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研究3年生油茶低产林幼林的最佳磷肥施肥量,进行了磷肥施用量与油茶树高、冠幅生长的回归试验。结果表明:油茶低产林幼林树高、冠幅生长与磷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均符合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反应曲线为典型凸形抛物线,即树高和冠幅生长指标均存在1个峰值。峰值以前,树高和冠幅生长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峰值以后,树高和冠幅生长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根据回归模型方程式求解,得到树高、冠幅生长量最大时对应的磷肥施用量分别为0.118 3、0.126 2 kg,对应的最高理论树高、冠幅分别为108.87、385.44 cm,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87%、119.62%。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倜 《青海农林科技》2007,(1):17-18,22
杉木林进行4a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和钙镁磷肥能明显促进杉木幼林生长。4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7.4%和73.9%,地径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96.8%和103.7%;7a生杉木幼林树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64.6%和88.7%,地径生长分别增加76.1%和69.1%,钙镁磷肥对杉木生长具明显后效作用。尿素和氯化钾肥对杉木幼林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林地,开展不同坡位和施肥量的火力楠幼林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火力楠胸径、树高均值分别达到2.32~3.30 cm、1.98~2.68 m;不同坡位和施肥量对火力楠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各处理中以中坡位施肥100 g/株最有利于火力楠幼林生长;在不施肥和低施肥量处理中(施肥量0~100 g/株),中、下坡位处理的火力楠胸径和树高显著大于上坡位,其胸径和树高相较上坡位分别提高14.70%~37.07%和20.20%~25.82%;在中、高施肥量处理中(施肥量250~400 g/株),不同坡位火力楠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差异不显著。从提高火力楠生长量和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对应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250 g/株、100 g/株和0~100 g/株,该施肥方案可作为火力楠造林生产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于2008-2010年进行了木荷防火林带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木荷幼林施肥效果显著;氮和磷是木荷幼林树高及地径生长的主要因子,单施氮肥(N100kg/hm2)3a生树高生长增益为23.6%,地径生长增益35.3%;单施磷肥(P2O525kg/hm2、50kg/hm2、100kg/hm2),树高增益14.6%~22.8%,地径增益17.6%~29.4%;氮磷配合(N100kg/hm2、P20550kg/hm2),树高增益为34.1%,地径增益为39.7%,肥效指数为2.51;最佳的施肥组合及配比为100kg/hm2N、50kg/hm2P2O5、100kg/hm2K2O配合施用,3a生树高增益可达41.5%,地径增益可达48.5%,肥效指数为2.97。对木荷防火林带幼林进行施肥,既促进木荷早成林成材,又提高其防火效能,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间伐和施肥措施对杉木中龄林生长的影响程度,对实施不同间伐强度和施肥处理后3年的杉木生长效果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杉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间伐强度对平均树高的影响不显著;林分蓄积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呈现递减的趋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径阶分布逐渐偏离正态分布曲线而向右偏移,即大径阶所占株数百分比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而小径级所占总株数百分比表现趋于下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磷肥对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用显著,建议在红壤的立地条件下多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石墨烯与复合肥混施对1、3年生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杉木幼林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00、30、20 mg·L-1石墨烯(0.5 L·株-1)与复合肥(50 g·株-1)混施(A1~A3处理)对杉木幼林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的短期影响,以仅施复合肥为对照(CK)。[结果]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1年生杉木幼林平均地径增幅先降低后升高,A1处理有利于其地径生长;A3处理则有利于树高及冠幅生长。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3年生杉木幼林平均树高和冠幅增幅逐渐升高,A1处理有利于其树高和冠幅的生长;A2处理有利于地径生长。方差分析表明,混施对1年生杉木幼林地径生长及3年生幼林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石墨烯与复合肥混施有利于杉木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南酸枣幼苗的生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南酸枣幼苗生长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年每株南酸枣幼苗施放有机肥2. 0kg为幼林时期最佳施肥量,胸径生长量提高33. 78%,树高生长量提高30. 34%。配方施肥对幼苗光合相关指标的影响均显著,且最佳施肥量处理12的光合能力最强,进一步说明适宜的施肥量能提高南酸枣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晓明  许康生  王小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90-10791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技术及其效益分析。[方法]在对7年生杉木人工幼林的施肥对比试验中,设3种施肥处理:钙镁磷肥500g/株、尿素250g/株和磷肥250g/株+尿素125g/株,不施肥为对照,采用挖环状沟施肥法,年底11月根据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调查,计算各试验区立木材积和蓄积量。[结果]施肥5年后杉木人工林的立木蓄积量,以施磷肥处理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17.13m3/hm2,净产值增加33776元/hm2;磷肥+尿素混合施效果次之,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9.04m3/hm2,净产值增加16284元/hm2;施尿素对林木作用不大,仅比对照区年均增加立木2.38m3/hm2。[结论]磷肥施用效果最佳,施入后杉木人工幼林的林木生长平稳.其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越趋明显。  相似文献   

9.
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林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及密度效应,基于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米老排皆伐迹地不同密度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①在间苗作业后1.0~3.5 a,未间苗抚育林分(ck)与间苗抚育林分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上差异显著;但各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间苗处理提高林分平均生长水平和减小林分径阶分化程度的作用明显。②间苗抚育林分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与密度呈负相关;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第2年,间苗抚育林分出现在第2~4年。前5 a为种子更新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保留合理密度对林分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③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2~3年相交,而间苗处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5年仍未相交;林分优势木前5 a的高生长处于旺盛期。④未间苗抚育和间苗抚育的林分径阶分布类型不同,前者呈倒J型分布,后者近似正态分布,间苗处理改变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⑤在间苗抚育后第3.5年,密度较低林分的平均生长量优于密度较高处理林分。⑥充分利用米老排种子成熟期、落种期和天然更新特性,通过科学的采伐期、采伐方式、迹地剩余物清理方式和迹地更新林的间苗抚育措施,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和促进其更新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人工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杉木无节材的科学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4年生杉木林中建立4种不同修枝强度(修掉树干直径6、8、10、12 cm位置以下的枝条)的试验小区30个,在各试验小区中随机选择修枝木和不修枝对照木,修枝木每年修枝1次直至修枝高度达7 m后停止修枝。试验后连续20 a调查试验林杉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枝对杉木树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修枝后1 a(5年生)至修枝后8 a(12年生),6 cm和8 cm的高强度修枝对杉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有显著抑制作用,10 cm和12 cm的中低强度修枝对杉木胸径和单株生长量有显著促进作用;杉木修枝后20 a与未修枝杉木相比,6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降低了0.4%、3.7%和3.7%,8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树高增加了2.0%,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降低了4.4%和2.2%,10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增加了6.5%、8.0%和6.7%,12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增加了5.5%、6.2%和8.5%,但不同修枝强度与对照杉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复混肥对木薯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大田生产中施用复混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6种不同复混肥料处理,另设不施肥作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木薯株高、茎粗、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与不施肥处理对比,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木薯生长后期的茎粗(P<0.05,下同),其余施肥处理对木薯的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P>0.05);6种复混肥处理的木薯鲜薯产量均有提高,其中施用绿先机木薯专用肥和桂绿木薯专用肥处理增产显著;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块根淀粉含量,其中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的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除施用禾中王木薯壮根膨大复混肥处理外,其余施肥处理木薯淀粉产量均有增加;除南风木薯专用肥外,其他5种复混肥均可增收,其中桂绿木薯专用肥增收最高,绿先机木薯专用肥次之。综合比较,桂绿木薯专用肥的效果最好,鲜薯增产6310 kg/ha,增产25.2%,淀粉增产16.7%,增收2735元/ha;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鲜薯增产5533 kg/ha,增产22.1%,淀粉增产13.6%,增收1873元/ha。【结论】木薯复混肥均有利于木薯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桂绿木薯专用肥最好,其次为绿先机木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生长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促进棉花基肥的合理施用及棉花化肥的减施增效。【方法】设置基肥施肥量分别为20、30、40、50和60 kg/667m2的5个处理,分别在2叶期、4叶期和6叶期采样,测定棉株株高、鲜重、干重,对比不同肥力水平下棉花苗期生长情况;棉花采收期,测定不同基肥水平下的棉花产量和衣分。【结果】不同基肥水平对棉苗株高、鲜重、干重及干物质比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综合指标及经济性较好。产量与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但衣分随施肥量增加有所降低;各处理皮棉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以基肥施肥量30 kg/667m2处理的经济性最好。【结论】在所设5个不同基肥施用水平之间对棉花苗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影响不大,从经济性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在后期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及合理追肥条件下,基肥施用量以30 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麻疯树基肥施用适宜深度,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深度(0、10、20、30 cm)对麻疯树云热-1号根、茎及叶生长、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比较,施肥可显著促进麻疯树各器官生长,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其中,在试验初期,地径和茎高随施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之后,地径和茎高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其次是施肥深度10 cm的。随施肥深度增加,4条侧根总长、1级侧根总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施肥深度20 cm的最大,处理间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和氮、磷及钾积累总量的差异显著;肥料深施(10~30 cm)也明显提高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可见,麻疯树基肥施用土层深度以20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就生物有机肥对木薯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对于提高木薯的株高、茎径和叶面积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后期,各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径和叶面积指数均比对照的高。另外,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提高木薯块根的产量,其中750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88%;450kg/hm2、600kg/hm2、900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06%、49.36%、20.88%。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壤有效磷水稻磷肥施用推荐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磷肥(P2O5)施用量与土壤有效磷(P2O5)的关系,建立磷肥推荐体系。结果表明,磷肥施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施磷量在0~112.5 kg.hm-2,有效磷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施磷过量后有效磷不再提高。磷肥施用显著提高有效穗和千粒质量,使水稻增产11.4%~29%。施磷量与水稻产量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150 1x2+34.716x+7 125.6。本试验条件下,当土壤有效磷超过21.3 mg.kg-1,水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即土壤磷临界值为21.3 mg.kg-1;每公顷土壤增加1 mg.kg-1土壤有效磷,需施入磷肥(P2O5)9.6 kg,即土壤磷临界值为9.6 kg.hm-2。应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与磷肥临界值推荐施肥,得出的适宜施磷量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有机肥的施用量对招远铁把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对铁把瓜幼苗生产作出指导。本研究采用穴盘育苗方法,设置10、15、20、25 kg/m3有机肥用量水平以及对照组。结果表明:适宜的有机肥用量对铁把瓜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招远铁把瓜幼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及壮苗指数先增加后降低。有机肥用量为15 kg/m3时,茎粗、生物量及壮苗指数达到最大;有机肥用量为20 kg/m3时,株高达到最大。综合分析确定招远铁把瓜育苗适宜的有机肥用量为15~20 kg/m3,为招远铁把瓜育苗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需求及化肥减施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氮、磷、钾肥的施用现状及需求情况,为合理施肥和科学减施化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农户调查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水平及氮、磷、钾肥施用情况,阐明不同氮、磷、钾水平对春小麦产量构成及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影响。【结果】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平均为(6 985±867)kg·hm -2,偏高产及高产农户比例达82.7%;随着产量水平提高,氮、磷肥施用量和过量施肥量均呈降低趋势,钾肥施用量总体不足。平均来看,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294、162和49 kg·hm -2;97.1%的农户氮肥投入过量,过量施氮量为69—114 kg·hm -2;20.5%的农户磷肥投入过量,过量施磷量为18—42 kg·hm -2;钾肥投入总体不足,比推荐施钾量少30—51 kg·hm -2。氮肥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在120—240 kg·hm -2时,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均显著增加,并在施氮量180 kg·hm -2时达到最高,此时籽粒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亦达到最大,分别为168.2、23.9和23.2 kg·hm -2;随施氮量增加,氮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平均值为56.5%,磷收获指数呈增加趋势,钾收获指数表现为下降趋势。施氮180 kg·hm -2时,春小麦氮素需求量达45.8 kg·Mg -1,比对照增加19.6%;磷需求量从不施氮的6.0 kg·Mg -1显著降到高量施用氮肥(240 kg·hm -2)的5.3 kg·Mg -1,而钾需求量则从42.6 kg·Mg -1增加到49.7 kg·Mg -1。磷肥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时春小麦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明显增加,但地上部生物量和穗粒数均明显降低,因此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平均为5 446 kg·hm -2。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籽粒吸氮量、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需求量,平均值分别为141.6 kg·hm -2、54.5%和25.9 kg·Mg -1,分别比不施磷肥提高28.6%、27.9%、26.2%;施用磷肥亦可促进磷素向籽粒转移并提高磷收获指数,籽粒吸磷量和磷收获指数分别比不施磷肥提高15.9%和15.2%,磷需求量呈增加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 钾需求量随施磷量增加显著降低,从不施磷的68.1 kg·Mg -1降到施磷120 kg·hm -2的49.7 kg·Mg -1。钾肥试验结果发现,施钾量对生物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每公顷穗数,籽粒氮、磷、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高量施钾(75 kg·hm -2)可显著减少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和氮、磷、钾收获指数,穗粒数比对照下降9.1%,千粒重比对照增加7.6%,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可达57.2%、73.5%、7.3%。施钾60 kg·hm -2时,氮、磷、钾需求量均达最高,分别为55.3、5.5、57.6 kg·Mg -1,而高量施钾(75 kg·hm -2)时,氮和钾需求量显著降低20.6%和13.7%。可见适量施钾可提高氮、钾需求量,而高量施钾则降低氮、钾需求量。【结论】减少氮肥、调控磷肥、适当增加钾肥依然是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化肥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春小麦氮需求量为38.3—57.2 kg·Mg -1,在适量施用氮、磷、钾肥时可显著增加;磷需求量为5.1—6.0 kg·Mg -1,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对磷、钾肥无显著响应;钾需求量为42.6—68.1 kg·Mg -1,随施氮量增加呈升高趋势,随施磷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在高量施钾时显著降低。推荐氮肥适宜用量为120—180 kg·hm -2,比农户平均施氮量减少25%—60%;磷肥用量在48—96 kg·hm -2时,更有利于稳定春小麦产量并促进氮、磷向籽粒的转移,比农户平均用量减少40.7%—70.3%;钾肥用量在0—60 kg·hm -2时可稳产增质,在现有施肥水平上适量增加即可。  相似文献   

18.
谷子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谷子施肥技术,为谷子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谷1号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采用A(N70%底肥和30%追肥)和B(N 30%底肥和70%追肥)2种施肥方法和N与P、K(作底肥)不同的施肥量,研究施肥与谷子产量的关系。[结果]在2种施肥方式下,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谷子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施N 100与50 kg/hm2和150与50 kg/hm2产量差异极显著,施N 150 kg/hm2与100 kg/hm2的产量差异显著;施P肥量由35 kg/hm2增加到70 kg/hm2时,谷子单产提高7.2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K肥量由30 kg/hm2增加到60 kg/hm2时,谷子单产提高8.07%,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就A与B 2种施肥方式相比,B施肥方式产量明显高于A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新疆杨幼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清水对照,用3种浓度的植物喷施灵肥液(0.65、1.30、2.60 g/L)喷施一年生新疆杨扦插苗。测定处理前后植株的株高、地径。喷肥后3~5 d内,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光合速率。[结果]经植物喷施灵处理后,新疆杨苗木的生长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2.60 g/L植物喷施灵处理新疆杨株高净生长量最大为5.19 cm,地径的净生长量4.19 mm。植物喷施灵各处理均提高了新疆杨叶片的光合速率。2.60 g/L植物喷施灵处理明显缓和了新疆杨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结论]2.60g/L植物喷施灵处理促进新疆杨生长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沼液施用量代替化肥运筹甜瓜对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甜瓜生产减肥减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化肥处理(CK)与沼液处理,其中CK施用复合肥600 kg/ha,T1、T2、T3和T4处理沼液总施用量分别为100、140、180和220 t/ha,各沼液处理均按照基肥与果实膨大肥的比例为1∶1进行运筹。在甜瓜的生长特定期测定株高、茎粗、病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器官干重,以及果实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沼液在基肥用量为70~110 t/ha时,甜瓜的株高和茎粗与CK施用效果无明显差异;T4处理的甜瓜植株叶绿素SPAD值最高(86.61),而T3和T4处理的病害指数最低(14.06);除T1处理外,其他沼液组干物质积累量与CK均无显著差异(P>0.05),T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240.66 g);T4处理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分别为9.71%和88.27,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沼液处理土壤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均低于CK,且随着沼液施用量增加相对丰度不断减少;T3处理土壤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10.08%),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最低,分别为2.92%和2.23%。真菌中T3处理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最高(81.19%),而T3和T4处理的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相对丰度明显低于CK及T1和T2处理。同时,T3处理土壤的细菌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真菌的Chao1指数低于CK、T1和T4处理,而Shannon指数最低。【结论】沼液总施用量在180 t/ha(基肥90 t/ha,果实膨大肥90 t/ha)条件下能促进甜瓜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升果实品质,并提高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同时降低真菌的多样性,可在甜瓜实际生产中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