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是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的关键。在分析农耕文化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结合终极指标的得分方法构建我国农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并从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可行性及其产业开发模式两方面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提出3种产业开发模式:政府驱动开发模式、企业驱动开发模式和政府与企业双驱动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是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耕文化是不同时代乡村农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传统农耕文化与县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河南省固始县通过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在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中融入农耕文化元素,发挥优势资源的群聚效应,促进了特色农业与农耕文化联动共进发展,增加了农村各产业综合收益。本文采用实证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地农耕文化传承与县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为其它地方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特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农耕文化旅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丽军  夏庆利  王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96-19897
从特色旅游、特色旅游资源的定义入手,以最具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农耕文化为例,通过对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的分析,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是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我国特色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87-290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和田园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十九大中对于文化自信和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农耕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保定市传统农耕文化发展现状为研究重点,旨在提出合理性建议,助推保定市特色农业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建议:坚持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以民俗文化为驱动力促进保定地区综合实力发展,让当地的人民享受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生活质量,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资本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在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文化旅游产品较少且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不协调.在综合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耕文化传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智慧的结晶,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传承意义,凸显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尝试基于农耕文化的经济学属性,借鉴"公地悲剧"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九种农耕文化传承模式与实践案例,即罚款与补贴模式、名录保护模式、文物保护模式、农民退出模式、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公司主导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文化礼堂模式,为各地农耕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坚持农耕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创造性,加强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保障,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乡村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研究以2018-2019年中国农业龙头企业500强为例,运用泰尔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区域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正在逐渐加剧,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冷点、热点的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呈现出集聚趋势;经济基础、人力资本、产业基础、开放程度、区位条件是造成农业产业化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强化不同地区农业资源间的组合开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开发与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叶赫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叶赫旅游资源概况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该旅游区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文化旅游宣传和专业人才培养、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内核、实现文旅产业化开发、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具备充分融入乡村振兴的价值元素。在传承发扬农业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需形成四维联动的建设路径,即完善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机制,加强传统农业文化生产智慧的技术保护,创新农业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转化以及促进农业文化与农村社区治理统一,最终实现农业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上海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热点问题,文化所蕴含的经济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被誉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发扬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上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有的海洋文化类型。同时,上海还拥有很多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例如上海的海塘文化、海洋制盐文化、渔村民俗信仰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调查、整理、分析,可以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在充分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避免利用的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流失,确保文化资源的传承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政府而言,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树立产权意识,扶持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的创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药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显得日益中要。人们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半夏是云南药材市场销售的主要中药材之一,探讨半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半夏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半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2-10903,10906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是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源自于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新时代农民丰收节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新时代农民丰收节对促进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紧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弘扬新时代农耕文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人们对“道法自然”思想的认识;三是紧紧抓住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新时代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发展,综述了广西海参资源和养殖现状,分析了广西海参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广西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广西海参养殖业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低、设施化水平低、养殖品种单一、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等问题。建议通过挖掘本地优势种质资源,建立育苗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开展海参繁养技术研究,提高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等措施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健康发展,为广西海洋渔业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We critically discuss the impa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 Kerala, India, on biodiversity and on women farmers in the matrilineal Adivasi community of the Kurichya-tribe in Wayanad. By contextualizing development programs regarding the specifically gendered access to land, division of labor,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and decision-making power, we situate our analysis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eminist political ecology. We first outline women’s gaining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pace in local self-government institutions (Panchayath) and then critically discuss the impacts of women’s farming groups (Joint Liability Groups: JLGs). Decentr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have aimed at empowering women and reducing poverty through improved food security. However, little success has materialized, as patriarchal power structures concern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s well as control over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s (land and rice)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have been maintained. Whereas women’s self-help groups (Kudumbasree) in Kerala have enhanced their position, women’s farming groups (JLGs), by contrast, have brought little betterment. In some cases they have even downsized women’s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of resourc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and do not integrate or enhance Kurichya women’s knowledge. As some women are now introducing high-yielding rice seeds and fertilizer and as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m to control land and get access to traditional rice seeds—the domain of men—we contest the notion of women being considered the preservers of agrobiodiversity. We argue, rather,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gendered multi-scaled power structures of state and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中心(IFC-CPDF)项目组的指导下,通过对云南洱源50户奶牛养殖示范户进行"基线调研分析→专家针对调研问题培训→培训后回访→专家再培训"的方式,以动物科学和农林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为科学依据,指出洱源传统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洱源传统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的瓶颈。通过专家对政府、乳制品企业、项目推广组以及奶牛养殖户的指导与培训,使洱源传统养殖技术与现代养殖技术相融合,不断提高当地奶牛的引种、选种和配种的先进性,饲养技术、配料及饲喂方法的科学性。使奶农的养殖技术、饲喂方法有很大改进,进而提高奶牛产量和质量,以户带面提高了洱源奶牛养殖技术的科学水平,在保证牛奶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养殖管理费用,增加了奶农的经济收入,将对西南地区奶牛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