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世界》2006,(10):51-52
丽南省农科院杨铁钢博士发明的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采用大棚进行工厂化无土育苗,移栽下田时也不再需要营养钵,使棉花移栽后迅速生根、快速成活,解决了过去营养钵育苗移栽成活率不高,且影响棉花的抗病害能力的问题。棉农获得靠营养液育出的棉苗后,2d内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棉花专家称,这项技术是继棉花生产中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之后的第四项重大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2.
黄云根  余虹 《科学种养》2010,(12):16-17
<正>我县油菜直播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近年来,我们通过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趋利避害,培育壮苗,亩产比采用油菜直播技术增产15%~20%,亩收入增加百元以上。现将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运胜 《作物杂志》1996,12(1):13-1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若干问题刍议张运胜(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棉花丰产栽培的重要内容,是实行棉地复种的根本保证,我县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应用。但在推广这一技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本地区营养钵育苗移栽中的……  相似文献   

4.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移栽技术,被誉为"棉花栽培史上继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化学调控之后的第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它具有劳动强度小、移栽成活率高、管理简便、产量高等特点,是一项利国利民、推广前景广阔的新技术.现将其移栽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棉花塑料薄膜育苗移栽,上海郊区是1958年在川沙县张桥公社开始试验,获得亩产皮棉172斤的好收成。1965年全市扩大到1500亩,近几年来逐年扩大,1975年育苗移栽面积在20万亩左右,占棉田总面积的13%。但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南汇、川沙、上海等县移栽棉花占棉田面积近30%。移栽花比直播花一般能增产1—2成,如嘉定县马陆农场十一年资料对比,移栽花能增产10—30%。但还有的县育苗移栽增产效果不明显,推广速度较慢。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育苗移栽早发稳长的增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赣北彭泽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全县耕地3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达22万亩。棉农通过科学种田,不断改进栽培技术,使棉花单产逐年提高。棉花“两无”栽培技术是该县近年大力推广的棉花栽培新技术。该技术的“两无”是指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两无”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奉节位于川东,是个山区县,境内山高坡陡,土多田少,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近年来,总结推广了采用营养坨育苗方法和提前盖膜育苗移栽的手段,是趋利避害的先进技术措施,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县玉米营养坨提前盖膜育苗移栽的面积正在迅速扩大。1981年推广了1.2万亩,占的比例很小;1982年上升到13万多亩,比上年增长9.8倍,占全县玉米面积的34%,平均亩产上升到532斤;1983年达到22.36万亩,占全县玉米面积39万亩的57.3%。  相似文献   

8.
棉花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上的一大革新。河南省棉花育苗移栽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没有很好过关,增产效果不够稳定,而未能大面积推广。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发展,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大为提高,加上工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对农业的支援,达样,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和土面增温剂育苗就迅速推广开来。据统计,全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一九七三年前还不到二、三万亩,一九七四年猛增到四十多万亩,最近两年扩大到  相似文献   

9.
土面增温剂是一种农田化学覆盖物,在棉花育苗上应用,可以代替塑料薄膜,使棉花早播、早发、早熟,增加伏前桃,减少霜后花,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商丘地区一九七四年土面增温剂育苗移栽一万亩,一般比直播增产20—30%。今年全区土面增温剂育苗实际移栽面积发展到20.3万亩,苗期长势良好,为夺取大面积丰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兵团棉花育苗移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兵团主要植棉师开展了棉花育苗移栽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初步探索了棉花育苗栽培技术、移栽适宜时期、移栽后种植密度、种植模式、水肥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为总结经验,加快兵团棉花育苗技术的发展,我们对2007年兵团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棉花育苗移栽发展很快。一九七六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棉花移栽面积近六百万亩,比一九六五年增加六倍多。不仅育苗移栽技术有显著发展,而且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具有早熟、增产、节约用种、战胜灾害保全苗、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的效果,显示出了很大的生命力。各地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其总结和推广育苗移栽的先进技术,对于发展棉花生产有重要意义。这里就春季和夏季(麦后)移栽棉花的几个主要  相似文献   

12.
新疆奎屯垦区棉花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新疆奎屯农七师各团场进行了棉花大棚育苗和大田移栽试验示范,全师共育棉苗800多万株.大田移栽面积53.3hm2。育苗移栽是农七师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举措,起点高、面积大、产量高、启示大,在早熟棉种植区应用育苗移栽使中晚熟棉花生育期提前.充分发挥棉花无限生长习性.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从而为棉花高产、优质、早熟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一年来育苗移栽试验示范实践.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玉米软盘覆膜育苗移栽是集玉米直播栽培、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 ,是玉米栽培技术的一大改革。对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缓解前后作物季节矛盾、抗御不良环境条件、减轻病虫害、确保玉米全苗壮苗、提高玉米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997年在我县田庄乡试验示范6.7hm2 ,一举获得成功。 1 998~ 2 0 0 0年三年示范推广 1 .0 3 8万hm2 ,总产 5 940 .0 2万kg ,平均单产 5 72 2 .5kg/hm2 ,比地膜覆盖栽培的玉米增产 1 0 0 4.5 5kg/hm2 ,共增产 1 0 42 .75万kg ,新增产值 1 45 9.86万元 ,节约…  相似文献   

14.
(一)旱地分带轮作制,在我县正走向高级阶段旱地多熟,最近几年在我县玉米生产上,经过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提前盖膜“营养坨”育苗移栽技术,面积由小到大。到1984年,推广面积已达27.7万亩,加露地育苗,全县育苗移栽面积为30.3万亩。几乎整个乡全面推广这项先进栽培技术,这对分带轮作起了主导作用,进一步协调和调整了旱三熟种间竞争的矛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普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04年的播种面积7861.6hm^2占耕地面积的48.35%,占旱地耕地面积的70.3%,玉米总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8%。90年代中期以来普安县开始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水平,特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09,(11):42-42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毛树春说,作为一项棉花轻简栽培技术,基质育苗移栽法已在各地取得显著节本增产增收效果,并发展形成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现代农业技术,能够达到春棉移栽高产和麦茬移栽棉双高产目标,在应用中创出了一批棉花高产超高产典型,正在成为一项引领棉花高效种植的方向性技术。目前,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千斤籽棉各个试验区已普遍采用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7~1989年3年在依安县依龙镇,种植大垅双行覆膜玉米30亩,平均亩产860.4公斤,比70厘米单行地膜增产44%。1990年示范推广1970亩,平均亩产790.5公斤。1991年全县推广10万亩,平均亩产758.1公斤。其在依龙镇德玉五屯涌现出215亩  相似文献   

18.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保证一播全苗、促壮苗早发,夺取优质高产的基础措施之一,更适合棉花良种的高倍繁殖。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棉种繁育工作的经验,浅述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县乃至全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总产仅次于水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育苗移栽是近年推广的一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增产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育苗过程~中,成苗率较低,仅60%左右,因而对玉米育苗移栽的推广有一定的妨碍。根据近年广大农户、农技干部在育苗中采取的嵌种方式以及对死苗的解释(低温造成死苗),而设计了这一试验,旨在改进育苗方式,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棉花种植经过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三大技术革新后,迎来了第四次技术革命。经过几年的研究示范,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移栽成活率已经达到95%以上,目前已在我国河南、安徽、山东等10省100多个县示范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从今年起,农业部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稳步地推进该项技术的推广,争取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上台阶。(中国农业信息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