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木白蚁的林间防治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 10种杀白蚁药剂或混配制剂对林木白蚁的林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5 0 %福美双、5 %锐劲特、2 5 %溴氰菊酯、2 5 %辛硫·灭扫利、90 %杀虫双、48%毒死蜱、5 0 %福美双 +2 0 %叶青双等 7种药剂或混配制剂在林间的防治效果均超过或接近 70 %氯丹 ,可以替代 70 %氯丹用于生产上大面积防治林木白蚁。文中还探讨了白僵菌和绿僵菌用于林间防治林木白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所在研究土栖白蚁信息激素的过程中,考虑到信息素本身不具有毒杀性能,只能起诱导作用,因此设想通过用信息素诱导和毒饵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灭蚁。尽管信息素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然而“灭蚁毒饵”的研制和应用,实践证明有其再要的价值,野外使用已获得良好效果。它的优点在于无须寻找地下蚁巢,因而不需要什么辅助设备,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同时,使用安全,高效低毒,药效稳定,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2003年在浙江余杭开展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试验,5种药剂质量浓度(62.5,125,250,500,1000mg·kg-1)的触杀作用试验结果均达100%,最低质量浓度62 5mg·kg-13d后的死亡率也达到100%;驱避效应、木块抗蚁效果理想,只有经低质量浓度(62 5mg·kg-1)处理过的土壤,白蚁才能穿越一定距离。野外土壤处理试验,经250~1000mg·kg-1药剂质量浓度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其中1000mg·kg-1浓度组,经过5a的防蚁效果仍达100%,6a后的防蚁效果达80%,同时,经风化处理后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白捕特微胶囊对于黄胸散白蚁比家白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正> 土栖黑翘大白蚁等蚁害在我区东部和东南部丘陵平原岗地,由于地形地势复杂、砾岩分化的老黄土上很容易发生,它对松、杉人工林危害极大。为了保护绿化成果,经长期观察和仔细分析,结合我们几年来防治白蚁的实践,初步摸索到白蚁在丘陵岗地活动和危害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黑翅土白蚁[Odo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简称白蚁,为等翅目、白蚁科、土白蚁属.该虫为"社会性"多型态昆虫,是营群体土栖生活.在云南省低海拔及部分中海拔较热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桉树、板栗、果树及新定植幼苗,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保存率低,迫使造林工程一而再、再而三的补苗,加大用工量和造林费用.大树的韧皮部、木质部均可被蛀食,致使木材质量下降,甚至倒伏死亡.  相似文献   

6.
“8202-0”灭蚁灵诱饵剂防治林地土栖白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202-0灭蚁灵诱饵剂防治杉木中、幼林土栖白蚁,每公顷施药量600g,分作150个小包,用随机法或迹象法设置150个施药点,在施药时铲去的5cm表土后垫上杂草,并施药1小包,然后覆杂草压泥或石块,2月后,在地面上产生炭棒菌指示,且产生的炭棒菌丛面积与死亡蚁巢体积成正相关,经过1984~1985年两年防治,灭蚁效果达100%,控制了土栖白蚁危害。  相似文献   

7.
采用8202-0灭蚁灵诱饵防治杉木中,幼林土栖白蚁,每公顷施药量600g,分作150个小包,用随机法或迹象法设置150个施药点,在施药时铲去约5cm表土后垫上杂草,并施药1小包,然后覆杂草压泥或石块,2月后,在地面上产生炭棒菌指示,且产生的炭棒菌丛面积与死亡巢体积成正相关,经过1984-1995年两年防治,灭蚁效果达100%,控制了土栖白蚁危害。  相似文献   

8.
灭幼脲类是一类作用机制特殊的特异性杀虫剂。它是通过干扰昆虫脱皮生理过程,破坏昆虫表皮几丁脂的合成,使昆虫在脱皮变态过程中,新表皮不能形成而致死。灭幼脲类是控制昆虫变态的一种激素,它可以使正常的激素受到干扰,失去平衡,从而产生不正常的变态或死亡。因此它是一类抗几丁脂性能优越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或“昆虫变态抑制剂”。灭幼脲类主要对幼虫起作用,对各龄期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低毒农药噻嗪酮对马氏粉虱的防治效果,以联苯菊酯为对照,采用喷雾法研究了噻嗪酮对马氏粉虱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并测定了30 d后虫体大小。结果表明:噻嗪酮不同处理对马氏粉虱防效不同,但与对照药剂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且各处理组30 d后虫体大小均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噻嗪酮可对马氏粉虱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0.
白蚁防治新药蚁防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1997-1999)有隔离沟施药法对克百威,丁硫克百威,蚁防胺1号(菊酯1号),蚁防胺2号(菊酯2号),氯丹,竹干馏液6种药剂处理土壤预防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室内外实验表明,蚁防胺是代替氯丹,对环境较安全,污染较小,效果好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1.
1984年5—8月我们用灭幼脲1号(15%胶悬剂)对杨天社蛾Clostera anachoeta(Fabricius)的卵、幼虫和国槐尺蠼Macaria elongaria Leech幼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以及林间对国槐尺蠖幼虫的防治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防治华山松球蚜的有效药剂及浓度,进行了灭蚜净及其单剂不同浓度对华山松球蚜的系列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灭蚜净与各单剂相比,增效作用十分显著,认为是合理的复配剂。在供试药剂中,是对防治华山松球蚜效果最好,且对天敌瓢虫比较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灭蚜净防治华山松球蚜林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防治华山松球蚜的有效药剂及浓度,进行了灭蚜净及其单剂不同浓度对华山松球蚜的系列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灭蚜净与各单剂相比,增效作用十分显著,认为是合理的复配剂。在供试药剂中,是对防治华山松球蚜效果最好,且对天敌瓢虫比较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黑胸散白蚁属土木两栖白蚁,极易产生替代生殖蚁(RR)是其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研究黑胸散白蚁RR分化特征以及群体组成、数量、成熟程度、取食量等因子的影响,为研究白蚁生殖分化机制和防治技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将野外采集的黑胸散白蚁进行室内驯化,按照不同数量、品级个体组成以及群体成熟程度,配置成不同处理,观察RR发育情况,分析群体组成、数量、成熟程度和取食量对RR产生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产卵历期的影响。【结果】黑胸散白蚁无翅芽型替代生殖蚁(NRR)的发育经历工蚁、前替代生殖蚁、NRR及成熟NRR 4个阶段,短翅芽型替代生殖蚁(SRR)的发育经历短翅芽若蚁、SRR及成熟SRR 3个阶段;在有若蚁群体中,工蚁先分化形成RR,若蚁随之分化。群体数量为100~200头,群体数量、兵蚁数量、群体中有无若蚁对RR产生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和产卵历期影响均不显著(P0. 05);群体成熟程度对成熟RR产生历期有显著影响(P0. 05),对RR产生历期、产卵历期无显著影响(P0. 05)。群体数量为100~150头,兵蚁的有无对RR产生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产卵历期影响不显著(P0. 05);群体数量为200头,有无兵蚁对RR产生历期有显著影响(P0. 05),而对产卵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影响不显著(P0. 05)。在所有RR分化历期中,取食量对第一头RR产生历期影响最显著。【结论】黑胸散白蚁工蚁RR分化能力比短翅芽若蚁稍强。RR分化过程中,RR产生历期主要受群体组成和取食量影响,成熟RR产生历期主要受群体成熟程度影响,而群体组成、群体数量和成熟程度对产卵历期的影响均不显著。其中,群体成熟程度的影响达显著(P0. 05)或极显著(P0. 01)水平,在黑胸散白蚁防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成熟群体的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15.
灭蚜净防治刺槐蚜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选用1%灭蚜净水溶性粉剂按1:400、1:500和1:600倍兑水喷雾防治刺槐蚜的试验表明,用灭蚜净防治刺槐蚜的效果较理想,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为84.7%~89.5%,药后9天的虫口减退率保持在97.3%以上。该药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人畜低毒,残毒小,对刺槐安全。  相似文献   

17.
15种药剂毒杀黑翅土白蚁的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15种杀白蚁粉剂或混配剂对黑翅土白谒的室内传递毒杀效率测定,观察不同杀白蚁药剂对黑翅土白蚁的传递毒杀效率。结果表明:福美双、杀虫双、福美双和叶青双混配剂的效果较好;尤其是福美双更为理想,其除治白蚁的效果接近于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灭蚁灵;其它11种药剂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杀速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不适宜用来除治黑翅土白蚁。  相似文献   

18.
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是无公害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对为害麻栎的舞毒蛾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来福灵、敌敌畏和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灭幼脲3号和阿维菌素与其它三种化学农药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铲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eclivis Tsai et Chen是破坏木材及木制品的重要干木白蚁,其有翅成虫通过分飞配对后建立新群体,是其重要繁殖扩散途径。本文对铲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形成周期进行了研究。以似桂木Paratocarpus sp.、团花Anthocephalus chinensis(Lam.) Rich. et Walp.和球花豆Parkia sp.作为该种白蚁食料,研究其原始繁殖蚁配对后从新建群体的形成到产生下一代的原始繁殖蚁,完成1个世代生活周期。结果表明,铲头堆砂白蚁在室温下,新建群体的形成、发展、发育至下一代原始繁殖蚁形成的周期约5 a,不同寄主材料对铲头堆砂白蚁生活周期没有显著性影响,但与群体数量多少显著相关。本研究首次明确了铲头堆砂白蚁群体发育成熟的周期,对该害虫的检疫与防控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它是一类干扰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苯酰苯基脲类衍生物(Benzoylphenylureas),因为只对幼虫具有阻止脱皮的生物活性,简称灭幼脲类.这类化合物与一般常规杀虫剂不同,它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和干扰几丁质合成,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