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联合国提出了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念与实践途径,目标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个方面的共赢。笔者阐述了气候智能型农业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相关的技术方法,并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实践模式和成功案例。结果表明:气候智能型农业是全球农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可通过土壤、水分、遗传资源和产业价值链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引导当前农业系统做出必要改变,以共同解决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中国亟待从全球经验和本国国情出发,推动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适宜广东种植的晒黄烟品种.[方法]对大叶青梗、81-26、小叶青梗3个晒黄烟新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调查研究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各指标的差异.[结果]3个参试的晒黄烟品种中,81-26农艺性状较好,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优于其他品种;大叶青梗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产量、产值分别为1612.56 kg/hm2、78483.30元/hm2,显著优于81-26与小叶青梗,并且外观质量表现最好.小叶青梗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最高,81-26总植物碱与全钾含量较高,不同晒黄烟品种化学成分均较为协调.工业评价方面,81-26的含梗率低,工业利用性好;大叶青梗评吸质量最佳,具体表现为浓度适中、香气饱满、杂气少.[结论]3个晒黄烟品种中,大叶青梗最适宜在广东南雄种植.  相似文献   

3.
国外棉花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丰富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进一步提高育成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水平,近几年我们引进国外种质资源389份,并对其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进行了测定,评选出一批各具特点的优良种质资源。一、引进材料及鉴定方法引进材料大部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部分由出国进修、考察人员带回及国外棉花专家赠送。其中海岛棉5份,其余均为陆地  相似文献   

4.
经对陕西省境内的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鉴定,评价,明确了陕西省油菜地方种质资源包拓芸薹属的3大类型及芝麻菜属的芸芥(Eruca.sativa);陕西省油菜按生育期可分为陕西南秦巴山区及汉江谷地的早熟生莳在中灌区及渭北旱魂的北方白菜型油菜及南部灌区的甘蓝型油菜和陕北高原的极早熟春播油菜3个生态型;  相似文献   

5.
萝卜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九五”国家攻关子专题“蔬菜优良种质评价和利用研究”的任务要求,从国家种库中提取经“八五”初评的优良萝卜品种材料120份(春萝卜16份、秋萝卜104份)。自1997年春季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在济南、杨凌和哈尔滨三地同时进行田间种植。调查农艺性状、抗逆性、抗病性(主要是霜霉病、病毒病和黑腐病的抗病力)。通过连续3年鉴定评价,最后选出了向阳红萝卜、玉田早萝卜和秦菜二号萝卜3份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与评价蒋荷,孙加祥,汤陵华(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我国含盐不良土壤面积广阔,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利用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在盐土上种植耐盐作物或品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过去水稻品...  相似文献   

7.
8.
苎麻优质种质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份苎麻优质种质和2份对照种质的农艺性状和纤维细度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供试10份优质种质的纤维细度明显高于两对照,而产量却明显低于两对照,其中,安龙苎麻1号的纤维细度达2 038m·g-1,产量达到1 762.71 kg·hm-2,丰产性较好;新民家麻、定业苎麻、龙塘白麻、安龙苎麻2号、奉节梅子线麻、那为苎麻1号产量较低(>1 050 kg·hm-2),品质较好(纤维细度>2 100 m·g-1),其他3份优质种质的纤维细度均大于2 200 m·g-1,但产量低(产量≤1 050 kg·hm-2).  相似文献   

9.
番茄种质资源主要生物学性状观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1份番茄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生物学性状、品质、抗病性进行鉴定评价,从中选出2份综合性状优良、果实商品性状好,7份种质抗病性较好,5份性状特异的资源,为番茄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1,(1):10-10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10月28日发表《"气候智能型"农业:有关粮食安全、适应和减缓问题的政策、规范和融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使许多粮食已经严重短缺地区的农业生产力、稳定性和收入进一步下降,若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全球农业产量还须在未来40年间增加70%,亟需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气候智能型"农业是一种既能够增加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在系统梳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和适应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已不能满足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依据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提出了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建议对策,制定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政策制度,完善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措施,综合开发和因地制宜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shows possible effects that global climate change affects China''s agriculture.As a result,its bad effects are more than good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总结潍坊烟区推进现代烟草农场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探索与实践,提出基于现代农业形势下提升烟叶农场组织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信息化水平、质量保证水平、主体意识的推进路径和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张家口地区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为当地农业结构布局、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65—2014年张家口地区14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四季开始日与长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季节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近50年来,张家口地区春夏季开始日提前、秋冬季开始日推迟;坝上地区春季和坝下地区夏季日数呈现显著延长趋势,坝上和坝下地区冬季日数均呈显著缩短趋势,秋季长度变化趋势不明显;突变分析得到坝下地区夏季开始日在1980年和1992年发生突变,秋、冬开始日则分别在1982年、2011年发生突变,坝下地区春季开始日和坝上地区四季开始日均无有效突变。【结论】春季提前,秋季推后,使得农作物适宜生长期延长,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增加,同时增加了作物遭受倒春寒的频次和生产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分析布尔津县自然社会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作物生产的试验与示范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数字农业已置于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地位。本文介绍数字农业的由来,以及发展数字农业的意义,结合台州实际,介绍了农产品产地编码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87-2488,2490
在简单介绍粮食生产现状及粮食安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的5个发展趋势: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产品结构高级化、农业生产过程高科技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农业高度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知识服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与知识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对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知识服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知识服务的基础,农业知识服务是农业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深层次智力服务,是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nature, and food safe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 explore the role of nature in the agrifood system and how attempts to fit food production into a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model has lead to widespread outbreaks of food borne illness. I illustrate how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leafy greens is related to the outbreak of E. coli 0157:H7 associated with spinach in the fall of 2006. I also use this example to show how industry attempts to create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while failing to address weaknesses in current processing systems. The leafy greens industry has focused efforts on sterilizing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and 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while neglecting to change the concentrated structure of processing systems. Repeated breakdowns in these systems illustrate a widening fault line between attempted and failed control of nature in industrial food production.
Diana StuartEmail:
  相似文献   

20.
The metaphor of the food system,dominant in cur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agriculture, mirrors the productionist paradigm, whichreduces our relationship to land and food to the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commodities. Theenactment of the familiar values of nourishment andhospitality is what the goal of sustainableagriculture would amount to in terms of our day to daylived experience. The metaphor of an earthen bowl asa theory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can embody thesevalues such that broader change might be achievedthrough embracing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theories asnourishing and theorizing as hospit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