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旱地应用马铃薯一年两茬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栽培,6月上旬收获上市,平均每667 m2产量在3 300 kg;秋季实行露地栽培,10月底开始收获上市,每667m2平均可产马铃薯3 000 kg.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山东省曲阜市菜农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一番茄一年两茬高效栽培,累计种植面积100hm^2;草莓于元旦开始采收,2月进入采收盛期,正值春节期间,市场售价高,每千克最高价格可达32元;番茄于五一前上市,5月下旬进入采收盛期。据2004~2006年调查,每667m^2温室草莓平均产量为1900kg,产值9500元,最高可达12000元;番茄平均产量为4500kg,产值7000元。每667m^2合计产值165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3.
蔡影 《中国蔬菜》2006,1(12):47-47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土地、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江苏省新沂市探索并大力推广水稻-菠菜-菜用花生的种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水稻-小麦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保留了稳产、高产的水稻,用两茬蔬菜替代了效益较低的小麦,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水稻-小麦一年两熟轮作区推广。水稻于5月初育秧,7月上旬移栽大田,10月上旬收获结束;随后播种菠菜,翌年3月中下旬收获结束;随后播种菜用花生,6月下旬可以起收上市,7月初收获结束。一般水稻每667m^2产量650kg,产值1300元,菠菜每667m^2产量2000kg,产值2000元,菜用花生每667m^2产量1200kg,产值1800元,每年每667m^2总产值5000元以上,纯收入4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位于海拔700m左右的青水乡,充分利用高山气候资源优势,2007年开始推广飞桥莴苣一号——甜玉米——飞桥莴苣一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过近6年的推广,这种种植模式面积达800多公顷,已成为本乡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调查,甜玉米平均每667m^2产量1500~1600kg,销售价格平均3元/kg,扣去成本每667m^2纯收入3500多元;飞桥莴苣一号每667m^2平均产量3500kg以上,销售价格平均2.5元/kg,扣去成本两季每667m^2纯收入7500多元,累计每667m^2平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六合庄村,于1995年创造出冬季日光温室"一种两收"栽培技术,十多年来一直采用该种植模式,平均每年每667 m2效益在20 000元左右,菜农杨殿富2008年最高收入逾23 000元,春节前樱桃萝卜收获上市,每667 m2产量2 000 kg,收入逾10 000元,翌年3月中旬收获白萝卜,正值淡季上市,每667 m2产量7 000 kg,收入13 000元.  相似文献   

6.
我镇90%耕地为高沙土或沙壤土,适宜发展马铃薯、甘薯等块茎类作物。近年来,本地菜农利用塑料大棚进行马铃薯早春茬栽培,12月下旬催芽,翌年1月中旬起垄带芽播种,4月上旬上市,4月底拉秧,667m^2产量1500-1850kg,批发价3.00~2.40元/kg。按667m^2产1700kg,平均批发价2.60元/kg计算,667m^2产值4420元,667m^2纯收入3500元以上,且种植大棚马铃薯省工、省管理,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掌握,综合比较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农民收入,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局蔬菜办公室从2002年开始推广洋葱—无籽西瓜—青花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宁陵县阳驿乡、柳河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生产格局,种植面积已达800hm^2。每667m^2洋葱产量6000kg,产值4200元,纯收入3800元;每667m^2无籽西瓜产量4000kg,产值2400元,纯收入2100元;每667m^2青花菜产量1000kg,产值2400元,纯收入2000元。每667m^2全年产值9000元,纯收入7900元。  相似文献   

8.
茬口布局直接影响菜农全年的种植效益,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宜兴市依托江苏省三项更新工程,积极开展蔬菜高效新模式的试验、总结和示范推广。目前,在各栽培模式中以冬春大棚早熟番茄栽培,夏季大棚毛菜避雨栽培,秋季莴苣露地栽培效益较好。推广种植面积大。番茄一般10月上旬开始播种。3月下旬开始采收,6月下旬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5500kg,产值9800元;毛菜7月初种植.8月中旬采收结束,每667m^2产量3600kg,产值3400元;莴苣8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开始采收,每667m^2产量4500kg。产值5000元,每667m^2纯收益1.82万元。  相似文献   

9.
萍乡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267m^2,为最大限度发掘土地价值和增加农民收入,萍乡市蔬菜科研所积极推广早黄瓜-辣椒-萝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首先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幸福自然村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早黄瓜产量3500kg,产值3500元。每667m^2辣椒产量3000kg,产值6000元。667m^2萝卜产量5000kg,产值3000元。667m^2全年产值12500元。  相似文献   

10.
宁夏西吉地区采用大拱棚马铃薯-芹菜一年两茬栽培模式,每667m平均生产马铃薯2000kg、芹菜5000kg,产值共计近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其中,马铃薯于3月初播种,6月中旬上市;移栽芹菜于5月进行露地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如何提高大豆栽培产量进行探索总结。结果表明:采用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每667m^2产量达到519.9kg,每667m^2增产80kg左右,比当地大豆栽培平均增产50%以上,达到当地大豆生产历史最高产量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自1995年引种佛手瓜以来,历经十余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温室、大棚佛手瓜套种西芹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即在夏季休闲期利用枝叶茂盛的佛手瓜作为覆盖材料进行西芹越夏栽培。西芹8—9月收获,佛手瓜10-11月收获,正是蔬菜供应的秋淡季节,每667m^2西芹产量6000—8000kg,佛手瓜产量4000—5000kg,西芹、佛手瓜每千克售价1.0—1.2元,每667m^2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洋葱又名圆葱、葱头等,每667m^2产量可达3000-5000kg,按照市场价格,每667m^2产值逾5000元。一般洋葱的栽培方法是白露前后播种,10月中旬起苗移栽到大田,翌年6—7月收获,这种栽培方式占地时间比较长。近年来,笔者摸索出春种-夏栽-秋收模式,即3—4月播种育苗,6—7月收获小鳞茎,7—8月将收获的小洋葱重新种植,10-11月收获大洋葱上市。按新方法种植洋葱,虽然产量比传统栽培方式低5%左右,但大小比较均匀,而且上市时间处于蔬菜淡季,尤其是洋葱上市淡季,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山东省平邑县菜农在种植大棚春早熟萝卜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接茬延后生姜生产的高效栽培模式,春早熟萝卜满足了蔬菜淡季的市场需要,生姜提前20d(天)左右播种,生长后期又在大棚内延后生长20-30d(天)[整个生长期延长了40-50d(天)],增产明显。该种植模式在全县推广面积逾666.7hm^2,春早熟萝卜每667m^2产量2500kg,产值2500元;延后生姜每667m^2产量3500kg,产值10500元。该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每667m^2年总产值13000元,纯收入逾1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较为迅速。为提高设施栽培的效益,笔者结合瑞安市“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活动,指导马屿镇梅屿村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大棚早熟黄瓜—芹菜一年两茬栽培,2011 年黄瓜每667m2 产量10 000 kg,平均产值达16 000 元,最高产值逾28 000 元;芹菜每667 m2 产量8 500 kg,平均产值12 000 元,最高产值逾20 000 元;合计每667 m2平均产值28 000 元。由于该种植模式效益较高,在瑞安市迅速推广,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 hm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围绕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们进行了地刀豆早春保护地栽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地刀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由于上市时间早,市场销路好,一般每667m^2产量可达到550kg左右,每667m^2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现将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慧 《上海蔬菜》2011,(3):36-37
近年来大连地区冷棚西芹栽培面积越来越大。春季一般在2月上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7月份前后上市,此时为蔬菜供应淡季,售价及产量均较高;秋季在7月上旬育苗,9月初定植,11月下旬上市。667m2保苗8400株,收获时平均每株重1.2kg以上,667m2产量可达10000kg以上,一茬667m2收益在10000元以上,最高达25000元。现将冷棚西芹一年  相似文献   

18.
大棚田菱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在浙江省金华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以水塘深水传统栽培方式为主,产量、经济效益低下;大棚田菱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是菱栽培史上的一项技术革新,由于菱具有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无限生长的特点,通过大棚覆盖育苗及大棚栽培技术,可提前3个多月采菱,5月初开始上市,采收期可延长至11月中下旬,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产量。据调查,每667m^2大棚菱角产量2200~3000kg,产值13000元以上;若采用大棚育苗、露地栽培方式,每667m^2产量1200~1500kg,产值6000元左右;而传统水塘种植方式一般每667m^2产量仅为750~1000kg,产值3000元左右。因此,采用大棚栽培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菱的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商丘市农科院蔬菜所经过多年研究、示范和小面积推广,成功探索出马铃薯—玉米—西兰花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保证了粮食生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正常年份马铃薯每667m^2产量可达2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山东诸城农民广泛采用玉米—芸豆—洋葱一年三作三收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玉米在4月10日左右地膜覆盖栽培,每667m2栽3800株,8月10日收获,可收获3500个鲜食玉米棒,收购价为0.8元/个,产值2800元;芸豆于8月1日套种在玉米地,10月20日收完,667m2产量2600kg,每kg收购价为3.2元,产值8320元;洋葱在10月28日定植,翌年4月8日收获,667m2产量7500kg,每kg收购价为0.4元,产值3000元。扣除生产成本,每667m2纯收益可达1万元。该模式有三大优点:(1)错开了同类产品生长和上市时间,鲜玉米棒和秋芸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