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振兴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败。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农业农村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开展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是科技部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县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重点、明确了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黑龙江垦区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和一系列重大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黑龙江省委和农业部对垦区发展、改革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上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推进  相似文献   

5.
<正>文明乡风渗透在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如何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政     
《新农业》2017,(2)
<正>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于2017年1月1日全面启动。这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国发布首部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近日发布,于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标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村干部的职能角色需要正确定位,并以此为抓手提升村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关切着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心。而面对人地矛盾增多、增产增收困难、绿色农业发展缓慢等复杂的现实难题,新时代下农业技术推广包括体系和方法都需要实现现代化,才能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近年来,襄樊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新农村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试从分析襄樊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入手,提出改善和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春季是动物疫情的高发期,吴堡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全面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以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人畜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实现新型化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1责任到位,强化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三农"部分的篇章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总纲领。据预测,2030年至2035年全国仍有4亿左右人口生活在乡村。在这种背景下,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表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大乡村是和城镇在平等的地位上,要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来看,报告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一重大定位,显示了中央对"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透彻认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09,(7):20-21
<正>受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螟来势凶猛,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稻瘟病、玉米螟、蝗虫及农田鼠害等也将偏重发生,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暨蝗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组织打好防控战役,确保区域性重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的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  相似文献   

15.
<正>受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螟来势凶猛,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稻瘟病、玉米螟、蝗虫及农田鼠害等也将偏重发生,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暨蝗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组织打好防控战役,确保区域性重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最核心的焦点是"三农"问题,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技术的优势融入全面乡村建设的始终,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取得重大突破,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民族复兴意义重大。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黄新 《北京农业》2008,(3):24-26
<正>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切实做好2008年度的农业工作,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种植业技术推广系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公共财政是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体制保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政策工具、管理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必将有效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本文以崇信县为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服务国家、区域和社会重大需求是大学的政治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作为大学争创一流的重要核心内容和提升竞争力的热点,更是成为大学办学服务质量的重要显示指标,其发展方向也必然需要聚焦服务重大需求。农业院校服务好涉农领域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本身就是大学功能的题中之义,也是"新农科"建设的核心任务。青岛农业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学科提升工程;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己任,聚焦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学科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强化推进"新农科"建设,夯实学科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