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国勤 《农学学报》2015,5(3):113-121
自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来,江西省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由于循环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友好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江西省在该区域正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优势、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和助推建设“美丽湖区”等多方面的意义;(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物多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基础良好和政策扶持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3)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主要有立体型、共生型、再生型、循环型、减灾型、休闲型、低碳型和复合型等类型与模式;(4)根据调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循环农业发展尚存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资金不足、技术不新、模式不优、推广不力、素质不高、规模不大、链接不紧、交流不多、奖惩不力和效益不佳等各种问题;(5)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加强学习,加深认识;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模式,创新技术;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培训人才,提升素质;开展交流,扩大合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重视科技,加强研发;强化推广,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2.
旱作农业区春油菜不同施肥模式下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早作农业区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春油菜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模式下春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观测、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模式对春油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次性施入尿素329.0 kg/hm2、三料过磷酸钙124.5 kg/hm2、氯化钾75.6 kg/hm2、有机肥1 700.6 kg/hm2,采用垄膜沟植栽培使产量达到4 425 kg/hm2,是较理想的栽培模式;基施尿素224.5 kg/hm2、三料过磷酸钙194.5 kg/hm2、氯化钾93.4 kg/hm2、有机肥1 256.0 kg/hm2,在蕾苔期追施尿素75.6 kg/hm2,可以满足春油菜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产量达到4 366 kg/hm2,是较为合理的露地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寒旱区N·P·K肥不同用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  朱春来  孙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98-14099
[目的]探讨N、P、K肥对旱地春油菜品种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N、P、K肥用量对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肥料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F=14.87),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拟合系数r=0.982)。N、P、K肥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肥〉K肥〉P肥。N、P、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肥×磷肥〉氮肥×钾肥〉磷肥×钾肥。产量与N、P、K肥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2024.66+343.15X1-19.74X1^2;Y2=2849.97+165.53X2-6.62X2^2;Y3=3708.01—207.23X3+18.56X3^2Y1的最大值为3534.22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30.35ks/hm^2;Y2的最大值为3884.41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7.50kg/hm^2。Y1的最佳值为3534.16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29.60kg/hm^2;Y2的最佳值为3884.22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4.95kg/hm^2。[结论]N、P、K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庆阳地区春玉米的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物候变化规律,给粮食生产安全及情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黄土高原庆阳地区有代表性的物候观测站的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气温、降水、≥10℃的活动积温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春玉米生育期的气候资源及物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玉米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6℃/10a;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8.7 mm/10a,但绝大多年份雨水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积温呈增加态势,变化速率为58.0℃/10a,热量资源充足;稳定通过10℃的日期为偏早出现趋势,变化速率为6.3 d/10a。春玉米全生育期日数呈现为缩短的响应特征,减少量为1.7 d/10a。因此,气候变化对春玉米种植较为有利,尤其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拓展种植界限及提高产量。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品种及播期进行生产,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充分挖掘气候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为精准脱贫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山丹马场的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约20 000hm2,为提高油菜产量,优化品质,增加农户收入,我们总结了多年来的高产栽培措施,为我场旱地春油菜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春油菜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以起垄覆膜膜侧沟播模式产量最高,为4 292.3 kg/hm2,较平作沟播模式增产38.63%;农艺性状均较平作沟播模式表现好,经济性状除千粒重较对照稍低外,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均为最多。此种植模式可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甘肃种植的早熟高产春油菜品种,从全国引进新育成油菜新品种11个在甘肃省主要春油菜产区民乐县种植鉴定。通过对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民乐县油菜品种苗期生育进程差异较大,开花后逐渐缩小;选择千粒重和荚果数较多,而分枝高度较低的品种,更有望获得较高的产量。徽豪油12号和徽豪油10号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良好,折合产量超过了4 500 kg/hm~2,适宜本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循环农业模式是在遵循“4R”原则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指导理念,根据循环农业特征和目标并结合外部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达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合肥桂和生态养殖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其模式组成以及该模式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从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目标、模式分类的原则以及相应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探究循环农业模式,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内在机制作用,解决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1—2017年高寒地区贵南县气象局观测的油菜生育期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K突变分析、变异系数法等对高寒地区油菜各生育期积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7年高寒地区贵南县稳定通过0℃-播种期积温、播种-成熟期积温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而油菜出苗-五真叶期积温呈现极显著的增加趋势。高寒贵南县油菜播种-出苗期、抽薹-开花期、五真叶-现蕾期的积温随年际延长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而现蕾-抽薹期、开花-成熟期积温随年际的延长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油菜播种-成熟期和开花-成熟期积温的年际间变化幅度最小,而稳定通过0℃-播种期、现蕾-抽薹期、五真叶-现蕾期、抽薹-开花期、出苗-五真叶期、播种-出苗期积温的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在0.27~0.62。突变分析表明,油菜出苗-五真叶期、开花-成熟期、播种-成熟期的积温分别在2003、2001和2004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10.
为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产上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平原12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的气象资料和2010-2015年春甘薯生长发育的监测数据,将春甘薯生育期划分为5个生育时期,利用回归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春甘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9℃/10a,在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周期性变化明显,主要有18~20a、9~10a和5~6a3个振荡周期;春甘薯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平均为1 212h,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4%,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2h/10a,周期变化主要有20~25a和10~15a2个振荡周期;全生育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周期变化主要有14~15a、8~10a和4~5a3个振荡周期;春甘薯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平均为17 852kg/hm2,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4kg/(hm2·10a);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平均为11 322kg/hm2,气候倾向率为-415kg/(hm2·10a),其高低交替变化显著,主要有18~20a、10~12a和5~8a3个振荡周期。河北省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减少,降水变化不明显,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降低,均存在振荡周期,光、温、水气候因子变化对春甘薯生产具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环境成本纳入分析范畴,对规模化养猪场进行效益分析,为全面揭示与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环境价值理论和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问题,构建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用构建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计算陕西咸阳市某规模化养猪场2006年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结果】该养猪场当年环境成本高达13万元多,其利润的50.2%以上是以环境损失为代价的,效费比低于1.07,利润较差的年份其效费比则更低。【结论】构建了基于环境成本的规模化养猪场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全面揭示和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有助于引导养猪场改善生产条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正确评价节水农业,有利于规模化节水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探讨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发展情况。【结果】提出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未来的发展趋势,阐述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结论】综合效益评价已经涉及人类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使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综合评价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整理、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对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开展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政策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国内外清洁能源工程税收政策的比较,分析了现有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不足,提出了增强税收政策的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的协调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并从鼓励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体系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杂交狼尾草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品种赛迪10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10.0%)的杂交狼尾草根、茎、叶浸提液对赛迪10的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5.0%)的根、茎浸提液对赛迪10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中低浓度(5.0%~7.5%)的根、茎、叶浸提液对赛迪10的苗高、根长和苗鲜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兴起与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关系,阐述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双赢互动性。并对如何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现代农业,推动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霜  李光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4):183-184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态的农业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对国外5种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介绍,分别为瑞典"轮作型生态农业模式"、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德国"绿色能源农业模式"、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以色列"无土农业模式",并比较每种模式的经验,进而提出对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与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所面临的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分析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原则以及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立体农业、生态链接与转换、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资料减量化等4大类11小类为中心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和以强化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监督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机制,从而为各地发展循环型农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图7参21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前沿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我国2008—2015年各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综合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及分解,分析各分解效率对大规模生猪养殖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高,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略强于规模效率。利用参数前沿法中的随机前沿方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SFA)测度所得大规模生猪养殖综合技术效率与DEA方法测度技术效率进行对比,得出2种方法的共同点。基于研究结论对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提出改进建议:西部地区应当发挥规模养殖优势,引入清洁养殖技术;东部地区应当推动生猪养殖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中部地区应当发挥位置优势,建立中东部技术交流平台及中西部快速物流通道。  相似文献   

20.
采用"前处理+综合生态处理"的工艺对奶牛场沼液进行净化处理,前处理试验设置4种混凝剂添加量(0 g/L、10 g/L、20 g/L、和40 g/L)和2种曝气强度(2 L/min和5 L/min),综合生态处理试验设置2种EM菌剂添加量(1%和2%)和4种水生植物布置(水鳖、水花生、空心菜和3种植物混合)。结果表明:经过96 h前处理和28 d综合生态处理后,沼液中COD、总氮(TN)、NH_4~+-N、总磷(TP)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L、1.24 mg/L、1.04 mg/L和0.32 mg/L。综合考虑净化效果与成本,前处理中混凝剂添加20 g几、曝气5 L/min,综合生态处理选择"空心菜+1%EM菌剂"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