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现将2005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公布如下:一、2005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小麦963.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吨,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棉花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二、企业通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易货贸易、边境小额贸易、援助、捐赠等贸易方式进口上述农产品均需申请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并凭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办理通关手续。由境外进…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04,(1):49-49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04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和商务部2003年第51公告的规定,2004年我国部分粮油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如下:小麦930万吨,比上年增加200万吨,国营贸易占90%。玉米由上年的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国营贸易占60%。大米532万吨,其中:长粒米,即籼米266万吨;中短粒米,即其他米266万吨。国营贸易占50%。棉花为89.4万吨,国营贸易占33%。植物油794.46万吨,国营贸易占18%。其中:棕榈油270万吨;豆油311.8万吨;菜籽油112.66万吨。食糖194.5万吨,国营贸易占70%。另外,从财政部获悉,经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新政     
《新农业》2015,(2):18
<正>发改委公布2015年粮食进口配额数量2015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量为:小麦963.6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10%;玉米720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40%;大米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50%。农业部预计5年建成农产品信用体系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     
《新农业》2011,(11):17-17
1365万 商务部10月公布的《2012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显示,2012年化肥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33万吨,磷酸二铵338万吨,复合肥169万吨。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近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201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自2014年12月15日起,受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并发放2015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2015年我国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2015年化肥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配额。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  相似文献   

6.
<正>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我国2013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同比持平,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公告显示,2013年化肥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同比均持平。中化集团、中农集团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配额。同期,化肥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33万吨、磷酸二铵338万吨、复合肥169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资》2012,(40):3
<正>本报讯商务部日前发布了关于《2013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的公告。公告明确,2013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公告指出,2013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的分配方式。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国家发改委向缅甸和各国通报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据悉,中国2019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量为:小麦963.6万t、玉米720万t、大米532万t。缅甸贸易促进局已于3月8日告知了相关部门、组织和企业家上述信息。一名出口大米的企业家表示,中国往年的大米进口配额仅逾300万t,而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日前,商务部公布了2017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2017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与2016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与此同时,中国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国家发改委发布《2010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主要内容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8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62号,以下简称<分配原则>)、<2008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商务部公告2007年第78号,以下简称<分配细则>)中的有关规定,现将2008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再分配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所有WTO成员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削减。进口关税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通过关税水平、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来表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都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资》2009,(2):7-7
商务部日前发出公告称,今年我国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同时,商务部公布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的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一、入世对中国棉花生产的影响入世后,根据中美两国签署的双边协议规定,中国将不再给予农产品出口补贴,同时还承诺入世后将取消农产品的一切非关税壁垒。就棉花而言,协议规定要中国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同时对国内棉花生产流通的补贴也要逐步取消。也就是说,在2004年前中国对棉花的进口暂时规定实行比例配额制,即对配额以内的进口棉花实行征收较低的关税,即2004年前每年的配额为74.3万t(1486万担),到2004年将增加到89.4万t(1788万担),在此期间配额内的棉花进口征收关税仅为1%。并还规定超过配额数量以外的棉花虽可不享受此项关税优惠,可暂按…  相似文献   

15.
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4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3年第25号,以下简称《分配原则》)、《2004年棕榈油、豆油、菜子油、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分配细则》(商务部公告2003年第51号,以下简称《分配细则》)中的有关规定,现将2004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再分配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315亿元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自2008年农村环境"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15亿元,支持建成并运行了一大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1365万吨商务部制定了《2016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公告显示,2016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  相似文献   

17.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利弊分析 2001年,我国已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开始履行我国加入WTO有关农业方面所做出的承诺,如关税减让、进口关税配额、消除非关税壁垒、取消农产品国内支持价格及出口补贴、贸易权和分销等项承诺。……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通讯》2006,(12):60-6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宣布,我国2006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将实行再分配。根据分配公告,持有2006年小麦、玉米、稻谷及大米、食糖、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的最终用户,当年未就全部配额数量签订进口合同,或已签订进口合同但预计年底前无法从始发港出运的,均应将其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通讯》2006,(1):60-60
近日从国家商务部传来消息,从2006年起,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中国将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国营贸易管理。  相似文献   

20.
产业     
《新农业》2013,(4):14
棉花抛储启动滑准税配额以3:1比例发放棉花抛储1月中旬起正式启动。此外,中国正在考虑发放新的棉花进口配额,其中,滑准税配额将与抛储竞拍挂钩,以3:1比例发放。2012年中国粮食净进超7000万吨据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增加11.2%,再创新高;2012年各类粮食进口总量超过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肉价飙涨肉牛养殖有隐忧全国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我国中部传统肉牛养殖省区肉牛存出栏量下降尤为明显,同时还面临着基础母牛存栏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