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向萍 《中国家禽》2012,34(18):63-67
2012年8月5~9日,第24届世界家禽大会在巴西萨尔瓦多成功召开,来自全球93个国家的2 300多名代表参加了盛会.会议讨论了"营养与饲料科技"、"家禽健康与生物安全"、"肉鸡生产"、"家禽福利与环境"、"屠宰与加工"、"遗传育种"、"食品安全"等11个主题的研究内容,由报告和墙报内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10月31日~11月4日,世界家禽科学协会土耳其分部主办的第18届欧洲家禽营养论坛在土耳其切什梅召开,超过900名代表参加。论坛分5个专题进行研讨:早期营养与生长、饲料质量和食品安全、营养-基因互作、家禽饲料生产新技术、家禽营养与动物福利。邀  相似文献   

3.
家禽营养研究历史悠久,随着家禽遗传潜能的不断改良,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性和饲料的制造工艺水平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未来的家禽营养发展方向仍将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同时,还要着手考虑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2016年9月5~9日,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WPC2016)在北京举行,72个国家和地区的4 210位注册代表参会。大会以"家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满足人类需要"为主题,邀请65位全球知名专家和学者、25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作口头交流,展出墙报600多篇,内容涉及家禽遗传与育种、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福利与健康、禽舍环境控制等,全面反映了当前家禽科研与生产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如繁殖率高、繁殖周期短、单位成本低、育种材料易于携带和运输以及经济节约型规模化养殖)使家禽业成为畜牧业中最先进的行业。在所有动物物种中,家禽的育种程度最高。所有牲畜品种中,家禽具有最高的饲料转化率,且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禽肉的消费比率逐年增长。据世界粮农组织动物生产及卫生司预测,发展中国家禽肉消费年增长率将由目前的25%增加到2030年的34%。另一方面,家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已成为威胁家禽遗传资源的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已有30%的家禽品种濒临灭绝,9%的家禽品种已经灭绝。此外,遗传多样性丢失、消费涉及的动物福利以及环境问题也对家禽资源产生威胁。因此,家禽业是政府决策过程中权衡各种因素的理想案例,如食品安全与农业生物多样性、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规模化养殖与小规模养殖、创造就业机会与自谋职业、标准和食品安全与食物多样性等。本文重点关注家禽遗传多样性、家禽育种、家禽研究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肠道健康不仅包含着肠道宏观结构,还包含着肠道微观结构的完整性、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及其免疫系统的生理生化状况,所以家禽肠道健康成为养殖工作者和营养专家十分重视的领域.肠道发育健康不仅能保障家禽生产性能充分发挥,还是解决家禽福利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动物营养专家研究发现,饲料营养对肠道健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饲...  相似文献   

7.
第13届欧洲家禽大会今年8月在法国图尔隆重召开。大会报告内容涵盖家禽科学各领域,包括遗传与育种、饲料与营养、繁殖与生长、质量与安全、福利与管理、经济与市场等。本文对大会重点议题报告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系统展现欧洲家禽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第十八次世界家禽学会于1988年9月4日至9月9日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200名禽类科学家出席了会议。我国约有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包括台湾省代表),家禽研究会理事长邱祥聘教授在专业组会上作了发言。本次年会主题为“通过高技术提高家禽生产效率”。大会收到论文450篇,其中遗传育种方面104篇、生理和繁殖方面70篇、营养和饲料方面116篇、环境和管理方面41篇、卫生和疾病防治方面59篇、禽产品加工方面23篇、经济和市场方面20篇、家禽福利问题4篇、教育和普  相似文献   

9.
邹剑敏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0):232-236
作者阐述了实施家禽福利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家禽福利的影响因素、福利育种、评价指标及抗生素替代物等的研究进展及家禽生产中存在的福利问题,提出了改善家禽福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家禽行业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可用来预测家禽营养的发展趋势.相对来讲,全球蛋白能量原料主要依靠大豆和传统的谷物粮食来供应和平衡.通过生产相对廉价的合成必需氨基酸,提高其有效性,就可配制成饲料理想蛋白质.家禽自由采食量的调节是控制营养物质摄入水平的关键.近代家禽遗传选择与营养有关的重点性状是饲料转化效率和最大生长强度,将来可能会朝着提高家禽福利、禽肉蛋品质和稳定基因型或品系性状方向改变.持续研究营养与免疫关系,优化家禽免疫反应和对家禽生长和营养物质需要的影响,维持正常免疫力和最佳健康状况,这种生理平衡可能会受到饲料中大量抗营养因子的破坏.就家禽营养而言,未来成功的家禽生产体系需要进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资源效益”,需不断评估替代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1家禽育种和生产环境与动物福利相适应遗传改良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问题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争。近来,环境和管理调整成为满足动物福利需求的方法。满足农场动物的福利需要成为畜禽业生产的主要部分。近50年的遗传选育不仅改善了生长性能,提高了存活率和整体福利状况,同时也使代谢失调、某些疫病敏感性和骨骼问题等增多。  相似文献   

12.
美国、澳大利亚家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食品安全对家禽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家禽食品安全的管理、控制体系对我国制定家禽食品安全法规、规范企业行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方面,但从家禽角度研究发达国家与中国食品安全对比的报道不多。中国家禽食品安全管理从养殖、屠宰加工、储藏运输、零售批发等方面均与国际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未来中国家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应该从这4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监控管理,完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M.R.Bedford  吕玲 《中国家禽》2012,34(16):41-43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饲料添加剂日益成为畜禽日粮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包括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酶制剂、合成氨基酸、微生态制剂等,在保障畜禽健康、调节营养代谢、促进养分利用和改产饲料品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饲料添加剂量最终作用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环境污染.但随着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滥用造成的耐药性问题,以及畜禽业本省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何维持家禽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2月召开的澳大利亚家禽科学年会对应用于家禽生产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了详细探讨.本专题以此为切入点,选择其中的3篇文章,主要介绍微生态制剂在后抗生素时代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及重新诠释酶制剂和合成氨基酸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后抗生素时代要求在家禽生产中减少或完全不使用低剂量抗生素,而有研究显示,微生态制剂的效能与低剂量抗生素相当,可成为低剂量抗生素的替代品,同时额外剂量的植酸酶科减少垫料潮湿,提高家禽健康及促进动物福利;饲料级合成氨基酸不尽可以维持家禽良好的生长性能,还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本专题从家禽可持续生产的角度,深入了解这三种添加剂的作用机制,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荷兰专业家禽养殖始于 50年代和60年代。政府取消对农场饲养家禽数量的限制并允许自由建场,促进了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荷兰家禽生产设施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区。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就降低了:现在一名工作人员一天可照管35,000只蛋鸡或60,000只肉仔鸡。 一、家禽育种 在荷兰肉仔鸡和蛋鸡育种群的开发与生产由私人公司经营,他们制定了广泛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对育种基础群进行开发和改进。基因标记的研究与生物技术是使荷兰家禽业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同时在许多情况下还提供营养、舍饲和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现代集约化的家禽生产系统限制了家禽活动,因此越来越提倡研发可替代家禽生产系统如家禽自由散养,澳大利亚家禽自由散养生产系统处于迅速增长中,2010年自由散养蛋大约占售出总蛋数的28.4%,自由散养所产的鸡肉约占售出总鸡肉量的15%,由此,自由散养生产系统对家禽生产性能、营养、免疫、疾病控制影响成为研究热点。2012年2月19~22日,澳大利亚家禽科学年会在悉尼召开,会议辟出专题探讨自由散养模式和传统生产模式下家禽生产性能、饲料营养等差异。本专题选择其中3篇文章,主要介绍自由散养可能对家禽营养免疫带来的挑战、该模式下家禽消化道的发育特点以及传统饲养模式下肠道菌群的研究及其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家禽是杂食性动物,在自由散养下会选择营养丰富的饲料,这种模式有助于刺激家禽采食纤维性饲料和砂砾石,纤维性饲料和砂砾石有助于家禽肌胃发育,进而提高养分利用率以及家禽肠道疾病的耐受力。经肌胃消化后的纤维成分和粉末状有利于盲肠发酵,进而提高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同时,纤维成分和粉末状也能提高自由散养家禽嗉囊中食糜滞留时间,从而提高整个消化过程的有效性。在家禽上关于自由散养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报道主要关于自由散养对家禽饲喂行为、采食习性以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本专题主要对自由散养模式下家禽营养免疫作一基本介绍,重点强调自由散养生产系统对营养免疫、消化道发育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与饲料转化率的关系,以期探讨自由散养对动物生产及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研究会于1991年10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论文集。书论文集16开本,520页,印刷精良,共有文章126篇,共分为专论及调查报告、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繁殖、养鸡生产、水禽及特禽生产、禽病以及产品及加工等八个部分。所收文章都是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很强实践性及实践指导性的论述、试验报告、观察报告等,内容涉及养禽生产的全过程,并且以鸡为主,反映了我国近期家禽生产和研究的面貌,对当前的生产技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团队首席寄语: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应用于实践,秉承匠心精神,把科研创新做到极致。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禽生态营养研究室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涉足领域包括环境(应激)生理与营养代谢调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技术、畜牧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18.
正肠道是饲料养分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保护屏障。肠道健康是家禽高效生产、维持高存活率和生产优质产品的重要条件。在限用及禁用抗生素的后抗生素时代,畜禽肠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我国家禽养殖环境条件不佳和饲料营养科学性欠缺的条件下,肠道疫病发生率居高不下,而解决家禽肠道健康问题需要多学科理论支撑下的综合技术措施。基于此,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了"家禽营养与肠道健康国际学术交流会",来自美国科宝公司全球营养技术总监  相似文献   

19.
朱雪松 《兽医导刊》2016,(19):16-17
正9月5~9日,由世界家禽学会(WPSA)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CAAV)联合举办的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World’s Poultry Congress)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是被誉为"家禽界奥林匹克"的世界家禽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本届大会以"家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满足人类需要"为主题,从饲料营养、遗传育种、疫病防控、养殖模式、环境控制、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探讨如  相似文献   

20.
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是家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是研究家禽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也是配制最佳饲料配方的关键,对提高家禽的生产效率、节约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快速、简便、准确的评定方法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热点。世界各国的营养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摸索出了许多科学、实用的代谢能测定方法,将这些方法归类主要有常规法、快速测定法和体外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