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乳牛场从57—64年上半年的7年半中,饲养的布氏杆菌病乳牛共产244胎,其中流产死胎34胎,占13.93%。现饲养的55头布氏杆菌病乳牛中,临床上出现过流产死胎的有14头,占25.45%。其中出现过一次流产的有7头,占12.72%。二次流产的有4头,占7.27%。一次和二次死胎及流产死胎各一次的均为1头,各占1.81%。第一次流产较多的发生在病后第一胎(9头、占64.28%)。第二胎次之(4头、占28.57%)。发生在第五胎的有一头(占7.15%)。在全部20次流产死胎中,有9次发生在病后第一胎,占45%。8次发生在病后第二胎,占  相似文献   

2.
奶牛蹄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常见病。北京市郊区奶牛场在舍饲圈养的饲养环境下,奶牛蹄病的发病率较高。70年代至80年代,奶牛蹄病发病率占成母牛发病率的20一40%。由于蹄病而导致奶牛死亡、淘汰的高达30—40%。奶牛蹄病不仅影响了生产.而且使奶牛利用年限降低。 (一)奶牛蹄病病因分析 (1)季节因素 1975—1985年7年间,我场成母牛蹄病头数为1517头,年均216.7头,月均18.1头。其中每年七、八、九、十四个月蹄病头数均高于平均值。七月份超出10%,八月份超出37.7%,九月份超出85.1%,十月份超出29.7%。蹄病头数以年度计算,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5~9月长三角地区56个牧场的乳样,记录奶牛胎次及产奶量数据,并采用FOSS乳品多功能分析仪和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中的BHB(β-羟丁酸)、各乳成分含量及体细胞数(转化成体细胞评分),根据乳中BHB含量将牛只分为酮病低风险组、酮病中风险组和酮病高风险组,研究酮病对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产奶量差别较大,酮病高风险组奶牛产奶量显著低于酮病低风险组奶牛(P0.05);(2)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乳成分差别非常大:1胎奶牛酮病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酮病高风险组,2胎牛只酮病高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牛只乳蛋白率均呈现为酮病高风险组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酮病高风险组牛只的体细胞评分(SCS)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3)3胎及以上奶牛的中、高酮病风险头数占比高达30.11%,分别比1胎和2胎牛只高出10.65个百分点(P0.05)和6.98个百分点(P0.05)。说明酮病会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繁殖障碍特指死胎、木乃伊胎、弱胎、流产、早产、畸胎、产仔不足、不孕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这类疫病主要有猪流行性乙型脑炎(J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感染、猪布氏杆菌病(BS)、繁殖障碍性猪瘟、猪附红细胞体病(ES)、钩端螺旋体病(TS)、猪衣原体病(CS)等;这几种繁殖障碍性疫病在临床上都有繁殖障碍症状,表现极其相似,临床上很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无锡市乳品厂第三牧场1982~1984年胎衣不下的临床资料的统计,探讨本病发病率的高低与下列因素的关系。 1.不同年度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 1982~1984年无锡市第三牧场分娩343胎,胎衣不下者74胎,发病率为21.57%。从年度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临床酮病对奶牛产后疾病、繁殖性能及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产后1~2周的荷斯坦泌乳奶牛807头,其中酮病组336头(1胎样本数量134头,2胎样本数量104头,3胎样本数量98头),正常组471头(1胎样本数量262头,2胎样本数量78头,3胎样本数量131头)。统计每组牛只产后真胃移位、淘汰、配次、受胎率、产奶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产奶量数据65万条。结果显示:2胎、3胎牛的亚临床酮病发病率高于1胎牛;亚临床酮病牛只产后真胃移位的发病率是正常牛的5.2倍,死淘率是正常牛的2.3倍;亚临床酮病会导致2胎、3胎牛配次增加,首配受胎率下降13.05%~23.58%;亚临床酮病对1、2胎高峰奶量无负面影响,但会导致3胎牛高峰奶量下降0.14kg/d。本试验结果显示,亚临床酮病会增加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及配次,并降低奶牛首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7.
北极狐妊娠中断的主要表现为胚胎被吸收(化胎)、死胎、烂胎、流产、早产及假妊娠等.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养狐场时有发生,使北极狐受胎率降低,产仔数量减少,导致繁殖失败.据调查统计,不明原因(含假妊娠)的空怀占受配母狐的5%~8%,个别严重的场(户)达到20%以上,死胎、烂胎、流产、早产也非常严重,占受配母狐的25%.现将北极狐妊娠中断的原因及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猪头数需采取下列措施。 一、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 为了保证猪场的最大生产能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结构,使母猪群保持在1胎占整个猪群的20%,2~3胎占猪群的35%,4~6胎占猪群的35%,7~8胎占猪群的10%,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病的猪只。  相似文献   

9.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种种原因 (年龄、疾病、遗传缺陷等)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以替换效率低或产量低的母猪,为猪群补充更高产的母猪。合适的母猪群体分布为: 胎数0-1胎33%、2-5胎50%、6-9胎17%。  相似文献   

10.
正怀骡驹驴(马)妊娠毒血症是指怀骡驹的母驴(马),在妊娠后期的一种以顽固性不食为主症的代谢病。以产前数日到1月内发病的居多,多在产驹旺季的4~5月份发病,并以怀1~3胎的驴(马)发病较多。1病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妊娠母畜饲料单纯和运动不足有关,加之骡胎个体大,胚胎及其母体营养耗损多,骡胎发育迅速,生活力强,代谢旺盛。因妊娠后期骡胎比驴胎大10%以上,胎水多3~4倍,这样占据母畜腹腔大  相似文献   

11.
<正>麝鼠的繁殖与气候、食物和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野生条件下,麝鼠一年内可产2~3胎,每胎平均6~8只仔鼠。在人工笼养和圈养的条件下,据笔者1989年对本县15户饲养的32只成年母鼠繁殖调查的情况看,全年只有22只母鼠产仔,空怀率达31.25%(经产空怀率 22.2%,初产空怀率 42.86%)。其中全年产仔 1胎的有 15只母鼠,占母鼠总数的46.88%;产2胎的6只,占18.75%;产3胎的有1只,占3.13%。共产30胎次,产仔总数121只,每胎产仔2~7只,平均每胎产仔4.03只(经产每胎平均4.52只,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其特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1 病原 猪细小毒病毒是单股DNA病毒.本病毒对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56%存活48小时、70%存活2小时,但80%经5分钟则丧失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对乙醚、氯价等具有抵抗力,0.5%漂白粉或氢氧化钠5分钟可杀死病毒.  相似文献   

13.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猪头数需采取下列措施。 一、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 为了保证猪场的最大生产能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结构,使母猪群保持在1胎占整个猪群的20%,2~3胎占猪群的35%,4~6胎占猪群的35%,7~8胎占猪群的10%,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病的猪只。  相似文献   

14.
<正> 综合有关报道,雌性水貂的不育率达15—20.2%,其中有7—12.1%的母貂因胚胎吸收造成空怀。汉森(1947)指出,着床的受精卵数占排卵数的83.7%,而能够出生的只有50.2%。我们1979年在户县水貂场,通过对30只水貂胚胎发育的研究发现,母貂子宫中着床的胚胎平均为7.5个,而该年度大群母貂的胎平均产仔数仅有5.5只,从着床至出生,胚胎损失了26.7%。  相似文献   

15.
猪有很大的生长潜力,但因近亲繁殖,饲养管理不当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致生长障碍,形成被毛粗乱,精神呆滞,曲背拱腰,体小瘦弱、生长缓慢的猪。在养猪生产上被称为僵猪,俗称“小老猪”。僵猪的形成给养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僵猪有奶僵、食僵、胎僵和病僵,据调查资料:奶僵占12%,食僵占44.9%,胎僵占6.3%,病僵占36.8%。  相似文献   

16.
目前母猪繁殖障碍病,临床上呈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发病率高的趋势。有资料表明猪场阳性率达60%,猪群阳性率达70%,疾病困扰着广大养猪户,给农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笔者总结有三条:一是猪患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均可造成母猪乏情、流产、产畸形胎、弱胎、死胎,甚至引起母猪不孕;二是母猪患链球菌病、附红体病、  相似文献   

17.
郭辰 《兽医导刊》2019,(1):62-63,69
猪细小病(PPV)又称为猪繁殖障碍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为特征,是造成母猪不孕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原因,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胎儿和胚胎的感染和死亡,而母猪通常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母猪可能既不发情也不产仔,或每只生产的几个猪仔,或者产出的大部分为木乃伊胎。  相似文献   

18.
对蚌埠蚂蚁山奶牛场奶牛腐蹄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奶牛1~≥6胎次腐蹄病的奶牛发病率分别为26.09%、27.64%、60.56%、68.09%、73.08%和81.25%,病蹄发病率分别是7.61%、8.13%、18.31%、23.40%、23.08%和23.44%,且3胎以上牛发病率明显大于1、2胎牛。就发病程度而言,1~5胎次间随着胎次的增加“中~ 、重”程度发病所占比例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而“轻”程度发病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而6胎以上牛发病程度的变化与前者相反。  相似文献   

19.
母猪繁殖障碍征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猪场一批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死仔和木乃伊胎为主要表现的繁殖障碍征。调查发现繁殖障碍占调查胎数的 517% ,其中早产占 108% ,一窝中部分死胎(仔)占 696% ,全窝死亡占 196% 。在因繁殖障碍损失的胎、仔数中,死胎占697% ,产后即死占 249% ,木乃伊和畸形占54% 。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呼吸和繁殖障碍综合征、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布鲁氏菌病为阴性而细小病毒为阳性,故诊断为细小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某新建牛场奶牛肢蹄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新建牛场肢蹄病牛进行临床检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肢蹄病与年龄、胎次有密切关系:4-6岁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4岁以下牛(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