生田、玉米田、棉花田、大豆田进行了除草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乙草胺能有效的防除旱田主要杂草,除草效果良好,而且对作物极为安全。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尔是台湾惠光集团上海惠光化学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旱田专用土壤封闭用触杀型除草剂。能一次性铲除花生田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对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常用剂型为43%乳油。  相似文献   

9.
旱田杂草的危害及除草剂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嵇国春 《农技服务》2010,27(2):228-228
通过对北票地区主要农田杂草种类及危害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当地旱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情况,据此提出了两大类型旱田除草剂的关键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水稻抛秧田除草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以来,广东省水稻抛秧田除草剂的推广应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水稻抛秧田除草剂的合理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广东省水稻抛秧田杂草的危害问题。各地应根据不同的杂草群落、栽培情况,选择相应的除草剂。水稻抛秧田除草剂将朝着安全、高效、成本低、运输和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赤峰地区向日葵田杂草种类、发生情况及向日葵除草剂应用现状,梳理了向日葵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向日葵生产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和化学除草剂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田间阔叶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调查了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旱田、水田和蔬菜田阔叶杂草的发生情况、杂草种类、杂草密度和主要优势杂草,掌握了不同作物田间阔叶杂草群落分布概况。结果表明,旱田(玉米,大豆,小麦)主要阔叶杂草有12科20种;水田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且危害较重,阔叶杂草种类虽多但危害不大,共有10科12种;蔬菜田7科8种。各作物田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不同作物田杂草群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田杂草种类繁多,若单纯依靠人工去拔除,费时又费力,而且不能彻底清除,选用有效的除草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马铃薯田的除草难题,有效控制杂草的滋生,为马铃薯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常见的杂草类型进行了总结,同时阐述了各种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崇明县油菜种植面积稳中存升,但由于生态环境条件、耕作方式及栽培措施的不同,油菜种植环境与种植方式呈现多种多样,导致油菜田杂草种类和群落组成不尽相同,差异很大,且不断变化。我县油菜田杂草种类主要有看麦娘、稗、早熟禾、罔草、千金子、雀舌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稻槎菜、猪殃殃、碎米荠、婆婆纳等阔叶杂草,其中前茬作物为玉米等的油菜田杂草由阔叶杂草构成优势种群,而前茬作物为水稻的油菜田则以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在生产中由于长期使用高效盖草能、稳杀得等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使用较少,使油菜田的阔叶杂草在没有禾本科杂草竞争的条件下生长茂盛,危害越来越重。因此,防除阔叶杂草已成为当前油菜田化学除草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崇明县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西北部属于旱缺雨的旱作农业区,旱灾发生频繁,近几年旱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验证一些旱田除草剂的推荐剂量是否适于该地区,我们在2001年对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的茎叶除草剂——10%阔除乳油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本地区大豆田除草的最佳施用剂量,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民和服务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苇田杂草是苇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杂草存在的多与少直接影响芦苇的产量,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当前苇田杂草综合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分析了苇田与农田在杂草科研和治理方面的差距,提出采用生态调控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合理优化水肥措施,促进芦苇生长,增强竞争力,达到减少或抑制杂草的目的;提高除草剂的利用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除草剂用量,达到控制草害与丰产增收的目的,保证芦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大力使用,冬种油菜田禾本科杂草优势种的比例已逐渐下降,阔叶杂草已明显上升,如牛繁缕、猪殃殃等越来越严重,形成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群落。因此,必须选用油菜田的混用除草剂,做到既能防除单子叶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以扩大杀草谱。  相似文献   

18.
肥床旱育秧田可发生杂草42种,以稗草、马唐、鳢肠、空心莲子草、丁香蓼等为优势种。杂草群落明显受农业措施的影响,其中床址、盖种土来源可起决定作用。杂草群落主要有两大类型,即前茬为稻田的类型和前茬为旱田的类型。田间杂草的发生高峰在播种盖土后的5~7d。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丁草胺-恶草灵混用和二氯喹啉酸-苄嘧黄隆混用是最适宜药剂配方,前者于播种盖土后作土表处理时杂草的防效达81.5%~97.0%,后者在揭膜后2~3d(秧苗达2叶时)作茎叶处理,防效则在95%以上。并对有关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由此建立的肥床旱育秧田化除配套技术对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全省农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农田杂草有36个科约13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有17种,阔叶杂草有113种。全省旱田杂草有27个科103种,水田杂草有14科29种。其中玉米田杂草有27个科81种,大豆田杂草有25个科78种。  相似文献   

20.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及除草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是影响旱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旱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和筛选合适的旱稻田除草剂,调查了旱稻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了5种常用除草剂达93.3%的防治剂量及复配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旱稻田杂草种类多、数量大,播后20 d是杂草萌发高峰期。3 000~3 150 mL/hm2旱稻除草剂1号和3 750 mL/hmm2农思它对旱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3.39%。2种除草剂之间相互复配的效果都不好。多种除草剂复配可采用旱稻除草剂1号+丁草胺+农思它、旱稻除草剂1号+丁草胺+二甲四氯、旱稻除草剂1号+农思它+果尔,此3种方案防效较好,防效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