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前言 畜禽的生产性能是体内特定基因系所控制的生化过程的综合结果,研究其过程中的生化物质,探讨它们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有利于扩大选择差,增加选择强度,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有利于早期评定和选留种畜,加速育种进程,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化指标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血液中用作指标研究的,主要有酶、代谢物和激素三类。本试验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血清中酶和代谢物进行分析,以探讨它们在养猪生产和育种中应用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饲养试验是选取20kg左右体质健康的大白猪68头和长白猪24头(公母各半),分两批在冬夏两季进行。个体饲喂,单栏群养,充分采食,自由饮水。达25kg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含量是评价肉食营养价值和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分析猪肉中氨基酸含量与胴体重之间的变化规律,并就猪肉品质、猪肉营养价值的评价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大白猪是世界公认的瘦肉型品种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抗应激等优异的遗传特性,在我国作为杜长大生长的母本生产的效果最佳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为了适应国内市场对瘦肉型需求的迫切需要,我公司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陆续从英国引进大批原种大白猪,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邓昌彦教授为技  相似文献   

5.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择藏猪及大白猪各7头,于18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能及肉质等相关指标研究地方品种藏猪及引进品种大白猪的胴体性能及肉质差异。结果表明:藏猪胴体重、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腿臀率藏猪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皮厚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皮重率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背膘厚、屠宰率藏猪和大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藏猪心重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肺重率、肾重率、脾重率、头重率、花板油率藏猪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肝重率、胃重率藏猪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蹄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藏猪肉质pH_1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pH_(24)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均在正常pH范围内;大理石纹评分、熟肉率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滴水损失率藏猪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剪切力和肉色评分不显著(P0.05),但两个猪种肉色评分均在优质评分3.1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养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白猪胴体性能优于藏猪,但藏猪肉质优于大白猪且表现出保水力强、肉色鲜红且肉品质优良等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家禽胴体脂肪含量资料的需要不断增长。脂肪测定的化学分析方法,如使用Soxhlet抽提器,耗资大又费时间。其他的方法,象Fosslot法,虽测定迅速,但需要昂贵的设备。鉴于空间和资金的限制,一种成本低而又可靠的技术将备受欢迎。文献资料表明,测定水份估计家禽胴体脂肪含  相似文献   

7.
研究测定了83~106 kg体重阶段34头日照大白猪的胴体性能,以分析日照大白猪胴体性状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3~106 kg体重阶段,随体重增大,胴体重极显著升高,胴体直长和大理石纹在100.5~106 kg体重阶段分别极显著、显著高于83.5~89 kg体重阶段,其它指标变化不显著。胴体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屠前体重与胴体重、胴体直长都极显著正相关;胴体重与屠宰率、胴体直长极显著正相关,与眼肌面积显著正相关;屠宰率与眼肌面积显著正相关;平均背膘厚与皮脂率、肉色极显著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著负相关;瘦肉率与皮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皮脂率与肉色显著正相关。在83~106 kg阶段,胴体重和胴体直长分别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大理石纹与体重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民猪和大白猪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试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方式及饲养条件下,选取大白猪(日龄180 d)、民猪(日龄180 d和240 d)各6头屠宰,分别测定活体重、活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测定pH值、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性状同体重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民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大白猪,眼肌面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活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质性状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红度显著高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同日龄民猪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a*值显著高于大白猪,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低于大白猪,肉色黄度、亮度和pH24h值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说明民猪和大白猪具有较大的遗传基础差异,民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嫩度和保水性好、肉色鲜红,肉质明显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9.
据 Briles 等研究认为,家禽业的失利和失去消费者的主要原因是肉鸡胴体脂肪的含量。由于体脂或胴体脂肪伴随而来的经济损失在美国每年超过2.5亿美元。脂肪组织的发育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还受营养的影响。几个试验已经证明,肉鸡饲料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蛋氨酸对胴体脂肪的发育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对DECR1基因exon5(外显子5)的多态性位点进行了遗传结构的分析,并对这个多态性位点与胴体性状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CR1基因在该位点上,由C、G 2个等位基因产生了CC、CG和GG 3种基因型,C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在该位点存在较大遗传变异。GG基因型脂肪率与CC基因型脂肪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11):64-66
本文主要对不同育肥阶段大白猪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育肥阶段在30~80 kg平均日增重最低,30~100 kg最高,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屠宰性能上,大白猪胴体重、屠宰率、板油重、肾脏重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骨率、皮率呈下降趋势,且在120 kg屠宰时屠宰率、肾脏重均高于80 kg、100 kg,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率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骨率、皮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上,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100 kg、120 kg屠宰时大理石纹分别比80 kg高0.67和0.69,差异显著(P0.05),其他肉质性状与屠宰体重均无显著关联(P0.05)。结果表明,育肥阶段在30~80 kg时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大理石纹均较低,为获得较快生长速度,较好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上市屠宰体重在100~120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大白猪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窝乳猪、9窝小猪和4窝中猪及31头母猪产仔成绩等统计分析可知,大白猪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断奶乳猪平均日增重为253g;小猪42d平均日增重为513g,料重比2.2:1;中猪23d为756g,料重比2.8:1。胴体瘦肉率高达60%。窝产活仔数平均10.03头,初生个体重平均1.24kg,断奶个体重平均8.97kg,母猪泌乳性能好。大白猪在内蒙古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杂交生产中既可用作父本,也可用作母本。  相似文献   

13.
双肌臀大白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引进双肌臀大白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 :平均日增重公猪为 90 8g,母猪为 778g ,达 10 0kg体重公猪较母猪缩短 14天。 80~ 12 0日龄体重 30~ 70kg阶段生长最为迅速 ,同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发育突出 ,轮廓清晰 ,外形呈现出优美的哑铃状的双肌臀。但 12 1~ 15 0日龄体重达 80kg以上时 ,生长速度减缓 ,体形发生变化 ,双肌臀特征渐不明显。屠宰测定结果表明 ;胴体肉色鲜红 ,大理石纹较为明显 ,胴体瘦肉率达 6 5 % ,未发现PSE和DFD肉。  相似文献   

14.
双肌臂大白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引进双肌臂大白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公猪为908g,母猪为778g,达100kg体重公猪较母猪缩短14天,80-120日龄体重30-70kg阶段生长最为迅速,同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头腱肌发育突出,轮廓清晰,外形呈现出优美的哑铃状的双肌臂,但121-150日龄体重达80kg以上时,生长速度减缓,体形发生变化,双肌臂特征渐不明显,屠宰测定结果表明:胴体肉色鲜红,大理石纹较为明显,胴体瘦肉率达65%,未发现PSE和DFD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们发现肉用仔鸡胴体中的脂肪组织增多.在美国,由于体脂或胴体脂肪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二亿五千万美元。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据报道,肉用仔鸡饲料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一蛋氨酸对于胴体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地方品种柯乐猪与引进品种大白猪的种质特性,试验从2个品种中分别选择19头和12头进行胴体及肉质性状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并进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柯乐猪和大白猪的宰前活重与胴体重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瘦肉率与宰前活重均显著负相关(P<0.05);柯乐猪眼肌的L45min*与b45min*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1,P <0.01),大白猪眼肌的L45min*与b45min*呈显著正相关(r=0.671,P <0.05)。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大白猪的胴体性能优于柯乐猪,但柯乐猪肉质优于大白猪,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大白猪,又称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附近地区,1852年被正式确定为新品种,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且以瘦肉型著称的品种之一,被欧洲誉为"全能品种"。1857年正式引入我国,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主要作为瘦肉型猪的父本品系。据有关资料报道,大白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6~7月龄。以10月龄左右,体重达125kg初配为宜。产仔性能好,瘦肉率高,以其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而闻名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大白猪乳头数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大白猪乳头数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论证乳头数辅选繁殖性状的可行性,试验采用世代选育和系间杂交试验方法测定了大白猪产仔数与活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以及M、F两系纯繁、系间杂交后代乳头数,并探讨了乳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系乳头数均值反映产仔数水平,F系产仔数、乳头数均极显著高于M系(P0.01);M、F系乳头数变异系数分别为4.24%、4.18%;随世代、胎次递增,乳头数呈下降趋势,是闭锁群繁殖性能退化的重要诱因;子代产仔数与母本胎次呈负相关(r=-0.24);大白猪保持乳头数的动力来源于母本,乳头数改变的动力来源于父本,产仔数由母本决定,父本仅影响子代乳头数,仔代产仔数高低由高乳头数亲本血液含量和父本杂交位次共同决定。说明乳头数可作为产仔数的辅选性状。  相似文献   

20.
优质鸡肌内脂肪含量与屠体及肉质性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优质鸡父本和母本各 3个组成 5个杂交组合 ,饲养杂交后代 182 1只 ,在 10周龄时对其中 2 10只进行屠宰测定 ,并分析了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肌间脂宽、皮下脂厚、腹脂率、胸肌pH值、胸肌剪切力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个体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为 1.93%~ 9.6 3% ,总体平均值为 4 .76 %。其中峪口黄鸡♂×矮小隐性白♀组合增重最快、肌内脂肪含量高 ,符合优质鸡的育种目标。优质鸡父本相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表现出同一父本的一致性。母本相同而父本不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同一组合内不同性别间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肌内脂肪含量与皮下脂厚和腹脂率的相关性因杂交配套组合而异 ,而与活重、屠体重、屠宰率、胸角宽、肌间脂宽、胸肌率、腿肌率这些性状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