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长须刺蛾颗粒体病毒(GV) 1983年以来,在广州市郊龙洞地区的麻栎、柿树下,发现有长须刺蛾(Hyphormaminok walker)的自然死亡幼虫。死虫黑色,一触即破,流出浓汁液。镜检汁液,有折光性很强的颗粒。用氨基黑染色,颗粒呈兰黑色。1984年6月中旬,在本所的麻栎树上采回幼虫,于15日在室内用养虫盅(10×15厘米)饲养复接,17日出现部分幼虫死亡。幼虫死亡前活动迟缓,颜色变淡,失去原有光泽,附着力弱,大部分幼虫掉落盅底,腹部肿胀。死虫变黑,初期无臭。虫体一触即破,流出浓汁。  相似文献   

2.
一、长须刺蛾颗粒体病毒 1983年以来,在广州市郊龙洞地区的麻栎、柿树下,发现有长须刺蛾(Hyphorma minok Walker)的自然死亡幼虫。死虫黑色,一触即破,流出浓汁液。镜检汁液,有折光性很强的颗粒。用氨基黑染色,颗粒呈蓝黑色。 1984年6月中旬,在本所的麻栎树上采回幼虫,于15日在室内用养虫盅(10×15厘米)饲养复接,17日出现部分幼虫死亡。幼虫死亡前活动迟缓,颜色变淡,失去原有光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的症状 1、玉桂嫩枝枯萎蔫、干枯、折断后发现枯梢内有幼虫或有幼虫危害过的痕迹。玉桂叶片黑色斑点,叶面受害部分变黄,有的腐烂。叶面卷缩,内有虫巢。玉桂根部、枝条呈圆状、条状危害。玉桂根部有明显虫蛀痕迹,危害部位肿大、爆裂。  相似文献   

4.
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大蚕蛾在湖北一年发生一代。幼虫5龄;4、5龄幼虫有绿色型和黑色型。幼虫取食38种植物,天敌有53种。本文还叙述了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防治试验表明:喷洒2.5%溴氰菊酯5000倍液、2×10~8孢子/ml白僵菌液、25%苏脲一号500倍液、1×10~8PIB/mlDjNPV虫尸液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5.
<正> 柑桔大实蝇是柑桔上毁灭性虫害之一,属双翅目、实蝇科、大实蝇属。1985年首次在浙川县蒿坪乡、西峡县丁河乡发现红桔、香园皱皮柑及渝州蜜桔(主要品种)在此虫危害,虫株率达70%以上,虫果率在10~30%。幼虫存果实中取食囊瓣呈糊状,使果  相似文献   

6.
杨黄星象虫(Lepyrus japonicus Roelof)分布较广,主要为害杨树,也发现为害柳树。过去,只见成虫取食叶片,但近年来,却发现幼虫为害插条苗和定植苗的根部,先危害须根,然后啃食插穗韧皮部,可将韧皮部啃食光,以致整株苗木死亡。辽宁,吉林和山西等地都曾因幼虫危害而连年成灾。1977年以来,我们对此虫进行了一些观察研究。一、形态特征成虫:虫体黑色,密被灰褐鳞毛,前胸背  相似文献   

7.
<正> 1980年7月,我们在广州广东省林科所标本园发现自然死亡的珊毒蛾(Lymatria violaswinhol)幼虫。死虫成“Λ”形,悬挂于树干、树枝或掉在地面上。自然死亡率达50%以上。将幼虫带回室内饲养,幼虫继续死亡,症状与林地死虫相同。死虫体内组织液化,血细胞核、气管组织及中肠均发生病变,充满多角  相似文献   

8.
<正> 1984年8月在广东省林科所林地采集到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病死幼虫,经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四角形多角体病毒。在室内用养虫盅养虫,将四角形多角体悬浮液喷洒在松枝上,供幼虫取食。幼虫感毒后,初期食欲不振,活动迟缓;后期虫体萎缩,刚毛竖起。喷病毒后第七天幼虫开始死  相似文献   

9.
在脐橙和柚子栽培管理中,林农最头疼的是病虫害防治。近年柚子树上又新发现了一种果实害虫——桔实瘿蚊。由于桔实瘿蚊目前仅在我区局部地区果园中发现,林农对此虫的发生情况不了解,致使果树受害严重,造成减产。针对该虫的生活史、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桔实瘿蚊以幼虫群集蛀果,为害海棉层和果肉,被害果实表面有小虫孔,后期果实内部腐烂,变黄脱落。在被害果实中可看到幼虫,一个受害果内有幼虫少则几头,多则几十或上百头。老熟幼虫体长约3毫米,纺锤形,红色,胸部有黑色“Y”形纹(剑骨片),这是其弹跳器官,可借以从果实中弹…  相似文献   

10.
1984年8月在本所林地采集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死幼虫,曼微镜检查发现有四角形多角垂体病毒。在室内用养虫盅养虫,用四角形多角体悬浮液喷布在松针上,供幼虫取食。幼虫感毒后,初期食欲不振,活动迟缓;后期虫体萎缩,刚毛竖起。喷病毒后到第七天幼虫开  相似文献   

11.
在南京地区杨树上2008年发现了杨直角叶蜂,经连续多年观察,此虫每年发生7~8代,以幼虫危害杨树叶片,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越冬。在观察和掌握其危害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象虫(Shirahoshiyo SP)属鞘翅目,象虫科,隐啄象亚科。1982年在本所3—4年生湿地松人工幼林内发现此虫危害,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初步观察。湿地松象虫目前发现主要危害湿地松(Pinus taada linn),未见危害其它植物。此虫危害的幼树呈单株或小块状分布。以幼虫危害树干形成层,切断养分运输的通道,致使幼树停止生长,落叶,枯枝,最后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海南凹鸠蛾1龄、4龄、5龄幼虫和蛹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结果表明,1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分别为(-20.26±0.54)℃和(-19.03±1.29)℃,显著低于4龄幼虫和5龄幼虫和蛹;其他各虫态过冷却点顺序由低到高分别为蛹<5龄幼虫<4龄幼虫,冰点各虫态由低到高顺序为蛹<4龄幼虫<5龄幼虫。4龄幼虫与5龄幼虫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但其冰点差异显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南凹鸠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区域。  相似文献   

14.
黄刺蛾是白城地区杨、榆、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太平川、大安、增盛等林场的杨树幼林,都大面积遭受此虫的危害,每株树平均有虫5-10条,多者达百余条。此虫不但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更重要的是,由于老熟幼虫啃食树皮做茧越冬,常常造成大面积林木枯梢。根据黄刺蛾虫态不整齐,采用化学防治难度较大,而且自然界中有大量的寄生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的实际问题,我们遵照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在省林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用 1 5 %Nomolt胶悬剂分别对油松毛虫的 5龄末幼虫和 6龄 1~ 2日龄幼虫进行处理 ,发现 5龄末幼虫比 6龄 1~ 2日龄幼虫对Nomolt敏感。 5龄末幼虫经药剂处理后约有 5 2 4%的个体在 2~ 9d (大部分在 2~ 5d内 )中毒死亡 ,47 6 %的个体于施药后的 2~ 3d蜕皮进入下个龄级 ,这两部分幼虫受药后平均存活7 9虫日 /头 ;而药剂处理 6龄 1~ 2日龄幼虫则有 95 3%的个体存活 7d以上 ,平均存活 1 3 5虫日 /头 ,并有少数“超龄期”幼虫发生 ,但受药幼虫最终均 1 0 0 %的死亡 ;对照幼虫平均存活 2 8 6虫日 /头。  相似文献   

16.
波纹杂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杂毛虫属。危害马尾松、栎类、油茶等幼林。在湖南溆浦,此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林间枯枝落叶层中或地面上越冬;幼虫出现在三月下旬至九月中旬;老熟幼虫结茧前2—3天停食,在潮湿山洼化蛹;蛹期41—49天;成虫羽化多在晴天进行,羽化时刻为21—22时。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产卵,每一雌虫的产卵量为62—404粒,平均243粒。雌虫寿命4—12天,平均8天;雄虫寿命4—10天,平均7.5天。  相似文献   

17.
<正> 榉白背粉天牛(Olenecamplus Cret-aceus margmatus sehwarzer)属鞘翅目,天牛科。此虫主要危害麻栎、白檀枝梢,严重影响幼树生长,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对该虫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导。为了摸清其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1984—1987年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危害情况该虫主要危害麻栎幼树枝条。据调查,幼林当年受害株平均5%左右,主要以幼龄幼虫危害嫩稍为主;中老龄幼虫钻蛀树干,破坏木质部,切断输导组织,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降低木材的利用价值。此虫除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一种值得重视的害虫──萧氏松茎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因其具有前期生长迅速、抗病虫等特点,90年代在我区从北部湾海岸到猫儿山脚下得到广泛种植,为我区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近年来在桂北临桂、兴安等县发现一种危害湿地松的新害虫,对我区湿地松林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经初步鉴定,该虫学名为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Zhang),属鞘翅目象虫科树皮象亚科松茎象属。成虫体壁暗黑色,体长13~16mm;幼虫白色或米黄色,体长2~3mm。该虫系钻蛀性害虫,以幼虫在湿地松树干基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作一…  相似文献   

19.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引进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CPV对我国松毛虫属(Dendrolimus)的七种松毛虫以及棉龄虫有较高的致死效果。根据 RNA 电泳图谱的研究,赤松毛虫 CPV 与在中国松毛虫属上的各复制株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已发现有三种 RNA 类型,日本赤松毛虫CPV 属第一型。JADP-CPV、JYDPW-CPV、CYDPW-CPV 等属于第二型,CGDP-CPV 离心所得的上带多角体属于第三型。类型Ⅱ、Ⅲ属首次报道。和其他CPV一样,JDS-CPV 只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对第一代3龄和5龄虫的 LC_(50) 分别为1.6×10~5CPB/ml 和3.3×10~5CPB/ml,对同代3龄虫的 LD_(60)为2.1×10~3CPB/虫。JDS-CPV 不仅对幼虫防效好,而且也影响幼虫取食、体重以及下代幼虫存活率。此病毒与BT混用可以减少针叶被害72—80%。在油乳剂中于4℃下保存197天,在水悬液中保存 5年,对此病毒活性无明显影响。以林间松毛虫作宿主可进行大量增殖。一头6—7龄幼虫平均可产多角体2亿个。  相似文献   

20.
花绒寄甲是多种林木蛀干性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该文主要研究了替代寄主(大麦虫蛹和黄粉甲蛹)和寄主(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及不同饲料(松墨天牛幼虫粉、大麦虫幼虫粉和黄粉甲幼虫粉)饲养对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及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大麦虫蛹,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77.22%;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62.08%;单个大麦虫蛹及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出的花绒寄甲数量分别为4.63头和2.48头;而黄粉甲蛹由于表皮硬化过快,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无法寄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相比于松墨天牛幼虫,大麦虫蛹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在一年的生长中存活率良好,两者单雌虫年均产卵量基本无差异。对以两者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分别喂以不同饲料,各处理一年内成虫死亡率之间和全年产卵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大麦虫蛹是非常理想的花绒寄甲替代寄主,且大麦虫幼虫粉、黄粉甲幼虫粉和松墨天牛幼虫粉均可作为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