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南方各省花生产区贫下中农历来有用秋植花生作春植种子的习惯。群众俗称“翻秋留种”,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秋植花生作春植种子,出苗快,出苗率高,(一般秋植留种的出苗率比春植留种的出苗率高20%—30%,单产提高30%左右)是保证来年春植花生全苗,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惠阳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全区常年播种面积90—100万亩,占全省的第2位,近几年来又不断扩大,尤其是北部各县迅速扩大花生—水稻的轮作面积,试验:春植种子出苗率42.5%,秋植种子出苗率87.8%,出苗率增加了45.3%,产量增加23%。 随着春花生面积的发展,为解决留种问题,我区秋植花生面积也相应的在迅速扩大,而且在中、南部县的水田多,劳力  相似文献   

3.
一、我县秋花生种子一播全苗的增产效果 我县春花生的播期、一般在春分至清明,正遇上低温阴雨频繁的季节。对花生播种、发芽、出苗影响很大,造成烂种烂芽,缺苗少穴。轻者年份缺苗率均在10—20%,重者年份20—30%,个别山区达50—80%,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我县自1980年起,从广东汕头等地引进粤选58翻秋良种作春植花生种以来,才基本上解决烂种缺苗这个矛盾。经大面积栽培翻秋花生,具有发芽率高、出苗整  相似文献   

4.
花生缺苗对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为要提高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必须尽可能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影响花生出苗率的因子很多,除土壤因子可以影响花生种子的萌发外,种子本身的质量对出苗率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自1957年以来,即从提高花生种子的质量着手,进行花生全苗增产技术的研究。我们曾报导过:秋植花生的种子具有比春  相似文献   

5.
“翻秋留种”是直生型春植花生全苗增产的有效措施,但是,各地多数为留种而种植秋花生,每因它的面积少,不把它当作一造来抓,种植与管理均较粗放,造成向来低产,且种子饱满度也普遍低于春植,使之长期存在秋植种子出苗虽较齐快,而普遍不及春植种子出苗健壮。 然而,从广东秋季光温条件来看,秋花生产量不应亚于春植;尤其中至南部地区,秋季光温条件特别优异,秋花生产量应高于春植。就台山地区近二十二年平均气温和光照来说:秋植花生苗期在8月份,平均气温在27.4℃,有利于早生快长;中期在9至10月、平均气温24℃,且  相似文献   

6.
花生全苗是增产的重要关键。在南方各省,花生缺苗问题仍然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大面积生产一般缺苗15——30%,有的缺30——40%,严重地影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因此解决花生全苗是提高单位而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起缺苗的原因很多,种子质量不好,发芽率低、播后长期低温阴雨烂种、整地粗糙、播种过深过浅、轮作年限不够、病害死株等,都会造成缺苗。保证全苗,一是要有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二是创造适宜种子发芽出苗的环境条件。在当前,做好下面几点,即能有效地保证苗全苗旺。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农林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有了优质种子,才能提高产量。国际上很早便把种子活力(Vigor)作为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可是,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以及确切的含义,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很有必要作深入研究。 我们选用花生为试验材料,因春植花生留种在翌春播时发芽力一般低于秋植花生留种,尤其在早春不良气候条件下,差异更为显著,因而造成严重缺株。在表面现象上,种子活力表现的差异在于发芽力与幼苗生长势,而其内部生理反应包括代谢过程。酶活性以及亚细胞水平的微细结构与功能上。 我们将春植花生所留种子分别贮于相对湿度15%、32%、75%、90%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 广西邕宁县坛洛公社武康大队历年花生种植面积在八百至一千亩,是该县种植花生较多的大队之一。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贫下中农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胸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积极试种秋花生,用秋花生作春植种子,约占春植花生面积的百分之六十。随着秋植花生留种面积逐年增加,耕作技术不断改进,促进春植花生单产不断提高。如圩中生产队从一九六五年以后逐年扩大秋花生面积,由一九六五年试种四亩,扩大到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指出春、秋、冬、夏植甘蔗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占有较大比例,占种植面积30%-40%;个别县(市)乡镇蔗区占50%-60%,成为一种主要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是立冬至立春之间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在冬季低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下种,又比春植蔗早植2-3个月。因此与春植蔗比较,具有萌芽长,出苗率低,分蘖早,分蘖苗较粗壮,伸长量较大,早期蔗糖分较高的特点。70年代又把冬植蔗改为秋植。秋植蔗是秋季种植到翌年冬季收获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秋植蔗经过两个高温多湿期,具有成苗快,分蘖多,生长量大和成熟早四个生长特点。还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优点。在推广延长生长期的同时,结合本区气候特点,从趋利避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夏植蔗。采取春育夏移的夏植蔗,既能达到两年三熟、短期高产栽培制度。夏植蔗栽培特点是春季先种一季夏收作物(花生、黄豆等),采用育苗移栽,把蔗苗套种在夏收作物行间,缩短甘蔗本田生长期。充分利用7.10月高温强光的有利气候条件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夺取高产。夏植蔗的优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避过春早,避过台风侵袭,有利于良种繁殖。但甘蔗成熟期较迟,糖份积累少。由于秋植蔗占土地时间长,一年半,种苗难解决等原因,目前,本蔗区秋植面积不大,占种蔗面积5%左右。大多数是采用春植秋采,秋植春采,一年两次繁殖良种之用。由于夏植蔗成熟期迟,一般糖分比春、冬植蔗较低,加上糖厂早收榨。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推广,仅有零星种植。总的来说,湛江蔗区目前还是以冬植蔗占40%,春植蔗占15%至20%和宿根蔗占40%为主的甘蔗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10.
浅析红壤花生低产原因与增产技术官国科,刘开寅(江西省鹰潭市刘家站垦殖场,335211)我市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0.93万公顷左右,前5年平均单产2040kg/hm2,实践证明,花生低产的主要原因是缺苗严重。据调查,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花生的缺苗率在15%...  相似文献   

11.
花生品种资源低温干燥贮藏生活力观察/宁秀呈(广西农业料学院种质资源库),//广西农业科学—1994,(2).—56~571989年11月和1990年1月分别对贮藏6年和8年的普通型花生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春植花生,以种仁贮藏和带壳贮藏6年后...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花生是我省当前的主要食油作物之一,其种仁除含有很高的油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各主要花生产区通过引种和培育,推广了一批花生优良品种,对花生增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花生品质和搞好花生育种工作,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我们初步分析了闽南地区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花生品种(狮头企、桠2241、粉红、晋油2号、龙油9号、东油11号)和新引进的一些花生品种(粤油551、战斗2号、69—194、69—608、化油14、恩平白肉等)春、秋植种子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为生产上推广新品种,合理选择育种亲本,科学地确定收获时期以及开展花生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低温常造成南方春花生烂种缺苗而减产,大籽花生减产尤为严重。为研究低温对花生种子的伤害,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环境,选用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恶霉灵3种杀菌剂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分析杀菌剂对花生种子低温冷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0℃低温对花生种子发芽造成严重影响,杀菌剂拌种后发芽率无明显改善。15℃低温下,杀菌剂拌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发芽率,以恶霉灵拌种效果最好,发芽率提高41%~48.7%,至20℃以恶霉灵拌种效果更好。杀菌剂处理的花生种子的SOD活性高于对照;15℃低温处理,均以甲基硫菌灵拌种的CAT活性最高。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小籽花生MDA含量降低。说明杀菌剂拌种能增强低温冷害条件下花生种子的抗逆性,从而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花生国外引种抗锈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36份于1991年引自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国外花生种质资源材料经1992年春植和1993年春植田间自然诱发抗锈病鉴定结果。其中高抗类型19份,占52.8%,中抗类型15份,占41.7%;中感类型2份,占5.5%。试验结果表明,这批引进的花生种质资源材料抗锈性较强,2年鉴定的抗锈性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境下花生农艺产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清华 《花生学报》2009,38(3):36-40
分别对春植和秋植的27个花生品种的12项农艺产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季节下影响花生农艺产量性状累积贡献率大于85G的前5个主因子中,构成影响春花生产量的第一主因子是结果数,第二主因子是百果重和百仁重,第三主因子是饱果率,第四主因子是植株生物产量,第五主因子是植株分枝数;构成影响秋花生产量的第一主因子是百果重和百仁重,第二主因子是植株生长高摩,第三丰因子早槽株分枯数,第四,五主因子分别是单仁果数与双仁果数。  相似文献   

16.
1988—1991四年调查说明,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普通花叶病害,花生条纹病毒(PStV)引起轻斑驳病害是开封花生两种主要病毒病。PSV通过花生种传,测定自花生普通花叶病株收集近4000粒种子,PSV种传率0.025%。刺槐花叶树是花生上PSV另一个初浸染源。PSV开封刺槐分离物(R_3、R_4)在鉴别寄主上反应和血清学性质上和PSV-Mi相一致,但引起花生病害症状较PSV—Mi轻。开封市农科所一带刺槐花叶病树率平均30.7%。四年病害流行程度差异显著。1988和1991年花生生长季雨量少,蚜虫发生量大,分别为PSV严重和中度流行年。1989和1990年雨水较多,蚜虫发生少,病害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7.
惠安县每年种植春花生13万亩左右。春花生适时早播、确保全苗,是夺取丰产的基础。但春花生播种季节,常受低温寒流侵袭,花生播种后,如碰上连续阴雨季节,势必影响花生正常发芽,常常造成烂种缺播不烂种,争取全苗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据调查:1981年螺阳公社溪宅农场试验,3月6日播种的倒种秋繁的种子出苗率达94%,而对照的春种仅68%,且出苗势又弱,迟出苗3天左右;(车冈)川公社更新一队,3月17日播种,面积2.4亩,采用倒种秋繁种子的春花生,一般出苗率都达95%左右,比春种高20—30%。 我县花生倒种留种的几条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花生种肥试验初报戴洪娟(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阜新123000)花生施种肥是花生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一般可使花生增产10%以上。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不能因肥料品种而宜,施量不科学,出现肥料烧种,造成缺苗断垅而导致花生减产。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山东省的主要油料作物,花生生产的好坏,对整个油脂形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蛴螬的发生和猖獗为害,给花生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据山东省农业厅1976年初步调查,全省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57.7%,前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后期咬食荚果,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30%,重者70—80%,甚至颗粒无收。如胶南县海崖公社海崖大队1976年种花生580亩,其中严重受害的60亩,平均亩产只有59斤,而一亩地却拣蛴螬120斤。1980年莱阳县躬家庄公社共种1.1万亩花生,受害7,000余亩,其中有1,000亩基本绝产。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因蛴螬为害损失荚果达1亿斤以上,严重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收获期对春植花生种子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春植花生种子中蛋白质、脂肪和亚油酸含量与产量一样均随着荚果发育而呈增加趋势;油酸含量却呈下降趋势。播后90d以前收获的种子,出苗率低,植株长势弱,产量低,繁殖系数小。播后95d种子的出苗率及繁殖系数等与充分成熟的种子差异不明显,为最早适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