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仔猪的成活率影响着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了帮助养猪场、户减少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现将在生产实践中仔猪各个阶段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1.1做好防冻保温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对刚出生的仔猪,挤压和低温是主要的不利因素,应保证产房室温在20℃左右,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W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  相似文献   

2.
韩学芝 《畜禽业》2012,(5):69-70
<正>母猪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生产之后抵抗力降低,常会发生多种疾病,既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又影响自身生理机能的恢复,从而给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抓好母猪产房的管理,避免这些产后疾病的发生,可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其繁殖率。1产后子宫炎母猪产后子宫炎表现为母猪产后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1,(11):6-8
当前已进入11月,天气开始转冷,为帮助养殖场户改进技术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农业部组织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研究起草了《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为帮助生产者科学饲养,加强防范,全面提升仔猪成活率,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9)
哺为了掌握哺乳仔猪死亡原因,笔者通过对某猪场冬季母猪产仔及哺乳仔猪养殖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哺乳仔猪在1周内死亡数占整个哺乳期死亡数的66.3%,主要死亡原因是压死踩死、下痢,通过对饲养员技术培训、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母猪免疫和药物治疗,有效控制哺乳仔猪的死亡,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每个猪场必须研究的内容,采用综合措施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的"改、防、管理"配套养殖模式可供大家借鉴。1改善仔猪生长环境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生产是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同时死亡率也是最高的。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加速猪群周转、增加养殖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多方面技术的综合,它包括圈舍的合理布局、附属设施的全面配套、环境调控(特别是温度和通风条件)、生产管理、饲养技术、合理的繁育体系以及兽医卫生防疫等。本文主要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主要取决于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断奶前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死亡率(取决于产房精心…  相似文献   

7.
浅谈仔猪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月仙 《畜禽业》2008,(1):60-61
<正>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仔猪培育的关键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仔猪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1仔猪死亡的原因根据平遥县的养猪实践,我们对仔猪死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仔猪死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南方养猪生产实际来看,外源母猪较本地母猪的母性差,加之猪场饲养规模扩大,其饲养管理难度加大,在生产过程中初生仔猪的成活率低、仔猪增重缓慢的问题在饲养外三元猪的规模化猪场十分突出。掌握好规模化猪场外三元初生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猪场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1.1分娩舍用消毒药水彻底消毒,分娩舍的卫生良好,小气候适宜,产房舒适,可使妊娠母猪分娩顺利,胎儿死亡率减少。1.2分娩母猪在产前7d进入产房,过晚进产房,母猪精神紧张,易影响正常分娩。1.3母猪产前5~6d应适…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2)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仔猪在"初生、补饲、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顾,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提高养猪效益。文章旨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原因,提出哺乳仔猪培育的综合技术措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
正仔猪渗出性皮淡多发于分娩舍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阶段、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季节、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猪群感染色体疥螨的程度有关。1发病原因此次分娩舍暴发并流行哺乳仔猪渗出性皮淡主要原因是由于春季低温、寒冷潮湿、适合病菌和疥螨生长繁殖、加上产房消毒不彻底、平时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操作不当,致使仔猪皮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5):40-41
<正>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的仔猪,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新的生活环境与母体截然不同,外界条件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获取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个体重及最大的断奶重是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而环境影响、日粮标准、饲养技术管理、预防保健、人员管理等影响着哺乳仔猪成活率,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1环境影响1.1卫生进产房前对产房内进行严格清洗、消毒,然后再用2%~3%的火碱水溶液彻底消毒,空舍1周,母猪进产房前1 d再用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的基础阶段,此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因此,搞好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本文就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谈一点意见。1固定奶头,哺好初乳由于母猪的奶头前后的乳汁分泌不同,前边的乳头泌乳量多,且质量好,后边的乳头泌乳量少,且乳质质量差。所以,对于新生仔猪要固定奶头,将那些初生重小的,体质弱的仔猪固  相似文献   

13.
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业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科学的提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重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冬季是补栏淡季,并且冬季饲养成本增加以及冬季仔猪成活率不高,目前生猪存栏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预计5月份出栏的生猪有较好的盈利,  相似文献   

15.
藏仔猪成活率低是藏猪生产中的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藏猪养殖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藏猪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一些综合措施,以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徐锋 《畜禽业》2012,(7):69-71
<正>仔猪的成活率是养猪业发展的关键。健康优质的仔猪对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保障作用。近年来的仔猪腹泻病是困扰养殖场或户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对辖区内多个养殖场的实地调查研究,现将仔猪腹泻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1流行情况仔猪腹泻病常常发生于冬季,是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等多种细菌、病毒引起一  相似文献   

17.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养猪生产的一项关键措施。哺乳仔猪的死亡除一些先天性因素外,后天因素引起的死亡均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提高乳猪成活率的关键。我们分析了洪泽县种猪场8个月233头死亡乳猪的病因,现报告如下:洪泽县种猪场建场8年,是苏钟猪繁育基地。有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分娩舍乳猪28日龄断奶,成活率年平均92%左右。1分娩舍饲养情况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驱虫后,至产前14~1d注射仔猪黄痢苗,产前10d至1周刷试消毒后进入产房。所产仔猪初生后口服庆大霉素8万IU,同时剪牙、断尾、打耳号。48h后补铁。5日龄开始教槽,10日龄注…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3)
在建水县各大猪场,普遍存在春末夏初仔猪下痢的现象,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差,饲料转化率下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建水县大丰猪场2010—2012年春末夏初季仔猪下痢的实际例证,分析发生的原因和介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良  屈懿 《畜禽业》2012,(11):30-31
<正>保障仔猪成活率是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冬季的采暖保温则是重中之重。仔猪由于断奶应激带来的影响,在其自身各项机能并不健全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伤害,冬季尤为明显。温度低于20℃,仔猪则进入冷应激区,此时由于受大肠杆菌和传染性胃肠炎等因素的影响,仔猪容易出现下痢、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直至死亡。猪舍采暖分为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两种。集中采暖是由一个集中热源提供热量,通过设备将介质(如水、空气等)中储存的热量送到猪舍内部;局  相似文献   

20.
后洁  杜维军 《畜禽业》2012,(7):43-44
<正>现代养猪生产中,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是促进养猪业发展的原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除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降低投入成本外,重要的是降低猪的死亡率。养殖过程中,仔猪阶段死亡率最高,严重地影响了养猪场的效益。在市场行情和成本投入相同的前提下,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尤为重要。实践表明,死胎、弱仔、冻死、压死和仔猪传染病等是影响仔猪成活率,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是每个养猪场、户非常关心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