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新疆地区的15个地、州、市作为实例,以2008年的截面数据,并结合新疆各区域特点和数据的取得等方面因素,选取经济、社会、资源、科教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采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采用SPSS中的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把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6类,并以此为基础分类提出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1-15474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36项,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综合经济发展因素、工业发展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基础设施因素、人口因素6个方面,其累积贡献率达到92.808%;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甘肃省14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落后区4种地域类型。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深圳市东部地区海滩邻近海域水质进行调查分析,利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8类污染物指标降维得到5个主成分,按照主成分权重加权分析,计算各监测站位主成分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以此评价深圳东部海滩邻近海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深圳市东部地区海滩邻近海域水质进行调查分析,利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8类污染物指标降维得到5个主成分,按照主成分权重加权分析,计算各监测站位主成分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以此评价深圳东部海滩邻近海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5.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农田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乌兰浩特地区农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索对农田土壤污染物进行判定和识别,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状况进行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土壤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揭示土壤污染物相互间的内在关系,可对定量化的土壤复合污染研究或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说明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庆广  时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0-12843,12846
目前,合肥市城市化进程跨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与胁迫,合肥市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或潜在的威胁。笔者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判断合肥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近10年合肥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若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其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长吉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该研究构建了长吉地区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春、吉林2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5 ~ 2012年,长春、吉林2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差异较小,且均逐步提高,基本呈现粗放→低度集约→中集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为对象,提出了用于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建立了山西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的综合指标-综合主成分,分别选取出了反映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成分,并用熵值法对其赋权,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计算出山西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对综合主成分进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它服从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山西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主成分及其评价标准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新时期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天山北坡轴心城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和昌吉市为研究区,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多因子综合法对研究区2010-2015年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主成分降维分析方法分别对各城市驱动因子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4个城市在2010-2015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上升;为了加强横向对比,分别求取了4个城市在研究时段内土地集约利用的平均水平,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石河子市(0.546)、乌鲁木齐市(0.524)、克拉玛依市(0.503)、昌吉市(0.479);通过主成分降维分析分别对4个城市从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结构与强度、社会人文状态和生态持续性4个方面归纳出了影响城市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构成及功能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13和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差异较大,不平衡状况比较严重;各市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年际变化较少,但长时段会有所变化。2010—2014年综合排名上升的城市有盐城、南通;下降的有扬州、镇江和连云港;其他城市排名大致不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安徽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7年最新统计资料,采用新型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17个省辖市可以划分为5类,其中合肥作为省会,是全省综合实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城市。评价结果符合安徽省经济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2.
吕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07-7908
以新合肥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新合肥生态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分别构造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和社会经济综合评价函数,且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模型计算出新合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划分出新合肥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类型,为新合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这些指标为指导收集了福建省1997~2008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发生了显著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在大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在原始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情况下,使数据结构得以简化。作者分析了合肥市新站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因子与污染物之间的数学模型,再用该模型计算出各点位相对污染程度,并对监测布点进行分类。以此选出最佳监测点位,可为大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提供方法,为合肥市新站区环境质量的分区和分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生态承载力定量分析喀纳斯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方法]利用"3S"技术获取了喀纳斯景区1992、2000和2005年3个年份的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构建景区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状态空间法求算的可持续承载指数进行可持续发展程度区间划分,对景区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从景区的资源承载、环境承载、生态弹性和生态承压等方面析出13个资源类、环境类、社会经济类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喀纳斯景区的生态承载指数从1992年的0.066 9,下降到2000年的0.048 5,2005年的0.004 6;而承载状态从1992、2000年的可持续承载下降到2005年的弱可持续承载.[结论]基于生态弹性状态、载荷状态与可持续承载状态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区间的划分,可从整体上反映区域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省域中心城市具有经济体量大但综合承载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合肥市2010—2019年综合承载力数据表明,合肥市承载力发展情况良好。2014年后合肥市已经实现在理想城市综合承载力内实现可持续发展。10年间硬件承载力取代软件承载力成为制约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因素,管理、资源和土地承载力代替科技和设施承载力逐步成为较大的障碍因子。建议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环境整治手段、强化基础产业引入和促进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发展等方面促进合肥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持续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领域的体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文章在对渭源县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本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渭源县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资源环境方面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社会方面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源县应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莫昭展  曹福亮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96-11101
[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反映银杏品种的分类特点。[方法]考察11个反映银杏种子性状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个数,建立主成分方程,由此确定各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结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银杏种子性状转化为3个独立的指标,降低银杏品种性状分析的难度。同时,由于综合的信息量大,增加分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论]该研究可为银杏核用品种分类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 6个品种的甘薯叶为试材,测定甘薯叶的水分、脂肪、蛋白质、花青素、绿原酸、咖啡酸、β-胡萝卜素、镁、锌、硒等 20个相关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压缩,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前 4个特征值大于 1的综合指标即功能因子、营养因子、营养辅助因子及蛋白质因子,并且前 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 96.184%。以各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由主成分得分和对应权重线性加权求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罗兰的综合评分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甘薯叶品质评价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功能因子、营养因子、营养辅助因子和蛋白质因子,试验结果为甘薯叶的开发利用及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