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4U-2B型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U-2B型马铃薯收获机是结合我国配套动力及马铃薯收获工艺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一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具.其与48kW以上的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1次性作业可以完成挖掘、升运、分离、放条等多项作业.为此,阐述了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为马铃薯收获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挖掘和输送是马铃薯收获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工序,掘进性能和输送性能是衡量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目前缺乏对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试验装置这一现状,研制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试验台。采用该试验台对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综合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能够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悬挂并在10°~40°的范围内调节收获机挖掘铲的入土角度,能够为输送链提供动力及检测输送链的转速和动力载荷的大小,能够分别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和输送链进行不超过25kN和1kN的持续或脉冲载荷的加载试验,以检验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何小军 《南方农机》2023,(10):81-83
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笔者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立足于推广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必要性,针对旋耕切茎机、挖掘收获机、挖掘-筛选联合收获机、翻转脱茎机等机械,分别讨论了其应用技术和适用场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推广措施,以期助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方冬种马铃薯收获机的应用现状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南方冬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对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扩大南方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挖掘阻力大、易壅堵、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等问题,导致目前南方冬种马铃薯收获以人工或畜力为主,机械化应用水平低。为此,从南方冬种马铃薯种植模式和种植环境出发,在分析现有马铃薯收获装置挖掘部件和分离部件的基础上,对南方冬种马铃薯收获机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提出一种双重振动减阻挖掘部件、一种可分离薯、土、膜的振动杆条升运链分离部件,以及一种可分离薯、土、草的拨杆抖动筛分部件,旨在为南方冬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及稻草覆盖栽培模式下机械化收获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战略的推进,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近年来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总体数量、机收水平、机收面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根据马铃薯收获机动力方式将其分为牵引式和自走式两种类型,对各类型收获机的工作原理、作业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指出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振动筛式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比重只有l%。由于马铃薯收获的工作量很大,所以需要用机械收获。为此,对原有的收获机械进行了改进。该收获机是由拖拉机带动的,具有除茎、挖掘、清土和摆放等功能。实现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收获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对提高我国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参考并研究了国内外典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所设计的马铃薯收获机包含输送装置、分离装置、挖掘装置等,输送装置不但能在收获时实现马铃薯输送,而且能使泥土与薯块初步分离,通过振动筛使薯块与泥土进一步分离,从而减轻马铃薯收获的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在参考并研究了国内外典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所设计的马铃薯收获机包含输送装置、分离装置、挖掘装置等,输送装置不但能在收获时实现马铃薯输送,而且能使泥土与薯块初步分离,通过振动筛使薯块与泥土进一步分离,从而减轻马铃薯收获的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收获机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并研究了国内外典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所设计的马铃薯收获机包含输送装置、分离装置、挖掘装置等,输送装置不但能在收获时实现马铃薯输送,而且能使泥土与薯块初步分离,通过振动筛使薯块与泥土进一步分离,从而减轻马铃薯收获的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借鉴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在国内收获地形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款能够适应多种收获地形的仿形挖掘机构—摇摆架。该结构既能够在平坦的收获地形实现高效收获,又可在薯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地块收获时实现双垄不同挖掘深度的独立调节,提高了收获机适应不同收获地形的能力,解决了因收获地面不平而造成的伤薯问题。模块化的辅助机构设计,增强了收获机满足不同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的能力。通过液压缸控制挖掘铲的收放,提高了收获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该结构的设计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  杨珍  薛建  陈清宇  李存旭  郑智旗  李卫 《农机化研究》2022,44(5):259-263,268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实现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此,通过对近年来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文献资料的分析,从牵引式和自走式两方面综述了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分析阐述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收获是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我国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国内的马铃薯收获机械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机具仍需人工辅助完成整个收获过程,作业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2垄4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挖掘限深、土薯分离、秧草除杂及输送归集装车等多项工艺联合作业。上车输送归集装置由3级升运机构共同组成,采用液压驱动实现马铃薯薯块的输送归集,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解决了传统收获模式下仍需人工捡拾的作业过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增设光电传感器检测,与液压传动系统结合可以有效反馈控制落薯的高度与位置,大大降低了伤薯率。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侧输出马铃薯收获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向大型联合收获的发展趋势,在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机型的基础上,结合马铃薯在我国种植的实际国情,设计完成并制造了4U-1700A型侧输出马铃薯收获机。新型收获机将原有的中间输出方式改进为单侧输出,并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配套使用,减少了联合收获机归垄行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此,介绍该款收获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参数,说明了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结构的原理与功能。田间收获试验表明:该收获机可以实现薯土彻底分离,并规则地平铺在另一侧相邻两垄之间,供联合收获机二次收获,具有伤薯率低、漏收率低、工作性能稳定的优点,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世界种植面积约2200万hm 2[1]。我国现阶段的马铃薯联合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存在着操作复杂,电气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大等问题,为此研制出适应我国北方规模化种植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操作简便,机电液仪结合自动化程度高,减少雇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我国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状况,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以德沃集团设计的4UML-180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基础,为其设计了一套收获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有所提升,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率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收获是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中用工量最大的环节,造成了马铃薯生产过程人工成本逐渐提高,种植户效益下降。分析了目前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技术概况及制约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了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对策和展望,为从事丘陵山区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葵花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食品加工原料。研发适合我国农业现状的葵花收获机械,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葵花收获效率和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葵花收获机械化,葵花收获机向大型化、通用化、专业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发展。我国葵花收获机械研制起步较晚,虽有产品生产,但技术都不太成熟,葵花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分析了国内外葵花收获技术研究现状,结合我国葵花油葵、食葵和种植行距不统一的现状,探讨我国葵花联合收获机的市场需求及收获机的种类及优缺点,同时提出了我国葵花收获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引入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结合当地实际,在两年来反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联合收割机改制收获玉米的技术措施与建议,旨在推进山西省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美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收获是花生生产关键环节,用工量占整个生产过程60%以上,机械化收获是一个国家花生生产水平的重要体现。中国和美国同是世界重要的花生生产与出口大国,但因花生生产水平特别是收获机械化水平差距悬殊,从而导致花生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同。美国两段式机械化收获方式及其先进的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使花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多种花生机械化收获方式并存,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制约了花生生产效益和出口竞争力。基于大量文献的系统分析、中国花生生产实地调研以及美国花生生产和收获机械化的实地考察与综合分析,综述了中国和美国花生生产及其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分别阐述了中国和美国最新花生起收机、捡拾收获机等机器的类型、总体结构型式和主要性能参数等;分析了花生收获机械关键装置的结构原理与特点;综合分析了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历程以及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动态。对深入了解中国和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现况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总结,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加速发展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