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同品系黄籽与黑籽间发芽生理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黄籽油菜中分离出的黄籽和黑籽为材料,测定发芽期间幼苗的发芽、生长、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活力、糖和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不同遗传背景的黄籽品系之间各指标大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黄籽和黑籽相比,黄籽的NR活性和根活力显著低于黑籽,而非还原糖和苗重却极显著高于黑籽,但个别黄籽品系具有较高的NR活性、根活力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黄、黑籽油菜种皮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3对甘蓝型油菜黄、黑籽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种子形成过程中与种皮色素相关的酶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籽种皮的纤维素含量与黑籽种皮差异不大,木质素、多酚、花色素、黑色素含量、PPO活性及皮壳率均低于黑籽。黑色素可能是形成种皮色泽的主要物质,多酚在种皮特征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木质素可能对种皮特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60)Co-γ对不同遗传背景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分别选出同一遗传品系的黄、黑籽给予120GY、1600GY、2000GY、240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测定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品系间、颜色间、剂量间的发芽力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少数品系的黄籽耐辐射能力优于黑籽,通过筛选,可望从中选育出抗逆性强的优良黄籽品系。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相比,具有种皮薄、纤维素含量低、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油份高等优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黄籽性状遗传不稳定.为了深入了解黄籽性状,人们从黄、黑籽种皮发育进程、种皮的结构解剖、种皮色素化合物含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黄籽性状的遗传研究表明该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一些与黄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展,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黄籽油菜品种奠定了基础.为了解决黄籽性状遗传不稳定,人们利用突变和种间杂交等方法对黄籽种质的不断创新及遗传基础的拓宽,获得了一些遗传稳定的黄籽甘蓝型油菜,并选育出双低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为材料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用ADM和ADAA模型对粒色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粒色主要受加性和加×加上位性效应控制,母体效应和环境对粒色的影响也很明显.用y1、y2、y3作杂交育种亲本,较易获得黄籽度较高的后代,亲本选配以y1×y2、y1×y3、y2×y6组合粒色最好.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黄籽油菜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 42对SSR引物对1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336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的等位基因数在2~21之间,平均位点为8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17~0.85,平均为0.73.对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可将19个品种(系)分为4个群体,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比较一致.并且只需NAS99、NAS98、NAS91及NAS31 4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即可将19个材料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7.
培养条件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下胚轴的再生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1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外植体芽再生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苗龄、预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和预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等对芽再生频率均有较大影响。8d苗龄的下胚轴置MS 1.5mg/L2,4-D 0.1mg/L6-BA培养基预培养4d后,转分化培养基MS 4.0mg/L6-BA 0.05mg/LNAA 5.0mg/LAgNO3 0.6mg,/LGA3培养,可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添加5mg/LAgNO3处理可防止外植体褐化并有利于芽分化;0.6mg/L GA3处理可促进胚状体形成,提高芽再生频率。GH01最高芽再生频率为40.50%。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甘蓝型油菜显性黄籽突变体933044产生于甘蓝型黑籽油菜复合杂交第8代。通过933044与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93431和721—1杂交,研究种籽粒色性状遗传。在933044×9343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黄籽,F2黄籽株与黑籽株呈3∶1分离。在933044×721—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黑籽,F2黄籽株与黑籽株比例3∶13。以上结果表明突变体的黄籽性状受1对显性黄籽基因和1对上位显性黑籽基因互作控制。用Yc—yc和Bc-bc表示2个基因座的2对等位基因,Yc为显性黄籽基因,Bc为上位显性黑籽基因。黄籽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B=69.88%~86.18%,表明突变体933044黄色种皮性状有较高的遗传能力。 相似文献
9.
比较甘蓝型油菜同一遗传背景组合分离出的黄黑两个品系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若干特性。结果表明:黄籽比黑籽胚体转绿色快,退化胚珠数少,结籽率高。黄籽油菜种皮转色时期为开花后30天。黄籽种子体积增加比黑籽快5—10天,干物质积累速度在花后35天内显著快于黑籽。黄籽含油率比黑籽高7.97%。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为材料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用ADM模型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序有效角果数与单株有效角果数以显性相关为主。主要体现在杂种一代。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千粒重、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在遗传上没有紧密的联系。每角粒数、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株高、纤维素含量和黄籽度等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遗传因子,通过单个性状间接选择不能有效改良单株粒重。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耐湿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将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发芽60h,取露白种子进行密闭水淹缺氧处理12h后转入砂床继续 发芽,未作缺氧处理的露白种子作为对照, 6d后测定发芽相关性状,根据发芽性状差异评价油菜耐湿性。结果表 明,与对照相比,缺氧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平均相对根长为24. 7% ,平均相对茎长和鲜重分 别为59. 7%、69. 1% ,平均相对成苗率为79. 4% ,平均相对活力指数(RV I)为0. 49。相关分析表明, RV I、电导率、相 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等各发芽相关性状均相互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相对活力指数可以全面评 估甘蓝型油菜在缺氧胁迫后的恢复生长能力,而电导率可以作为耐湿材料高通量早期筛选的指标。不同材料RV I 呈正态分布,变幅为0. 04~0. 92,表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湿性存在十分丰富的遗传差异,其中03P79 - 1、03P62 - 5、中双8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可以作为耐湿性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以7种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和与中油821测交的方法,分析了粒色的遗传规律。初步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带有不同的粒色基因,有些为等位基因,有些属非等位基因。粒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PEG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发芽耐旱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10%(w/v)PEG6000做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鉴定,分析油菜种子发芽耐旱性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部分材料处理与对照的发芽性状有显著性差异,81个甘蓝型油菜材料的平均苗高处理比对照低36.5%,平均鲜重处理比对照低31%,成苗率降低11.1%。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耐旱性有较大遗传差异,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异幅度为19%-81%,平均活力指数为55%。相关分析表明,活力指数与胁迫下的发芽性状达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油菜种子发芽耐旱的综合指标。根据活力指数,将81个油菜资源划分为强,中,弱三个耐旱等级,并筛选到30295,30253,中双6号,30703,30296,30290,30704,中油杂9号,德油4号等一批耐旱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蓝型油菜黄籽自交不亲和系184和黄籽双低常规油菜品系878-8-1、737、3231、408等为材料,经过5年8代连续定向培育,育成了黄籽高油分双低自交不亲和系SI975002、SI975113、SI975218和SI975230等,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黄籽率90%以上,芥酸<1%、硫甙<25.0μmol/g,含油量44%左右等特点,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用于黄籽双低杂交汪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差异鉴定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9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室内进行发芽种子水淹和春季田间模拟湿害条件下,研究油菜对湿害胁迫的耐湿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系)对湿害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发芽种子湿害胁迫后,耐湿品种中双8号和中双9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表现为发芽湿害处理后活力指数、成苗率、相对苗长、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重等显著较高,田间湿害后单株有效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粒重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且千粒重显著提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变化不显著。不耐湿的品种如GH01等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苗重、单株粒重、每角粒数含油量等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发芽种子耐湿活力指数与花期田间湿害后的产量性状耐湿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Richards方程模拟不同N肥水平和整枝条件下油菜胚干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增施N肥明显增加中后期胚重的积累时间和积累量,从而增加了胚增重持续期和最终胚的干重;各期的平均速率都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减少。(2)同一施氮水平下主茎的胚干重均大于分枝。(3)整枝后主要缩短了中后期的时间使得各品种胚增重持续期平均提前4.56d,但各期平均速率和最终干重均明显增加;遮光后胚干重减少了2/3左右。 相似文献
17.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 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采用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其对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发芽期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幼苗的相对活力指数在0.32-0.79之间,14个品种的平均相对活力指数为0.49。干旱胁迫后,14个油菜品种的平均苗高比对照降低40.68%,平均单株鲜重比对照降低34.2%,平均成苗率比对照降低18%。但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幼苗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电导率均比对照极显著提高,丙二醛的平均含量比对照提高96.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比对照提高75.0%,脯氨酸平均含量比对照增加2204.9%,可溶性蛋白的平均含量比对照增加56.2%,平均电导率比对照增加34.8%。在各种指标中,相对活力指数较为直观、综合地反映了发芽和生长性状,可作为油菜发芽期抗旱鉴定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